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ngxifacai (恭喜发财),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Re: 老邹的困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30 01:14:33 2008),
转信
没事
我们一起来宣传几年,武大什么的很快熄火
美国人也不是傻子
FromIAS (IAS学生) 于 (Sun Mar 30 00:18:55 2008) 提到: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就是IAS的一个学生(看我的名字就知道),本科、硕士阶段一直
在中心就读,也是1楼中提到的学生之一(不过不是Harvard、Yale那两个牛人,虽然我
的学校也是大邹老师大力推荐的)。
长期在未名潜水,看了很多关于对大邹老师教育理念以及IAS发展的帖子,作为一个局
内人,有些情况可能比IAS以外的人了解得稍微清楚一点。
另外,1楼的名单并不完全,还有些同学的录取信息没有写上来,5月以后应该会有完整
的名单。至于04级只有一个学生有offer,其是很多04级也就是今年本科毕业的同学申
请了国外的master并且获得录取,但这并不在统计之列(中心传统只统计申请博士的录
取)。而且中心的传统是在研究生阶段才申请出国,一方面是大邹老师的规定,以帮助
大家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现实造成的:硕士申请人的竞争力大于本科生,很多国外
的学校在它们网页上明确表示,尽管它们招收本科生,但是大部分被录取的同学都有硕
士教育背景。这和我与国外教授交流时获得的信息一致。另外,很多学生一旦接受某个
学校的录取,马上会通知其它学校,即使其它学校还没有发出消息。比如今年去WUSTL
的几个学生就有推了其它学校面试的,尽管推掉的学校去年也招收了好几个中心学生。
我承认,对于96级在海外的同学动向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有很多毕业后去了非学术机
构。但是我认为这不能说明其他来自IAS的学生今后也会走同样的路。实际上,中心从
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大规模的出国也是自这届开始。97届最早出国的2名学生现在还
在NYU读书,今年秋天应该开始上job
market。其他97及以后年级的学生尚在学校读书
,其中我接触到的学生基本上都表示希望能在学术界有所作为。
至于IAS的生源质量,我不敢苟同前面有人的批评。北大清华上海一些学校在湖北省招
生分数高是因为招的人数少,我当年的高考分数在北京可以上清华,在湖北就只能上武
大。而且很多湖北人有个习惯,上不了清华北大就只选武大,离家近,学校也好,他们
没有去上海不是因为分数低,实际上,复旦等学校在湖北的招生分数一直不固定(所谓
大年、小年),我高考之前一年复旦在湖北录取分就只有550左右,比武大录取线低了
30分。
有很多人质疑大邹老师办学模式,但是熟悉IAS的国外老师都很愿意招收这边的学生。
07年9月包括Harvard、Yale在内20多家知名大学在武汉开了联合招生会。尽管会场在汉
口,有的老师专门抽时间到IAS(在武昌)宣传他们学校。面试去中心学生的一位老师
很明确表示,面试中心学生不看知识背景,因为这些学生受到了足够的训练,他看的是
学生是否会被学到的东西束缚,以及有没有ambition--在学术上出人头地的志向。
而且,中心还有些学生没有选择在经济学的研究不代表他们没有做学术:01级、03级有
学生被保送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挤掉的竞争对手都是数学系的学生),还有些学生则考
到数学系研究数学。
现在写到这里,想到其它的以后写。
同主题阅读:Re:
老邹的困境 |
[版面: 经济]
[首篇作者:hbs] ,
2008年03月29日10:03:43 |
[分页: 1 ] |
|
|
发信人: hbs (Tokyo's Rain),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Re: 老邹的困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0:49:16 2008),
转信
你这么认真写这么长,也算是热心这个事情。不过老实说我不是太同意把这类事情
总结出个宏观原因来,你去看看微观原因就会觉得现在这个结局实际蛮理性的。
1,帖子里谈到的具体人,我恰好认识几个,他们能成功恰好不是你以为的原因(天
赋好)。有些在本科的成绩并不出色,有些不善于和人交流。但是现在经济学的研究,
就我来看,并不需要做的人很聪明。关键是能静得下心来,我倒是觉得钱颖一以前
那个文章讲得更有道理,他说中国女生在博士阶段往往比男生的研究还做得好,她们
愿意做一些苦力劳动,听导师话。你列的几个成功者,假如他们把自己的绝招一五一
十写出来,我敢肯定我认识的那几个人,或者没人愿意模仿(生活苦行僧,Kreps
说他一年只休息两天,圣诞节和他女友的生日),或者模仿不来(英语极好)。
有个领域最近出了个牛人,成绩算是中国人中顶尖了,总之我是很佩服,但前一段
时间碰到他一个研究生同学,他说完全完全想不到,因为那个人当年整天打牌,从
不学习。
我认识一老外,96年来美,第一年公认最聪明,现在他们那级学术名气最大的,当年
做作业全是找他请教,结果呢,这个人现在还没毕业。
