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城市、冯氏红烧肉及其他

标签:
冯仑立体城市沈力男平遥古城永定土楼理想房产 |
分类: 房事很有趣 |
冯仑先生被誉为“地产界的思想家”,不过从“思想”升华到“狂想”,粉丝们担心会不会成了“空想”乌托邦,比如他正着力打造的“立体城市”。
立体城市,称之为“城市狂想曲”,并不过分,异想天开。
描述一下立体城市的蓝图:论容量,要在2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纳15万人口、3万个家庭,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论高度,平均高度120米,最高400米,容积率是8,毛容积率6。论产业化,4万到5万人足不出户,在立体城市就业,高空住人、养猪、养牛、上学、种菜、娱乐、消费等多功能一体化,甚至呈现“楼顶养猪、中间杀猪、下面吃肉”的奇特画卷。论技术先进,立体城市“戴绿帽”,全方位引入绿色低碳或零碳设计,垃圾无害化处理。
http://s15/middle/4d70894dt98aecc34d1fe&690
(冯氏红烧肉)
世界真奇妙,不想不知道。
自然,许多朋友画上大大的问号,交通出行如何解决,停车位有多少,电梯要多少部,成本是否无法维护,停电怎样办,消防靠着住吗,采光如何解决,居住品质怎样保证,难道像蚂蚁、蜜蜂那样群居群宿,种菜是用我们自己的排泄物浇灌长大的吗,或者饲养的猪牛会不会跑出来跟我们挤在一个电梯?问题多多实属正常,新生事物往往超越人们的认知,过去谁又能想像,在几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能够做到集中供水、供暧、供气?
地球上1平方公里最多能建多少建筑呢?冯仑先生的回答是,成功的范例多达1200万平米建筑,就在美国的芝加哥。南非有的地方,3层楼高,1平方公里装100万人。冯仑团队通过模型计算、研究,1平方公里装10多万人,发现是很少很轻松的一件事,还要让每一户看得见窗外的风景。
其实在中国,古往今来这般的“疑似高密度住宅”早已有之,算不算“立体城市”呢?山西平遥古城,规模与冯仑先生“立体城市”大体相当,面积2.25平方公里,至今还住着3.5万居民,而迁出的已有1.5万人口,想想这座古城从2700年前开始建设,城内断无高楼大厦,这样的容量令人敬畏。再把目光投到福建永定土楼,其中始于明成于清建成的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该楼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鼎盛时最多住过800多人,也是一个小城市呢。不论平遥古城,还是永定土楼,现都已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类文明的经典。冯仑先生的立体城市,会成为留给后人的经典之作吗?
http://s10/middle/4d70894dt98aed71e7fa9&690
(永定土楼之承启楼)
我们乐见冯仑先生的“狂想”从蓝图走向现实,期待品尝从立体城市出品的“冯氏红烧肉”!面对地少人多之国情,直面“拆迁难,难以上青天”之矛盾,立体城市,是对城市“高密度+高舒适度”住宅产品的有益探索,一旦成功对中国的房地产业无疑会产出积极影响。诚然,这一设想投资巨大,对企业是持久战也是攻坚战。据称第一个项目选址成都,最快估算要5到7年时间建成。
“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冯仑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立体城市无疑是他的理想。在成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布衾多年冷似铁”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不禁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选址在杜甫草堂所在地的立体城市,会不会也就是诗人的理想王国呢,诗圣会不会再高歌一首呢?房地产商的理想、狂想与梦想,不得不承认,有时也很伟大,值得尊重。
理想,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生的风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