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辩论辩词国际大专辩论赛武汉大学杂谈 |
后半部分的辩词
自由辩论:
郑子豪:请问对方辩友,以成败论英雄是否鼓励成功?
周玄毅: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要鼓励成功,但是我们不能鼓励不择手段的成功。所以我们不能鼓励以成败论英雄。我想请问你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请问成功到底是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付欣:为什么对方辩友只是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呢?我们倡导时难道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
余磊:不是我方要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问题在于以成败论英雄的幌子下,有多少人去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呢?请对方同学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
吴天:难道对方辩友因为今天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就说经济发展不可取吗?难道我们今天没有其他价值观去制约吗?
袁丁:对方同学类比不当,你怎么知道,以成败论英雄是经济发展而不是破坏环境呢?对方同学还是没有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我再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都没有成功,请问夸父和精卫是不是英雄?
陈晓欢:其实今天错解题意的是对方辩友,他们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作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请问鼓励成功到底哪里不可取?
蒋舸: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鼓励成功,但是也要看人们怎么样去追求成功啊,恰恰是以成败论英雄,往往就是导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刚才您没有回答,成功到底是成为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再请问您一个反面的问题,失败是成为非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呢?
郑子豪: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价值观,在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中能够相互制约。我们的社会也倡导道德,我们也追求真善美。
余磊:原来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是一个正确价值观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可取的。可是让我们想一下,轮胎还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大家坐在轮胎上,可取还是不可取呢?
付欣:对方辩友说得好,你们确实看到了负面效应。但是我们现在谈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为什么我们在提倡社会价值观的时候,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难道我们的社会会提倡功利主义吗?
袁丁:按照对方同学的说法,今天的辩题应该改成“以成败的精华论英雄才是可取的”。请对方同学不要混淆论题。对方同学对于充分与必要的条件一次都没有回答,请您告诉我,究竟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是不是没有关系呢?
吴天:这到底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我们不用看。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以成败论英雄,是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为什么不可取?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蒋舸:这个问题,我想我方二、三、四辩,包括我,都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逻辑问题您不解释,再请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岳飞的理想是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这个理想最终失败了,为什么他还仍然是青史留名的大英雄呢?
陈晓欢:我总算看清楚对方辩友的错误所在了,他们将可取理解为必取。请问,大卡车载人是可取的,难道组委会用大卡车载对方辩友来比赛现场吗?
余磊: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用错误的观点来论英雄论不出来也是可取的,请您告诉大家为什么?
郑子豪:可是对方辩友并没有指出今天不可取,要证明这句话在任何层面任何角度它都不可取,今天只是一直告诉我们,这句话其实有点不可取之处它就不可取了。
周玄毅:对方同学还是在说有那么一点点的可取之处就是可取的。那我请问您了,我方的观点有没有一点点的可取之处呢?我方观点是不是可取的呢?
付欣:对方辩友又说得好,确实,这个价值倡导有它不可取的时候,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倡导,为什么我们社会倡导的时候,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袁丁:对方同学还是在那儿谈精华糟粕。夸父的问题对方同学不回答,岳飞的问题对方同学又不回答,文天祥起兵以来,一败于兴国,二败于安平,三败于海风,连自杀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他还是一个英雄呢?
吴天:对方辩友以为今天的辩题就是多举几个例子谁就能赢吗?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时代的命题要有时代的意义。请您继续论证作为一种价值观,它为什么不可取?
蒋舸:对方辩友当然不是多举几个例子就能赢。但是如果一个事例都没有的话,你怎么能让大家信服你的观点呢?
陈晓欢:可是时代的命题要有时代的意义,以成败论英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衡量方法,更是一种价值判断,请问以成败论英雄来鼓励成功,为什么不可取呢?
余磊:对方辩友的意思大概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怕就怕糟粕太多,对方辩友取来取去取不完呐。
郑子豪: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其实更好笑,他们说考第一可取,但是考第一并不可取,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余磊:请对方同学告诉大家,岳飞和文天祥的例子到底如何解释,为什么失败了,大家还认为他们是大英雄?
付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岳飞和文天祥的身上,究竟有没有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他不是英雄吗?
袁丁:追求成功就等于成功吗?每一个非洲的饥民都要追求吃饭,是不是追求了吃饭就等于吃到饭了呢?那每个非洲饥民的肚子可都是饱的了呀。
吴天:对方辩友今天错误的理解命题,是因为他们只翻《现代汉语词典》,那里面只有成败与英雄,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要找到这六个字,请去翻一翻《哲学大辞典》吧。
周玄毅:我们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我们翻的并不是《现代汉语词典》,我们翻的是《现代汉语大辞典》,一共有27条成与败的解释,没有一条有这样的判断,没有一条符合对方辩友的解释啊。
陈晓欢:所以说对方辩友没有翻《哲学大辞典》嘛。
袁丁:再请教对方同学,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是不是个英雄?
郑子豪:那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像岳飞这样的人,它体现出了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我们称不称他为英雄呢?
余磊:谁都不能否认岳飞,文天祥,诸葛亮最后失败了,对方同学说他们成功了,这真是“说你成你就称不成也成,说不败就不败败也不败”,对方同学这样的观点我只能说,不可取啊。
付欣:我方已经多次说了,只要他身上有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英雄。对方辩友可以自己判断,五六十亿人,你随便点一个名,我哪能都认识啊。
周玄毅:当年在战场之上,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在追求成功,结果一成一败,一败一成,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诸葛亮都认为司马懿是个英雄呢?
吴天:今天我们论证的难道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一个评定英雄的方法吗?这个问题古人都对此争论不休,难道对方辩友想上演李白与东周列国的狮城版舌战吗?
