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怀素传|陆羽
(2013-02-25 10:37:33)
标签:
怀素小传 |
分类: 翰墨人生 |
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9]。”乃师金吾兵曹钱塘邬彤,授其笔法[10]。邬亦刘氏之出,与怀素为群从中表兄弟[11]。至中夕而谓怀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12]。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13]。’凡草圣尽如此。”怀素不复应对,连叫数声曰:“得之矣[14]。”经岁馀,辞之去。彤曰:“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15]。”先时人传彤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16]。及临路,草书竖牵似古钗脚,勉旃[17]。
至晚岁,颜太师真卿以怀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18]。张长史观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19]。未知邬兵曹有之乎?”怀素对曰:“似古钗脚,为草书竖牵之极。”颜公于是倘佯而笑,经数月不言其书[20]。怀素又辞之去,颜公曰:“师竖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21]?”素抱颜公脚,唱叹久之。颜公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22]。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拆之路,一一自然[23]。颜公曰:“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末闻之旨也[24]。”[1]
【注释】
[2]疏放:放纵,不受拘束。细行:小节;小事。万缘:一切因缘。佛教谓事物的生发、变化和灭没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缪:诈伪。心:与“色”相对。佛教把一切精神现象称为“心”,“三界为心”,只有“心”才是真实的,故说“心自得心”。
[3]养性:涵养天性。畅志:顺遂心志。
[4]酒酣:酒喝得尽兴、畅快。兴发:兴致勃发。
[5]故里:故乡;家乡。怀素故里在零陵,他早年居住用芭焦作书的绿天庵故址,至今尚存。
[6]不足:不够,不充分供挥洒也。
[7]世莫能辨:指惠融禅师学欧书很真,以致真假世人不能辨别。怀素俗姓钱,故称“大钱师小钱师”。
[8]韦陟:唐文学家,善文辞,亦工书。沙门:梵语音译。僧侣。札翰:指书字。当副词。必,必定。振:显扬,扬起。
[9]如不:不如。
[10]金吾兵曹:掌管宫廷护卫的武职官吏。邬彤亦善草书。“授”通“受”。接受。
[11]群从:堂兄弟。中表:指祖母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关系。群从中表兄弟,指堂的表兄弟。
[12]中夕:半夜。深夜,夜深。古势:古朴的笔势。凌冬:越冬;寒冬。不置:不安放,不着。
[13]
孤蓬自振:谓随风飘泊的蓬草自然振作。喻草书无定体。惊沙坐飞:谓狂风吹动沙砾坐而飞走。喻草书无定体。清代宋曹《书法约言·论草书》:“颜鲁公曰:‘张长史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与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可见草体无定,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奇怪:指不寻常的事物。指奇异之致。
[14]应对:对答。得:明白;懂得。
[15]割:割爱。相与:相授与。
[16]书课:修习的课业。
[17]临路:临行。古钗脚:形容笔画圆活姿娟,遒劲有力。唐代韦续《书品优劣》:“李阳冰书似古钗倚物,力有万夫。”勉旃(zhān):努力。旃,语助词,之、焉的合音字。
[18]颜太师:颜真卿曾任太子太师。乌彤书法得张旭传授,故颜真卿“以怀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
[19]公孙大娘: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教坊著名舞伎,善舞剑器挥脱。
[20]倘佯:安闲自在地迈步。
[21]屋漏痕:屋漏水沿墙壁蜿蜒而下留的痕迹。比喻竖画不可一泻直下,必须顿挫行笔即“竖牵”,这样笔画圆活,自然有致。
[22]夏云多奇峰:因夏云随风变化而无常形,喻草书变化无常势而多姿。
[23]壁拆;新泥墙壁有拆缝,尖处在缝中。以此要求作书用笔端正,字有牵丝,其断头与起笔牵丝在正中,这样才没有刻意布置的痕迹,显得天然清峻。
[24]渊妙:高妙,美妙。代:世代。[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