就算是大家看到的北美名教授,也是两种情况,一类很聪明善于交际,一类不算聪明
或不善于交际。有次一个学生当着一个老师的面说系里一个Nobel得主不聪明,我当时
想你小子也太狂了,可是他说的倒也算事实。
有时候在一些聪明人的眼里,尤其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下,其他方面的机会很多,
对经济学的投入反而小了。当然聪明反被聪明误也不少见。
2,人才培养是个复杂的事情,其实美国这种本科放羊,自由选择外加名师指导
是最好的模式,这个道理老邹肯定也是知道的,他如果在武大放羊,有几个能去一流
学校读书?这个名师指导实在太重要,进最好的系根本不能保障你能
得到名师指导,跟名师要吃苦,二来别的学生也盯着。所以你谈各种各样的宏观原
因,都没有这一个微观因素大。
我前面说的那个牛人,就是跟了名师,他PhD的program,算他领域第一第二,名师
无数,但那里其他中国学生的学术placement可以说惨不忍睹。
所以说如果现在IAS的效果没有当初预想的那么好,我觉得没有什么理由去怪老邹。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都是非常独特的,就算是本科读完能比大多数人优秀,
来到美国又是同一个起跑线了,这时候一些运气的因素就重要得多。有的人牛,
二年级就可以写出发表到top
journal的杂志,有的人到上market前一个月才
写出一篇论文却找到top faculty
position,作为后来者,你该跟谁学?
3,还是不要学术标准至上,各有各的活法。老邹最看不去他去投行的同学和学生,
他其他几位师弟学术做得更好,也还非常羡慕去投行的那几个人呢。
【 在 forlover (for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老邹的困境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04:28:42 2008)
:
:
原来96级还有人在奋斗着呢!真想不到。当年出国辉煌的96级(包括已经毕业的IAS的
:
学生),最后唯一留在北美主流学术的只有ZYZ一人,老邹付出这么多,结果还比不上
:
传统的武大经济学院或者商学院出来的学生。别人至少还有AHJ,
WXT等好几个呢,尽管
:
别人在北美的学校没他们牛。老邹在影响中国经济学教育上无疑是算成功的,但是
IAS,
:
至少现在看起来在人才培养上是失败的,不公平的是尽管IAS的学生有投机的嫌疑,但
:
是老邹半点不谈自己的责任,则有些说不过去了,老邹有自己的困境。
:
:
老邹是天马行空的人,什么事都得他说了算,在北清是混不长的,只好到母校进行改革
:
。改革当然是要看成果的了,不然没人跟你玩。于是学生都去好的学校,这样才能吸引
:
好学生来加盟。结果学生去了好的学校没有好的表现,弄得不敢再推人去了,幸好是学
:
生的素质也上来了,与武大最热门的生物的录取分持平了,但这又能如何呢?98年以后
:
到现在,连复交人科在好多省的最高分基本等于北清的最低分的大环境下,武大最高分
:
的专业就算不上什么了,这也是为什么IAS学生不够出色的最主要原因,生源质量本身
:
就不够好啊!中国大陆的学生,同在一个环境下,对经济学兴趣等因素基本差别不大,
:
差别就在于天赋了。当年的复旦世经,最近的北大经院之所以出了不少人,关键问题还
:
是在此。在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别人不想搞学术去投行,是因为就是搞不出来啊,名校
:
毕业去一个100名开外的学校,谁愿意啊?老邹还有个错误就是把学生都当作Andrew
: Wiles or
Perelman,关起门来就可以搞出一流的研究,哪知道当今经济学学术界人际
:
交往能力相当重要,在武汉这个地方高压憋四年,就算去了牛校又能如何呢?相比之下
:
,北京上海等学校经管学院的课业相对轻松,交往能力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
:
老邹的困境在于,不能在北清搞,就在武大搞,结果又搞不出来,现在都不敢把学生往
:
牛校送了,都送到二线三线学校,但是还继续保留了CXH这条线。估计现在的这种情况
: 就是暂时均衡的结果。
:
:
老邹的重心还是在武大,其实有一点资源浪费。北大经院的LN,LQM,SJY都算是老邹半个
:
学生甚至一个学生了,最后结果都很不错。试想想,如果老邹在这方面努力一下,相信
:
中国大陆又能多几个美国经济学教授。当然老邹也是在尝试,于是就有了2008年的经济
: 学联考。未来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
:
对老邹还是敬佩的,不过老邹老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忍不住替别人辩解两句,也煞煞老
: 邹的气焰。
:
:
:
:
:
:
:
:
:
: 【 在 dixit (dixit) 的大作中提到: 】
:
热烈祝贺高级研究中心2007-2008申请出国留学取得优异成绩 |
|
近来,2007-2008年申请出国留学的录取和奖学金结果陆续揭晓。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又一批学子收到了来自美国、法国著名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他们将踏上出国留学的征程。
