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住宅巡礼》

(2009-08-01 16:22:05)
标签:

原创

读书

建筑

中村好文

杂谈

分类: 建筑

     

   (一)《住宅巡礼》

   也曾看过一些建筑书籍,总觉得介绍得比较生硬,离我们这些普通读者隔着距离,很难真正读懂。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却常常飘然而出,游离在建筑巡礼的路上,仿佛自己也是这中的一员,雀跃不已,很是真切。

   《住宅巡礼》是作者亲自访问那些历史性的住宅名作,而且是置身于那些住宅中,在那些住宅的四周走动的时候,记下的所见、所思、所感。”

   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旅行日记,随意的、却又是那么崇敬的在记录。

   村好文先生将这巡礼比作与多年苦恋的爱人相见,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愫,才使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大师级作品显得质朴、温情和亲切了。解读并非是易事,往往难于被解读的事物本身,尤其是这样顶级的作品,所以本身就是知名建筑师的中山好文先生,能做这样一件事情来与大家分享,对喜爱建筑的人而言的确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读的时候,会感觉到作者每一次巡礼前的悸动、不安和期待, 原来已是白发杂生的中村好文在这些大师面前竟然也会像一个满心崇拜的小孩,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这种感受非常愉悦; 

   我是不愿放过每一个细节的,常常读过后再回过头来翻一遍,从住宅前的小路、栅栏的颜色、外立面、房型、家具的摆设... 能够想象得到作者在描述时得那种专著、心无旁骛的状态,对着一个爱着许久却从未曾见过的人,常常是怎么看都不够的,怎么了解都不觉得多的,也不希望别的什么人来打扰的;

   书里的手绘图也非常值得一提,作者为这些建筑配上的精美手工插画,是建筑的精细注脚,简单温和,却是美且细致的。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还在痴想,如果有幸能亲眼看一看那些作品该是多幸运。当读完这书的时候,却觉得能遇见这样一位好的“读手”,就已是一件幸事。  

    

 

  [作者简介]

  (一)《住宅巡礼》

 

   中村好文,1948 年生于日本千叶县,1972 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建筑系。1976 年到 1980 年,在吉村顺三设计事务所工作。1981 年设立旅鼠屋事务所(Lemming house)。1987 年以“三谷先生的家”获得第一届吉冈奖。1993 年再以“一系列的住宅作品”获得第十八届吉田五十八奖特别奖。现在,担任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授。.
   中村好文先生自学生时代起,就有志于把住宅设计和家具设计当做一生的工作。自创业以来,已经设计过上百间住宅以及各色各样的家具。除了建筑专业外,他还以喜爱旅行和料理。轻妙洒脱的随笔作家身份而为众人所知。从其著作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个纤细、柔和、风趣的艺术家,所以文章中常可以见到诸如游戏之心。余裕。自然体这样的词汇。他每天和事务所的人一起用早餐,自己也和同事一同抽签以决定早餐的工作任务,有时担任采购,有时担任烹饪。他认为生活不只是工作,所以过普通人的生活,乃是住宅设计上非常必要的条件。建造一个家,最令人愉快的是能够与住在那个家的灵魂或精神(spirit)相遇的一瞬间。而所谓舒适的空间,就是能让自己感觉自然的地方,所以他心中理想的家就是感觉能够像穿着牛仔裤这种居家服的家。
    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三谷さんの家”(1986)、“朝吹さんの家”(1991)、“清水高原の家”(1992)、“上缢の家”(1993)、“今村家改修”(1994)、“美术馆cascitcis”(1995)、“扇が谷の家”(2001)、“风子ハゥス(2002)、“REIcHUT”(2003)等。
  

  [目录]

   前言
   柯布西耶的“小屋”
      瑞士柯尔塞1924年

   17 菲利普·约翰逊的“城市住宅”
      美国 纽约 1950年

  33 阿尔瓦·阿尔托的“科耶塔罗”
      芬兰木拉萨罗 1953年

  51 里特维德的“施罗德住宅”
      荷兰乌得勒支1924年

  67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落水山庄”
      美国 宾州 熊跑溪 1936年

   83 阿斯普朗德的“夏日住宅”
      瑞典司提那斯1937年

  99 马里奥·博塔的“里格纳图独家住宅”
      瑞士提契诺里格纳图 1 976年

 115 路易·艾瑟铎·康的“埃希里克住宅”
      美国 费城栗子山 1 959—1 961年

 131 柯布西耶的“休闲小屋”
      法国 马丁岬 1 951年

 147《住宅巡礼》读者参观导引

 152后记

 

 [摘要]

  在我参观的时候,耳边不断叽叽喳喳地响起曾经在菲利普·约翰逊著作集里所读过的一些话语。

 "我认为在我的艺术中只有一个伟大的领域,那就是为人建造住所。"

 "为了充分发挥住宅机能而做的安排,一旦失去美丽的创意,就不再是建筑了。它只不过是一堆有用处的东西的集合体罢

   了!"

 "好的建筑是要花钱的。所谓文化,是借着花了钱的建筑而被记住的东西。"

 "建筑和音乐相同,必须是能触动灵魂的东西。"

 "学习建筑的唯·方法是,出门到那个地办去,置身在那个建筑物之中。"

  在完全遵从这个珍贵的忠告之下,现存,我同想起置身在忠告的始作俑者所设计的建筑物之中的这·段姻缘,觉得非常愉快。带我飞往月球

  取材告一段落之后的一个晚上,我无意中仰望清澈的夜空,悬挂着农历十六的月儿。独F1一人从饭店的窗子眺望,实在浪费了这美丽的明月。

  突然,好像天启一股,我想起了那天是星期五,当天在纽约近代美术馆有场爵士乐现场演奏会。

  既然这样,而我也已经坐立不安了,所以立刻决定对自己稍微放纵一下,于是叫了计程车,急急忙忙赶往会场。
   

   可是,倘若从住宅前面经过,只看一眼,它的外观可以说是非常平淡,仿佛是一种扳着脸的表情。当然,这无非也反映出菲利普·约翰逊的设计意图。不过,一旦推开橡木门,里面有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正等候着您,这才是他的打算。

 

  对于住在高楼林立的纽约客,近代美术馆的中庭提供给他们有如绿洲一样的休息场所和寂静的时间。它其实也是菲利普·约翰逊的设计之一。面埘I{l庭的花园音乐咖啡厅,是"爵士夜"的会场。在入口附近酒瓶罗列的临时吧台,完全烘托出了周末的爵士气氛。
 

  八成是配合月夜的选曲吧,那天晚上的演奏会以一曲"带我飞往月球""。轻快地展开。(爵士乐给我相当独特的感觉)

  我坐了一个中庭侧边的位置,同时沐浴在月光和痛快的现代爵士乐声的阵雨中,一时,脑海中不由分说地浮起了"城市住宅"的中庭,那照射进来的月光、泛着微波的池水面上静静摇曳的月影,以及在那儿举行的高雅派埘的情景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