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2008-05-28 07:53:55)
标签:

杂谈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李惠

 

    新课程的实施,催生着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校为本的网络集体备课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被纳入到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既拓宽了备课交流的空间领域,打破了备课交流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又赋予了传统的集体备课新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集体备课无法比拟的效果。

    一、网络集体备课流程图 

    二、网络集体备课的实施

    1、集中培训:学校将网络集体备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由教导处牵头,开展分层培训。

    ①全员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网络集体备课的要求、制度、考评细则等,经常化、制度化地对教师进行个人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到教师教育中。

    ②备课组培训:学校成立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备课组,组建网络集体备课指导团队,对备课组长进行有关培训,从组织层面提高其备课组长网络教研能力,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网络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③专题培训:对全校教师进行关于论坛、ucQQblo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培训。由李惠校长对全体教师进行关于blog的建立、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于晶老师对教师进行东师教育网资源平台的培训;教师博客交流等系列专题培训活动,主要目的是凭借网络为教师搭建更便捷的同伴学习交流的平台,建立网络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2、分层准备

    ①单元分解:各学科网络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全册教材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每位教师负责一至两个单元或模块的教学内容,其中的一节课要做详细设计,作为课例进行具体研究。

    ②个体备课:主讲教师提前研究教材,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搜集相关信息,查阅各种资料,确定目标,重难点关键,分析学情,设计教案等。在集中备课前一周将自己对所备内容的课前思考(备课思路),教学设计的意图,相关教学素材的收集(资料、课件、相关图片、背景知识等)及有关课件上传到自己的blog中,以利于其他教师共享。

    ③网络交流:组内其他教师随时登陆blog访问浏览,了解备课者的教学思路;交流三维目标的制定、重点怎么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等问题;统一进度、目标、重难点关键、作业量等;互相借鉴教法与学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及不同的教学对象的实际分析进行智慧碰撞、观点交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主讲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个性化特征。真正实现网络互助,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优势。

    3、互动研讨

    每周四下午300500是学校的网络集体备课时间,教师现场互动,进行头脑风暴式的研讨,教师间的思维相互碰撞,体验思考与交流的快乐,升华内在的教育教学思想。

    ①沙龙引领:为了减少网络集体备课的盲目性,开学初,由六年级数学组承担了校级网络集体备课沙龙引路活动,由青年教师李鹏担任主讲人,他对《圆柱》这一单元进行现场讲解,并利于自己的特长制作了课件。备课组长刘淑琴及曹艳丽、 石秀波老师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真知灼见、质疑补充、现场提出建议,学识共享,经验互补。

    ②个性教案:每次集体备课后主讲教师经过内化、吸收、融合、调整,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学情,溶入自己个性的理性思考和独特设计,选择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保留改进自身合理做法,形成个性化教案。

    ③研讨实录:备课组长最后把网络集体备课中同伴之间的互动研讨整理出来,备课实录登录在学校网站上。这样做既有利于执教者对照课堂教学实际,改进教学,发现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和精妙之处,也利于保存成果,传递至下一年级,为下一年级教师提供备课方式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比照依据。

    4、课堂验证

    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课堂,只有通过教学的验证,才能检验出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①同课异构课:这一活动是基于“以同一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不同课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对同一节课教学内容各自执教、一课多上、同唱一首歌。备课组全员参与看课、反思、诊评,同课异构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学习,人人为师,群体反思,诊断教学、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寻求有效的备课策略的目的。

    ②单元课型课: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备课组成员对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的所有课型的完整呈现。语文学科包括讲读课的第一、二课时、略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讲评课、练习课、复习课等;数学学科包括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统计与概率等;英语学科包括课文、字母、词汇、句型、音标五个教学内容的funny storieschantsrhymessongsTPR activities and games。针对这些学科的课型,我们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单元课型研讨交流展示,由六年级语文组、五年级数学组和英语组的教师做课,全校教师观摩,教导处做点评,同伴互动研讨。

    ③课题牵动课:为了使科研与课堂有机结合,构建自主的课堂教学,每位教师都带着课题参加网络集体备课、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带着问题听课、评课,真正起到 “上后有所思、听后有所感、感而有所动”的作用。

    5、反思诊断

    实践中难免感到茫然与困惑,甚至走入另一个误区,这应及时进行反思、诊断、提升,按照“生成问题――形成专题――成为课题”的思路,让教师把实践的疑难,体验的困惑,产生新的问题带到下一次的集体备课中,与其他教师交流,共同诊断,寻求解决办法,反思教学行为。备课、诊断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整理分析,形成专题,寻找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围绕专题进一步探讨,转化为课题深入研究,如此循环往复,促进网络集体备课的不断提升。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了网络信息技术所蕴含的巨大优势,集体备课在网络平台强有力的支持下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和无穷的魅力,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我们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了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研究中还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网络将大有作为。

金州区红旗小学 李惠

2008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