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家来!饭喽

标签:
宝儿家来情感 |
老男人60多岁了,长相要比实际年龄更老,是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后,老人没事儿做,就在小区里捡破烂、翻垃圾桶,被他称为“宝儿”的孩子就是他捡破烂时捡来的。孩子刚被抱回来的时候,老人的3个儿女不让留下这孩子,出三条路让老人选:一是送福利院;二是送派出所;三是送回原地。三条路老人都没选,而是固执地把孩子留下来。3个儿女一生气,从此断了与他的父子关系。
老人给孩子取名“宝儿”,老人让宝儿叫他“爸爸”。从此,老人与宝儿相依生活。
宝儿就着一口米汤一口水,长大了。为了宝儿有个良好的教育,宝儿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老人的负担也随之越来越重了。
宝儿与诗曼同在景园小学读书,但他比诗曼高一年。
每天宝儿上学走后,老人就去捡破烂,破烂是个好东西,因为破烂可以换钱,有了钱就可以给宝儿买好吃的,宝儿正长个儿,宝儿需要营养;有了钱还可以给宝儿交学费,宝儿大了,宝儿开始有尊严了,宝儿不想让学校给减免费用;有了钱还可以给宝儿存款,爸爸老了,总有离开那一天,可是宝儿上大学、结婚都需要钱呀,得提前存下来才行;有了钱……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勒!
宝儿放学了,就会和诗曼、邻居小孩儿在外面疯玩一阵子,老人在家做晚饭。饭做好了,老人就会趴在窗台上大喊“宝儿,家来!饭喽——”宝儿听到了,就会大声地回应“来勒……”于是,孩子们就散了,各回各家吃晚饭。
一天,诗曼告诉我,宝儿和他爸爸要搬走了。我问搬到哪儿。诗曼说后龙岗。我问为什么。诗曼说“宝儿说他爸说的景园小区的房子贵,他家还是三室一厅,可以卖个好价钱,在后龙岗换个小房子,可以省出一些钱”。我无语。
一个月后,宝儿和他爸搬走了。搬走那天,我没看到,因为是白天,我在上班。诗曼很是失落,一到晚饭时间就会自己个儿在屋子里大吼一声“宝儿,家来!饭喽——”而后,又拿捏着嗓子回应一句“来勒——”
我和泰戈都沉默着,屋子里回荡着的,是诗曼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