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之人可以为禹
(2010-08-11 06:33:09)
标签:
荀子大禹圣人刘志轩马新民 |
分类: 荀子文化 |
涂之人可以为禹
马新民
《邯郸晚报》6月12日文化版整版刊载《邯郸人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荀子》一文,鸿篇巨制,说理透彻,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邯郸人应该特别关注荀子的理由、荀子的出身、成长、思想、成就等等。受益颇多。感佩邯郸著名学者刘志轩先生多年来对研究、宣传荀子的执着和贡献。同时也希望能多涌现出多位像刘志轩先生这样关心研究荀子的专家学者,形成一个群体优势,无愧于荀子留给我们邯郸的宝贵精神财富。
《邯郸人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荀子》一文中还有许多重要思想,细读自然悟出,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只对文中表述荀子“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教育理念粗浅地谈点感想。
“涂之人可以为禹”,出自荀子的《性恶篇》意思是说“道路上行走的人(通过教育)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
什么是圣人?简言之,乐意帮助别人,能够给困难者以帮助的人,就是圣人。有人摔倒了,你抢上前去扶起,你的行为就是接近圣人的行为,也可以说你就是这个人的圣人;有人遇到了困难你慷慨相助,帮他度过难关,这种行为就是接近圣人的行为,也可以说你就是这个人的圣人。接近圣人的行为好事做多了,就是具备了圣人的资格。圣人就是普通人中有道德灵光的人。圣人不单是高高在上的影子。圣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圣人足够的尊重。我们应该学习做这样的圣人。形成风气,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
有人讲,这样的圣人标准是不是太低了?我们答,高标准的圣人我们敬仰,乐于助人标准的圣人,更容易被大家认同学习和仿效。
“涂之人可以为禹”,是荀子人性论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了人性改造的重要意义及目标。禹是儒家圣贤系统中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他与尧舜一起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的一个典范。
从可能性来看,荀子认为圣人之性与众人之性是一样的,在天赋的人性上本无区别。但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改造的。
“涂之人可以为禹”。又是荀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现今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现今的教育目的和方法,是不是也要在:培养学生要在人人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方面下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