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沈力男地产随笔豪宅别墅运河岸上的院子房产 |
分类: 房事无绝对 |
提要:
调控让豪宅走开?
豪宅作品:开发商的理想与追求。
普宅、保障房难以代言中国新时代建筑。
城市需要豪宅表现,市场不可或缺。
拼豪宅:不能站着把钱挣了,不挣钱,也站直了,别趴下!
新中式建筑,四亩大院,现房实景,风情万种!
北京冒出每套售价3亿的独栋别墅,是否成就别墅豪宅之最贵?此,暂不表。但,如果告诉您,不似大多楼盘打造一两套楼王产品的常态作法,此清一色3亿的独栋,在园区内不是一套,也不是两三套,是一口气12套,栋栋四亩大院,栋栋精彩绝伦,这,是不是令人眩目与咋舌?——当然,见多识广如您,应该不会。在我们可爱的大中国,能够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
本文探讨的重点,不是一栋别墅3亿贵不贵、值不值,而希望阐述在楼市调控背景下,中国顶级豪宅项目运作的积极作用。
豪宅明日黄花?
调控“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豪宅难道已成明日黄花?
君不见,豪宅大腕俱彷徨,天上地下一夜间!限购、限贷、限外、限价,大限威力无边,直叫豪宅开发商们“又嚎又伤”,却痛得不敢叫出声来。
宋卫平的绿城,全线收缩,廉价转项目,“代建”做嫁衣,又从收缩到部分被收编,股份被稀释,老宋说得好听是有机会与其他优秀企业合作,说不好听毕竟被人家猛砍一刀,引狼入室,血泪自横流。而黄文仔旗下的星河湾,上海项目促销打折,鄂尔多斯折戟沉沙,星光暗淡以至“当垆卖酒”,此酒号称“水立方”,痛饮它一立方,可否“今宵酒醒何处,星河湾晓风残月”?
在长时间的调控期,众多城市呈现唯降价销售走量的惨淡情形,为了拿到销售许可证(政府一度只放行低价盘),更以求自保回笼资金,固然开发商们大多自称“品质始终如一,服务百炼千锤”,实际下各家明里暗里大做减法,本来计划精装修交付的改毛坯了,园区原要种参天大树改植小树苗了,外墙想用干挂石材的改用仿石质材料瞒天过海了,总言之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而不难理解的是,品质需要靠投入来提升,没有一定的投入,品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硬件。从这个意义上论,豪宅运营反弹琵琶,不惜消耗,不舍昼夜,逆风飞扬,难能可贵!
豪宅作品:开发商的理想
顶级豪宅的存在与发展,体现了开发商的理想与追求。
冯仑先生说,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诚哉斯言!
在这个所谓只剩下刚需的有限市场,还有人舍得投入,舍得花费许多年,全力以赴,无怨无悔,一门心思打造属于自己的得意之作、品牌之作、形象之作,而暂不顾忌要卖给谁,是不是被限购,一时能不能卖出去,是不是会赔钱?相反,几番几轮看着周边“日光盘”的热闹却气定神闲,想这样做,也有能力这样做,着实另有一番大将风度。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开发商亦然!
不能站着把钱挣了,暂时不挣钱,也要站直了,别趴下。
建筑是艺术,是凝固的音乐,为文明社会所共识。我们很难想象,只求复制、快销,不偷工也减料,严格苛求成本,或只求不会“调控致死”般赖活着,能够打造出“作品级”、“现象级”的传世建筑。“多、快、好、省”,好事全上你家,永远像痴人梦呓。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面对圣家大教堂,我很感慨,这个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迪毕生打造的世界文化遗产,从1882年奠基建造之今,这座170米的哥特式建筑,100多年来仍在添砖加瓦,未能全面竣工。或许,建筑精品就需要如此消磨时光,以时间为证,难怪世人赞叹它——“能够让人狂喜心碎的建筑”。塑造作品级建筑,你要成大事非沉住气,于黑夜处凄凉里守望黎明与花开。
豪宅作品代言时代
我们难以说服自己,靠3600万套保障房,靠面积“70/90”一类的设计限制,能出现代言中国这个时代,代表泱泱中华面向世界的建筑精华——而这,不仅仅只是公共建筑所应承载的历史责任。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有人批评忽视毒食品的普遍存在,只会歌功摆好;神舟9号与天宫1号成功对接,有人责难祖国还有穷家子弟,书读不起,何必飞天?这完全两层面上的问题,混淆一谈,反映部分国民心态的短视,不值一驳。而作品级豪宅与普通住宅,关系同样大体如此。
在帝王时代,毫无疑问,庄严的紫禁城、秀丽的颐和园、蜿蜒的长城,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民族的符号。次之,达官贵人的恭王府,富可敌国大贾家族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再次之,如江南民居,安徽民居中代表作,至少也源自大户人家——这些建筑均化作中国人记忆的承载。古来贤者皆寂寞,惟有功成留其名!如今,帝王背影远去的当下,中国土地完全归于国有,除却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场等国家级建筑,惟通过土地拍卖取地的开发商们,多少有了自加压力,瞄准机会制作“顶级面包”的机会。他们有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民间!
豪宅:市场不可或缺
顶级豪宅作品存在,保证了住宅产品的市场丰富性。
即便如生产QQ的奇瑞汽车,也不断提升产品档次,更以豪华概念车树立形象。又如同大自然的生态链,一旦把老虎、狮子赶尽杀绝,只有自称霸王的猴子满山蹦达,乌龟王八水陆两栖横行,这样的世界我们并不喜欢。
大饼、油条要有,且民生,大量的,日常的,必不可少的;但鲍鱼、燕窝也要有、可以有,且引以自豪的,小众的,艺术的,收藏品,稀缺的,奢侈的,分层消费的……
不要担心顶级豪宅难觅知音,就像我们不必唱衰中国的未来……
保障房与豪宅作品,完全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各有各的故事。
回到文前,运河岸上的院子,是那个每栋3亿共12套墅王项目的案名。不必讳言,是泰禾集团作品,本人服役的企业。但本文,不是推销,推销也不必在此,而旨在为作品级豪宅重新证明振臂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