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柳诗】

(2009-02-01 13:22:44)
标签:

花茶图文

图释心语

photoshop

ps作品

百柳诗

wyhc2007

百柳诗

*李青*

《烟柳》

飘缈微光照绿诗,

树腰半露影参差,

淡抹轻笼迷晓色,

不知何处叫黄鹂。

【百柳诗】

 

《春柳》

金粉半销丝渐长,

半姿濯濯比王郎,

间紫参红春意闹,

午风常带百花香。

【百柳诗】

 

《夏柳》

猎猎风浦共野塘,

农阴轻护怯娇阳,

日长正足三眠梦,

又听蝉声噪晚凉。

【百柳诗】

 

《池柳》

春草晴波漾细纹,

几枝斜横绿纷纷,

凿地偷将一片天,

垂杨倒影起青云。

【百柳诗】

【注释】

     《百柳诗》是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果园村一农民在拆房时发现的诗碑。这块花岗岩质地的青石碑宽二百一十六点六厘米,高七十四点六厘米。右上角刻“百柳诗”三字,左上角刻有“大清宣统三年八月”的字样。碑文内容为明清之际李青所写的柳诗百首,每首诗题、文完整,均为七绝,从不同角度咏柳、赏柳、赞柳、叹柳。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种专门刻诗之石碑较罕见,堪称一绝。碑文后有跋为:“公讳青,字山子,生于明清鼎革之际,隐居不仕,著百柳诗,今将百柳诗刻于石。”

      据《新野乾隆县志》记载,百柳诗作者李青,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享年73岁。李青少年聪明好学,15岁考中秀才,因崇拜祖籍新野县上港乡宅子村的南北朝大文学家庾信,便把庾信的字号“子山”颠倒过来,字称李山子。明朝灭亡后,投入抗清复明将领左良玉部下。不久抗清失败,李青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终日“种柳蔓荆山下,构柳烟草堂,甘贫读书”。每读书长吟会意处则狂呼起舞。试问曰:“人尽喜花,何子独爱柳乎?”公答曰:“爱其早发后凋,能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耳。”(新野乾隆县志载)

      李青晚年种柳、读书、写诗,给后人留下诗集《雪鸿爪》、《看花吟》、《柳烟诗》和《百柳诗》后,郁郁而终。李青一生留下的四本诗集由于种种原因,《柳烟集》等已不复见到,《百柳诗》赖诗碑得以保存。诗碑上的一百首七绝,全部为李青咏柳、赞柳、叹柳之作,或借景生情,或状物言志,洋洋大观,写尽柳之传说佳话,描尽柳之风情百态。

      李青爱柳,一方面是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影响,百柳诗中有一首《陶潜柳》道出其中三昧:“能开清眼辨愚贤,自不托根向世尘;人中识得陶元亮,五柳名高百代传。”另一方面他以柳明志,即也要像柳那样“早发后凋”、“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与清廷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可以从他的《索柳》“名园看柳正春晴,魂梦于今仍听莺;愿分数本插溪上,少遏东风游荡情。”《深绿柳》“诗歌彩绿至今闻,曾见娇姿上柳云;为染宫袍添色重,浓妆不是媚东君。”等诗中看出端倪。事实也正是这样,李青除在明末考中秀才外,以后便没有参加清廷组织的科举考试,其间李青曾写过两副对联,其一为柳烟草堂联:事到可传皆为癖,人非有品不能贫。其二为自题碑联:感慨独悲我是我非须有辨,疏狂自放人怜人笑总无关。从中可以看出李青的处世态度和当时的心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