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钻石与石头——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2015-03-18 20:36:15)
标签:

佛学

钻石与石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原题辑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一块石头见身边的一颗钻石没有一点光泽,便嘲笑道:“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暗淡无光吗?”

    “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钻石说,“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的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石头明白了,钻石虽然不会发光,但它懂得反射别人的光芒,传播别人的光芒,并把别人的光芒传播得更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弄清材料叙述的对象。

本则材料中叙述了两个对象,即钻石与石头,在立意上,可分别从这两个对象入手,也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但是从思维习惯这一角度来说,从钻石这一对象入手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写。

第二,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句法。在整个材料中“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和“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的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两句话是关键句子。钻石和石头本身都是没有光泽而且不能发光,但是钻石在星光下却能发光,其本质在于借助外物。

2.以果溯因法。在整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结果,那就是钻石最后发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追问来找到发光的原因。原本都是没有光泽的石头和钻石,石头始终没有发光而钻石最终发光了,原因是在于钻石借助了星光。借助外物就是钻石的价值所在,这就是钻石的光芒所在,这就是人们把钻石视作宝贝的根源所在。

由此可以从钻石这一对象提炼出“善假于物”、“分享光芒,成就自我(成就不凡)”、“假人之长,补己之短”等立意角度。

也可以从石头角度提炼立意,抓住“嘲笑”“ 又有什么两样呢”这样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等立意角度。

我们都知道,材料作文立意是多角度的,但是在众多立意角度中,往往是有最佳立意,那么怎么才能把握最佳立意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把握材料的整体性原则。从两者关系上来立意,既要写出正确认识,也要写出善假于物。例如:正确认识自我,借助外物来成就自我等角度。

    第三,结合自己,确定文体。

高考作文一般文体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多。在明确文体上,学生要下足功夫。审题是材料作文的关键,但是选择文体也不可忽视。往往学生解析材料以后,得出的立意角度适合写议论文,大多数学生也都是写议论文。文体的确定一般是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自己所积累的素材情况,从而进行选择,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文体。不能人与亦云,跟风似的都写议论文。文体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那种文体更适合你所写的立意角度。

 

【佳作欣赏】

                                     娘是一轮明月

娘是一个木讷的人,她不会说些大大小小的道理。

但一句她曾说过的话一直印在我脑子里。她说:“我啥也不懂,老师脑瓜子好使,你得多听。”

娘老是说这话,她这么说时,浑浊的双眸顿时清明了,就像加了明矾的两缸天水。她对着我絮叨,目光却透过了我,飘出了好远。一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娘看到了什么……

不过,那时,我忽然觉得,娘离我好远,好像飘到了天上,成了月亮。因为老师说过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但因会反射太阳光而明亮。我坚信,我娘就是一轮月亮,老师就是她的太阳。要不然,为啥她老是在家里叮嘱我、烦我?

但,娘不是一轮够格的月亮!

我问娘“锄禾日当午”后一句是啥,娘笑笑,不答。我问娘:“二除三就是三除以二吗?”她摇头。我问娘:“苹果,用英语怎么说?”娘“啪”地拍了一下我的脑袋,“气呼呼”地笑着说:“我会,还送你去上学堂?我啊,是啥也不懂,你啊,得多听老师讲……”

娘一辈子没学过普通话,但神奇的是,她能将“老师”二字念得字正腔圆。不过,更神奇的是,每当娘讲话“土话夹洋话”时,我从不会感到滑稽,说不清楚为啥,竟似乎能听到梵音。

我问娘啥时候学会的,娘惊慌地抬头,局促地用手摩擦着围裙,像极了上课偷吃糖被抓的小学生。她瞟了我一眼,又低下头,棒针戳错了一孔,一面懊恼地拆线,一边“自言自语”:“就听你念书时念的呗,那,那用土话讲怕是不好咧……”

她的声音愈来愈小,仿佛睡着了。但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娘脸上渗出了点点白亮的光,竟压过了一室阳光,晃花了我的眼……

娘,没有人教,您是怎么去咬准字音的?难道就是竖起耳朵,时刻关注我嘴里何时会溜出那个牵挂您灵魂的词吗?有时见您喃喃自语,您也是在偷偷练习吗?

