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语言闷骚出一种美——读沈力男诗集《素颜之美》

(2019-04-16 11:24:28)
标签:

杂谈

将语言闷骚出一种美——读沈力男诗集《素颜之美》

作者:边缘

  诗歌是语言的竞技场。作者与读者,是对手,也是队友;可如神,也可如猪;可单胜,亦可双赢。

  当行道树的叶子悉数告别/你会发现北方冬季的/素颜之美/枝条脉络清晰/主干浓一笔 末梢淡一笔/三笔两画构成一幅风景速写/很随意/很写意/你突然觉得/倘若花花绿绿/扎堆而返/这里会多么拥挤

  这是沈力男诗集《素颜之美》中的诗篇《素颜之美》。以篇名作为书名,足见作者对此诗篇的偏爱。我以此为入口,突兀地钻进书中,寻味一个幽婉的世界。

  一篇《锦瑟》解人难。读诗的一大乐趣,在于索隐与解码。诗歌语言无论化的是烟熏妆还是裸妆,都可一一“盘”掉,使其呈现出“素颜之美”来,这是读者的快意之处,也是作者的得意之所。

  素颜常有,而美不常有。其实也不是不常有,而是不常被认为有。水瘦山寒,树木枝丫枪戟般森然挺立,北方冬季的常态落在诗人眼里,被套进了取景框,绘成了速写图。做到这一点,只需具备三流摄影师或画家的眼力就够了。然而,无中生有地想象出“花花绿绿扎堆而返”的景象,尔后又嫌弃其拥挤,全然不顾春天是怎么想的,如此无理之理,正是属于诗歌的自由。诗意无言,借这街头的灵光一闪找到了代言人。

  一个“素”字,暴露了诗人的美学追求。这本诗集将120多首作品,以爱之禅、爱之初、爱之季、爱之切、爱之歌的名义,汇成五大方阵。作者自述,诗作“跨度较大,个别青春之作,我今天读之,不免脸红”。不过在我看来,诗人在青春期,心里大概住着雪莱们、席慕蓉们,甚至还有汪国真的影子,有一种朴素的隽永和率真。滋养这样的底气,可以消减中年的文字油腻。

  读《平分秋色》,我喜欢看着作者精巧地用足笨拙力气的样子。在同一书页上,几节诗句整齐划一,收尾的句子分别是“月落一分,乌啼一分”“江枫一分,渔火一分”“落霞一分,孤鹜一分”“秋水一分,长天一分”。我想,接下来应该“有你有我”吧。翻过书页,果然,“李白一分,杜甫一分”“有你一分,有我一分”赫然在目。

  《世界那么大,我想要回家》自然是一首思乡之作。读到“太阳,倒是如约探望院子里的香樟/光线在小方桌的花格布上踱步”,不知怎的竟然心头一跳,我似乎看到阳光从老房子的天窗斜斜射入,细密的尘埃在光柱里翻舞,那是年少时的生活体验在记忆里翻舞。

  《我在你的身体里奔跑》,意象浓烈,诗行唯美:我在你的身体里流连/触摸森林,清新的气息击中了我/莽莽无垠的沙漠,绵延起伏的丘陵/沙漠深处一泓月牙儿的泉/丘陵稀疏的植被,轻易将我放牧……

  此身合是诗人未?其实,沈力男的主业在地产界,更早的职场在新闻界。这个名字带着“男”字的人,总是让人想当然地认为与“若男”“胜男”一样,十有八九是个女子,可偏偏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他从媒体去职,脱离了坚牢的体制靠山,一头扎进商海里冲浪。其中多少爱与痛,多少荣耀与委屈,多少自由与重负,我本来以为会化作沉郁顿挫入诗,然而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多是细腻、节制,是稍带女子气质的温婉。

  诚如本文开头所言,诗歌是语言的竞技场。在这个场上,沈力男选择的是沉静型项目,不比奔放比内敛,小巧腾挪功夫考较出遣词造句的内力。

  一句话,闷骚。

  写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读之诵之,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冒昧的解读,不知是否契合诗人的原意,但我相信这不会成为问题。作品自有其独立的生命,一千个读者自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想,沈先生也会像那位著名的冯先生一样,乐意对着他的读者吆喝一声:“我想死你们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