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商人物  张丹力  (引领龙钢腾飞的头雁)

(2007-06-19 16:28:35)
分类: 陕商人物
陕商人物 <wbr> <wbr>张丹力 <wbr> <wbr>(引领龙钢腾飞的头雁)

引领龙钢腾飞的头雁

——记龙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丹力

    张丹力,男,汉族,1955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青年厂长经理,现任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2年3月他任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后,在两年的时间里,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产30万吨钢铁的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成为陕西冶金企业的龙头企业,一跃跨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之列。

开拓创新   引领龙钢展翅腾飞

    张丹力担任龙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后,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责任意识,努力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带领龙钢广大员工创出了一条国企改革的成功之路,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被誉为国企改革创新的“龙钢经验”。

为实现3至5年内将龙钢建成3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的宏伟目标,张丹力同志按照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精神要求,大胆地提出了“资本股份化、融资社会化、产业规模化、效益最佳化”的“四化”发展思路。

    首先在企业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融资步伐,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合资和引资,分别组建了 “韩城昌龙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三个控股子公司,新建了一座450m3高炉和年产35万吨的棒材生产线,启动了龙钢百万吨二期炼钢工程。2002年10月份,组建了“陕西龙门钢铁集团”,为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企业优势,构建“钢铁航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3000人,总资产60亿元,10个控股子公司、5个参股公司、14个协作单位的经济联合体,成为陕西省重点发展的企业集团之一。

    其次,经过科学论证,他制定了在三年内把龙钢建设成为300万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快三步”跨越式发展战略,把龙钢迅速建成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融资3亿多元,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内完成了百万吨炼钢工程及相关配套项目,使企业生产能力迅速达到100万吨,成为陕西省第一家百万吨钢铁联合企业,成功地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次飞跃,跨步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之列。2003年,融资4亿多元发展壮大企业,吸引湖南盈德气体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建设22000m3/h制氧机工程。 5月18日,龙钢3号转炉竣工投产,标志着龙钢顺利实现由100万吨向200万吨的成功跨越,胜利实现了企业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2004年,融资3亿元开发大西沟铁矿,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炼铁喷煤工艺,建设了16座球团竖炉等项目。5月22000m3/h制氧机和4号转炉的竣工投产,标志着其300万吨钢规模的初步形成,从而让陕西省“重整冶金,打造支柱”的号召变为现实。

    第三,实施低成本扩张,延伸产业链条。在宝鸡建设新基地,2003年4月投资1.5亿元在宝鸡建设了一条年产40万吨的带钢生产线,组建宝鸡轧钢公司,8月对宝鸡市红大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权置换,使其成为一个控股子公司——宝鸡红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宝鸡50万吨钢的生产基地。10月份对原华山冶金车辆厂进行了成功租赁,组建了华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2005年,又对西安钢铁厂进行托管,成立龙钢集团西安钢铁有限公司,启动了50万吨轧钢生产线,使龙钢形成了以西安为钢材生产和销售中心,以韩城和宝鸡钢铁生产基地为两翼的战略格局。

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方面,他积极探索,使企业上下迸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其一是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努力化解大规模融资带来的风险,采取作加法的办法,通过增加职工持股,引进新股东等办法,改善了公司的股本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董事会的决策水平。

    其二是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主辅剥离,将企业原有的生活后勤系统进行剥离,成立了“龙钢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对龙钢提供后勤服务。使龙钢集团公司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抓生产、抓效益,既保证了企业改革中职工无一人下岗,又使辅业改制后的公司充满了活力。

    其三是加快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把民营企业的机制和国有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年龄、资历决定收入的传统观念以及企业原有职工和临时工的界限,实行了“一岗一薪,同岗同酬,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员工收入较改制前大幅增长。争先恐后,竞争上岗的良好氛围在企业日益浓厚。

    其四是重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在企业内开展了评先树模和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并改变国企多年来评奖“轮流坐庄,平衡照顾”的传统做法,一个专业在全公司只评选一个最突出先进单位或个人,给获奖者以重奖(先进个人1.5万元),每年劳动竞赛的费用均在200万元以上。龙钢员工的积极性正在得以超常发挥,企业各项工作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在张丹力的带领下,龙钢的钢产能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从2002年到2004年,企业产钢能力由30万吨发展到300万吨,总资产由9亿元增长到42亿元,销售收入由5.8亿元增长到42.9亿元,利税由6000万元增长到3.51亿元,企业各项管理、各项指标、环境面貌、企业文化建设等均有了显著进步,企业跨入中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陕西最具活力企业50强,成为陕西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西北三大钢铁集团之一。 

真情回报员工  真诚奉献社会

    “真情回报员工,真诚奉献社会”是龙钢集团公司的核心理念,也是张丹力同志作为一个企业领头人关爱员工、热爱企业、奉献社会的诺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改制后,他广集企业班子和广大员工的智慧,构建起了全新的企业理念。如:企业精神:“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要进步”;管理理念:“让每一个员工都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等。这些经典、先进的理念为广大干部员工提供了坚强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使全体员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成为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2005年第四届企业文化年会上,龙钢的进步文化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企业规模急剧扩大,流动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他先后决策投资3亿多元,新建了喷煤、富氧、50000立方米煤气柜、废水、废碴、废汽回收利用等一批重点环保节能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真心实意关爱员工,千方百计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建设文明和谐、进步美好的龙钢家园。几十年来龙钢员工饮用水一直严重超标,张丹力同志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资25万元建一条纯净水生产线,并为每个岗位配备了饮水机;为了保证每位员工都有房住,两年中他组织人员资金先后在西安、韩城、公司本部等地建成住宅楼19幢,并在韩城准备新征60亩地建设第二小区。三年来,员工工作、学习、休息、娱乐条件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公司每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用于环境治理和绿化,一线新建员工学习室60余个,同时,在他的主张下,龙钢办起了电大班、专升本班、硕士班及各类专业培训班10余个,员工在读生300余人,积极“充电”提高素质在龙钢员工中蔚然成风;投资800万元对员工活动中心的职工之家进行了高档次的装修,并建成集餐饮、娱乐、健身、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一座。最令人欣慰诚服的是三年中为生产一线岗位配备空调150余台,而公司办公大楼不仅没有装修,他的办公室也没有配备空调。四是倾情奉献社会。龙钢改制后短短的三年时间实现利税7.5亿元,相当于改制前10年的总和,极大的拉动了区域经济和当地煤焦、采矿、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奉献社会,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使原宝鸡红光铁厂完善配套了炼钢系统,摆脱了“欲退不忍,欲进不能”的困境,投资200余万元盘活了华山车辆厂,使200多名离岗多年的职工重新走上岗位;在非典、海啸、渭南水灾、捐建希望小学等社会活动中,张丹力同志和广大员工慷慨解囊、捐资近千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张丹力同志是一个爱学习、爱研究的人,他将自已认为有价值的书藉购买回来,分发给广大干部学习,将自已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借“女子十二乐坊”的事迹教育广大干部如何精诚敬业和发挥团队作用;借韦尔奇“视变化为机遇”号召大家处惊不变,寻求机遇,谋求发展等等。张丹力同志也是一个勤奋的人,多年来他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并在国内多种刊物上发表,他曾多次获得陕西省职工技术改造成果奖。张丹力同志更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把上级每年奖给他的奖励都留给了企业。

    张丹力常说,他希望自己做一只头雁,带领大家向更为美好的前方飞翔。张丹力同志用他满腔的赤诚、聪睿的思想和坚实的行动实践了并继续实践着自已的诺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