蒋舸:对方辩友要讨论价值的问题当然先要看事实,中国的问题您都不回答,那么拿破仑和惠灵顿当时在欧洲打得不可开交,一成一败,到底谁是英雄,谁不是英雄呢?
吴天:为什么我们不回答,因为今天这本来就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价值判断。对方辩友为什么总是粗浅的理解一句俗语呢?我们还有一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难道就是让大家什么事都别做,就等着天上吧叽吧叽掉馅儿饼吗?
余磊:对啊,成事在天,可见,一个英雄是一个再大的英雄,成功失败他自己都不能把握,恰恰说明我方观点,不以成败论英雄嘛。
陈晓欢:可是论英雄有很多衡量标准,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就能否定以成败论英雄吗?
袁丁:对方同学今天告诉我他们是价值判断不是事实判断,这好比告诉我这件衣服多好啊,不过事实上他不能穿。
郑子豪:我们今天要倡导的是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因为以成败论英雄鼓励人们追求成功,为什么对方辩友就说鼓励人们追求成功不可取呢?
付欣:对方辩友只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只看字面意思,看不到他的价值取向,有句话叫做雪中送炭,要这么说这句话在新加坡根本用不着,因为新加坡根本不下雪。但是……谢谢。
反方总结陈词:
周玄毅: 今天我们一开始想谈逻辑问题。对方辩友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呢?我方谈事实判断,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事实判断呢?那 么我真不知道,我们今天该谈什么好了。对方同学告诉大家说,要看到成败背后那些精神的东西。原来对方辩友心中的成败论英雄,就是看成败背后的东西来论英 雄。那么我今天和对方辩友辩论的时候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说,是我背后这把椅子在和对方辩友在进行辩论呢?
好 的,我们再来看看对方同学今天告诉大家的是什么。的确,我们很理解,对方辩友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在成功之中看出英雄的本色所在,这一点我们从不否 认。但是当我们真正来论英雄的时候,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看三国时的大英雄关羽关云长。纵观关羽的一生,既有千里走单骑,也有兵败走麦城。与成 功之中我们发现他的非凡才略过人胆识,与失败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成功时和失败时我们都说关羽是一个英雄呢?这恰恰 说明,英雄本色超越了成败而存在。燕瘦环肥,各尽其美,正因为美本身并不以胖瘦而论。以成败去论英雄,就像以胖瘦去论美人,其结果只能是亵渎英雄,唐突佳 人。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当成败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 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作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对于当今这个功利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的现实社会来说,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 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这不是一目了然吗?以成败论英雄,看得见英雄的功业,看不见英雄的气节;看得见英雄的意气风发,看不见英雄的怆然失意;看得见 功成名就的正剧英雄,却看不见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今 天,我们呼唤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寄托我们崇高的情感。我们敬仰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凝聚着我们超越平庸的理想。当我们面对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瑰丽景象 时,会深深地为大自然雄浑的气势所感动。同样,当我们面对着悲歌慷慨,壮怀激烈的英雄事迹时,又会被英雄身上那种超越成败的恢宏气度所折服。古往今来,英 雄之气于天地间驰骋,在不同的境遇中演化出无穷的故事。或慷慨激昂或悲壮雄浑,然而不变的是英雄身上那种超越成败的杰出的才能与品质,非凡的胆略与豪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而当是非成败转头成空,最终留下的是一段激昂于天地之间不能为成败所论的英雄气概。谢谢。
正方总结陈词:
陈晓欢: 对方四辩果然妙语出众,在下佩服佩服。不过佩服归佩服,错误还是要指出。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什么?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什么?因为他们 体现的正是一种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然而今天对方辩友看英雄,是只看事实,不看价值,他们要论证的是一个不可取性,也就是说无论从事实角度还是价值角度来 看,以成败论英雄都是不可取,可是今天对方辩友不但没有论证不可取性,还一度陷入一个事实判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以 成败论英雄,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是否正确和他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否可取,根本是两码事。如果对方同学今天硬要说不的话,是不是想告诉我们,鼓励失败才是我们 社会所需要的?接着,对方辩友果然恍然大悟,明白了它是一种价值取向,然后就问我们如果它带来功利主义,带来不正当竞争该怎么办?难道对方辩友真的天真地 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只有鼓励追求成功这一种价值观吗?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理性、良知、真善美上哪儿去了呢?难道人类会为了追求一种价值观而抛弃了其他所有的价 值观吗?
今天我方认为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是 可取的,是因为首先它符合人的本性,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而成功则是对这种意义最好的诠释之一,没有人不渴求突破,没有人不希望成功,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 向往。从钻木取火到四大发明,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和基因技术,这无一不是人类所渴求突破和超越的结果。我们怎可逆行而为。只有鼓励成功,才能渴求突破, 渴求突破才能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才能使生命张扬。
第二,以成败论英雄,可以促进社会进 步。失败的教训固然可贵,可是进步还是要靠成功来达至,一个社会绝不是由一群失败者来建设的,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个人的成功累积起来。当然,我们并不藐视 失败者,因为他们曾经朝着成功的方向努力过。我们也不会否定失败者,因为我们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成功。只有当争取成功的信念深深印在每个人脑海中, 人才会去追求成功,社会才会因此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以成败论英雄,有利于个人价值和 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游离于社会价值之外,就可能沦为一己私利,而缺少了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也只是徒有虚名。以成败论英雄正是将个人意义中的成败与社 会意义中的英雄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是个人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新的时代,赋予了成败新的内涵,新的世纪给予了一种新的使命,只有追求成功的英雄,才是一个时代的强者,只有藐视失败的英雄,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