我眼里的白光竟越来越盛,娘仿佛被托起,浮在了空中。娘真的是一轮明月,娘是一轮光芒胜过太阳的明月,可娘真要变成月亮了吗?

“娘!”我扑上去,一把搂住她,“娘别走!”

“娘有你啊,就哪也不去了。你要乖啊,娘啥也不懂,你要……”

娘的目光又飘远了,我知道,那里有娘少年时的一个梦—— 一个能上大学,长大 后当老师的梦!

我抱紧了娘。

娘,虽然您这一辈子只能做一轮明月,但请相信,您一定是那轮最美丽、最尽职的明月……

【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非常巧妙。在“娘”所处的那个时代里,读大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娘”少年读书时被老师照亮的梦未能实现,却要把这束光芒折射给儿女,希望儿女能实现自己的读书之梦——这是理想的传递,这是千万农村妇女对儿女的寄托。这个立意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同时,文章善用比喻传神,如“浑浊的双眸顿时清明了,就像加了明矾的两缸天水”写出了“娘”内心复现的理想之光;善用细节传神,“她瞟了我一眼,又低下头,棒针戳错了一孔”更是把农村妇女的忙生活的勤劳劲儿写足了;语言个性化,“土话夹洋话”,满是淳朴的乡土气。全文语言唯美而富有诗意,从选材立意到遣词造句都堪为考场佳作。

 

分享是一种美德

钻石的价值就在于懂得分享斜洒的星光,却又把璀璨的光芒传播地更亮。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更要懂得分享和再分享:传递彼此的欢乐与幸福,碰撞出彼此的感悟和灵感,在分享和再分享中,酿就人世间的一份温情。

温情需要分享。分享微风,吹柔的不仅是身体,也是内心;分享甘泉,滋润的不仅是嘴唇,也是心田。诗人曾说过:分享喜悦,喜悦会翻倍。幸福喜悦的感觉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而会因为别人为你感到喜悦,而收获来自别人的幸福。当你饥渴难耐时,别人的一块面包、一杯清水是分享;当你在冷雨中瑟瑟发抖时,别人的一把雨伞、一件寒衣是分享。你收获的并不只是食物、衣服,更是别人对你的关爱和幸福。

分享能让我们团结起来,迎接未来,迎接希望。犹记得当年申奥成功,举国上下欢呼雀跃,我们流着泪水笑,我们手拉手,共迎2008。而2008年夏天那一场独一无二的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比赛画面,震撼了全球。是分享让我们创造了空前宏伟壮阔的北京奥运会,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更多的温情。

思想亦需要分享。“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那我们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思想因分享而共鸣,没有共鸣的思想就像失去翅膀的蝴蝶。居里夫人在发现镭之后,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把镭的提炼方法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全世界,促进了科学的进步,造福了全人类。是分享让居里夫人成就了不凡的事业和声誉。

水流而愈深,火传而不熄。悦纳别人的思想,舍己从人,需要度量;捧出自己的想法,与人商榷,需要胆量。因为分享,没有隔膜;因为分享,没有排斥。心灵因此而交融,智慧因此而激荡,直抵陈寅格先生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境界。

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分享能够提升人的情趣与境界。因为分享,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肆意酣畅,放浪形骸,与当权者作斗争,为后人所敬仰;因为分享,俞伯牙、钟子期于荒山野岭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分享,宛如天籁的《高山流水》流传于世……

没有了分享,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暗淡无光。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没有分享,没有交流,我们会困在思想的陋室,我们思想的河流很快就会干涸,再也不会激起智慧的浪花。

没有了分享,我们会陷入情感的沙漠,一个人的宴会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旅程是恓惶的。

没有了分享,也没有人和你一起笑、一起哭,也没了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没有了分享,人也就难诉衷肠,才有了三毛的无可奈何、海子的惆怅、顾城的彷徨!

分享是将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拉近的过程,被分享是别人将自己的心与你的心贴近的过程。因为分享,每一颗心都将如钻石般熠熠生辉。

【点评】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材料的因果链条“反射光,传播光”,确立“分享和被分享”的立意,并从感情、思想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为了增加论证的力度,第三个层次又从正反两面论述分享的意义,论据充实,结构井然。本文没有板着脸孔说理,行文过程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语言整饬优美,节奏感强,富有号召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