特别值得欣喜的是,一批同学凭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多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录取和全额讲学金。金涛同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1996级,美国Rochester
University数学博士)同时获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经济学系的录取和全额奖学金;同时刘宇(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2003级)也得到耶鲁大学的录取和全额奖学金。
到目前为止,许多同学纷纷如愿以偿,取得了美国、法国著名高校的全额奖学金。他们是:
许佳琳(2001级)、毛飞(2002级)和颜丁(2002级)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WUSTL)全额奖学金;刘磊(2001级)、屈展(2002级)和李昭(2002级)获得法国图卢兹大学(Toulouse
University)全额奖学金;杨希(2001级)获得美国兰德大学(RAN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和弗吉尼亚大学(UVA)的全额奖学金;郭迪娜(2002级)获得亚利桑大州立大学(ASU)、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李洋(2003级)获得威斯康星大学(Wisconsin-Madison)和波士顿大学(BU)的全额奖学金;胡钟中(2003级)获得范得比尔克大学(Vanderbilt)的全额奖学金;刘芬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的全额奖学金;白雪(2003级)和罗耀(2002级)获得宾州州立大学(PSU)的全额奖学金;陈思(2001级)获得夏威夷大学(Hawaii)的全额奖学金;王艳菲(2004级)获得南加州大学(USC),波士顿大学和新泽西大学(New
Jersy-Rutgers) 的全额奖学金。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作为国内最早创立的国际化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和研究机构,自1994年成立以来,秉持规范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既掌握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又能够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年轻学子。迄今已累计输送130多名学生在国际著名高校留学,这批学生中,有的已经完成博士学业并已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任教,有的回到祖国大陆,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学府继续科学研究和培养经济学后继人才。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经济学领域出国留学总人数最多、单年申请出国留学人数最多,出国留学所在学校档次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已经蜚声海内外。
在此让我们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希望高级研究中心的广大学子不断努力,不懈追求,为推进我国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研究尽展才华。我们期待更加辉煌的明天!
|
|
WUSTL系主任来武汉开招生会的时候,我给他做的助手。如果你不相信我引用的他关于
通识教育的看法,可以直接写信给他。如果是不相信很多名校申请表要填高中就读学校
,阁下不妨自己去认真填写包括哈佛在内的申请表。
如果阁下质疑的是中心在海外的学生自费给中心添置书籍的事情,你可以向邹恒甫老师
(IAS主任)和邹薇老师(IAS副主任)查询。我亲眼看到斯坦福的黄卓师兄给中心买的
书。
我也不清楚gongxifacai
(恭喜发财)阁下为什么要抱着剪灭武大的心态说话,不知是门
户之间还是纯粹酸葡萄。但且不说大邹老师以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心情给很多非中心学生
写推荐信,仅仅说同样是中国人,不说同心协力为中国经济学发展奋斗,也不至如此敌
视和仇视吧。
至于老美对IAS的态度,也不知道阁下知道多少。有个老外在央财上课的时候被一个北
京学生问出国前景,老外想了想回答:我不了解你们这里,但是我知道武汉IAS在美国
还蛮有名气的。而明尼苏达大学Werner教授在北京给包括清华、北大、央财、IAS等地
方的学生上课时,只亲自改IAS学生的卷子,其他卷子则让助教改。他说,
IAS的学生
比北京的活跃多了,他再来中国只去IAS上课,不想到北京。
: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68.0.]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