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 邓宏图:学界的“官魂”与“匪魂". zt.请投我一票观后

(2007-12-19 03:14:00)
标签:

杂谈

  邓宏图: 学界的“官魂”与“匪魂”

http://gewuzhizhi1997.blog.sohu.com/73830780.html

邓宏图:职业学者。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南开经济研究》副主编。赣南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2003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季刊》优秀论文提名。发表论文近六十篇。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小品文,题目就是“学界的三魂”。他认为,学界有二魂最为显著,一曰官魂,二曰匪魂。独独缺民魂。因此,最要紧的是民匪。

民魂也就是当今所说的,以人为本。

2007年,学界的大事很多,可圈可点。但不能不提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邹恒甫被张维迎的一封Email辞退了。一说是开除了。实质上也无区别,辞退就是开除,开除就是辞退。

第二件事,是何志毅被张维迎免了职。理由是,何志毅负责办的杂志,“北大商业评论”,擅自改变主办单位,宁可不要这个杂志,也要收回主办权。与此同时,张维迎还把何志毅的北大案例研究中心的给撤了。于是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大街小巷的物议。

无论事情的性质如何,反正这两年事情要载入中国的教育史是一定的了。张维迎稳操胜券,是因为行政资源在他这里。张维迎说,任何时候,谁做了损害光华利益的事情,谁就必须受到惩罚。

问题在于,光华的利益是什么?是学术声誉?还是那些光华因为某些人的搅局每年该赚而未赚的“利润”?或者还是别的什么?

从已经公布的材料来看,邹恒甫并没有损害光华的利益,倒是经常教导张维迎要以学术为重,不必混迹于省部长的“权”与商人们的“钱”之间,但也仅仅是说说而己,并没有实质性妨碍光化的“权钱之道”。我想,要命的还是邹恒甫说过,张维迎是九流,他自己是三流。邹恒甫还诅咒“双轨制”是“双鬼制”。这两个地方都是张维迎的“命门”所在。前面一个,张维迎一直认为,他是很独特的,人很独特,思想很独特,在任何场合讲话,都很自信,因此,怎么可能与九流为伍呢?后面一个,“双轨制”的发明权,张维迎说非他莫属,他通过媒体,已经让满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因此,邹恒甫搅了张维迎的局,因为张维迎是院长,也是光华的教授,搅他的局就是搅了光华的局。结果当然只有一个,邹恒甫必须走人。

教授治校,历来是先进的大学理念的主张。但是,教授治校也要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即,教授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一个群体,必须要有基本的大学理念与基本的操守,必须与行政力量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才能获得治校的资格。

另外,大学本身也要保持适度的自治,要与教育部等行政力量形成必要的平衡,否则,空喊教授治校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邹恒甫的失误是仅仅空喊一句教授治校并对此深信不疑,但并未在意实际上的情况并不这样,因此他的口无遮拦、直抒胸意就必然要触犯铁定一块的行政权力的威严与基本的权力信念了。

也就是说,现在学界还是充满官魂之地,而且这官魂有行政权力资源可资凭依,那么你直接向官魂挑战,官魂就可以以集体利益为名,合法地、名正言顺地以规则“伤害”个人。这就是“合法伤害”的来源。

何志毅事件同样如此。

北大商业评论,本来是一家以书代刊杂志。为什么中国各大高校如此热衷以书代刊呢?实际上不是热衷,而是迫不得已。因为新闻与学术资源业己行政权力化了,在中国,要合法地找一个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新刊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据说,国家新闻出版署为稳定计,早在八十年代之“最后”的“一末”就宣布,从今往后,原则上不再增加杂志刊号了。

那些迷信“教授治校”的学者们肯定觉得诧异,宪法上不是明明写着出版自由么?怎么就不再增加刊号呢?这正好证明这些不明事理的学者们缺乏“官魂”所致。

何志毅为了得到一个新刊号,与河南一家杂志联手,整个过程是在张维迎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知情而装着不知情况下发生的,尽管“北大商业评论”的利益维护了,北京大学的利益并没有受损,但张维迎的利益与权威却被蔑视了。因此,张维迎说,要维护光华的利益,是其来有自的。在这里,院长就是光华,光华就是院长。这就是“官魂”的由来与表现。

据说,张维迎在许多场合说过,我是流氓我怕谁?这句话,现今三、四十岁的人是很清楚的,这是王朔语言。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风靡了整个九十年代的神州大地。这里的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暴力优胜者“胜”,或者暴力优先者“胜”。所谓优胜者之“胜”,是指实力;所谓优先者之“胜”是指官阶大小。反正二个字,“官魂”也者!“匪魂”也者!

但同时,这也是匪气之极的语言。“我是流氓我怕谁”本身就是强奸民意的语言暴力。张维迎学过博弈论,他知道斗鸡博弈,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先是以语言暴力恐吓,接着以行政暴力实施。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匪气极足,实源于官气极足也。

很显然,在弥漫了官气与匪气的地方,就一定没有了民魂。什么是民魂?鲁迅没有说。他只说: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但是,当此连学界也倒走旧路的时候,怎能轻易地发挥得出来呢?在乌烟瘴气之中,有官之所谓“匪”和民之所谓“匪”;有官之所谓“民”和民之所谓民;有官以为“匪”而其实是真的国民,有官以为“民”而其实是衙役和马弁。所以貌似“民魂”的,有时仍不免为“官魂”,这是鉴别魂灵者所应该十分注意的。

经鲁迅先生这么一说,倒真觉得这世界复杂得很。

张维迎在解决各种事情的时候,总喜欢说,我是流氓我怕谁,还会说一句,我上头有人。谁也搞不定我。这就既是官魂也是匪魂了。

在中国,没有匪气和流氓气是难办大事的。你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一国之君,不是个横行乡里的流氓么?

然而,正是弥漫了官魂与匪魂,就独独缺了民魂。中华民族的民智就始终被这官魂和匪魂压抑着而不能顺畅地打开并有力地发展起来。这正是张维迎们、邹恒甫们和何志毅们的悲剧所在。

2007年要过去了,张邹、张何之争要掀开新的一页了吧?

 

ZT.«请投我一票»观后

“Why Democracy”(为什么要民主?)是BBC电视台和丹麦公视所合作的一个富有创意的节目。这些有责任感的传媒工作者,邀请了十个国家的导演,就“民主”这个主题,各自拍摄一个长约1小时的记录片,于上月在三十几个国家同时公演。制作人希望这个大型国际合制的节目,成为民主教育的好教材。

怀着好奇,我连续守着电视机多天。其他几个国家的记录片,帮助我了解了世界他国民主的走向,但中国获奖记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的«请投我一票»(Please Vote for Me),却令我大倒胃口,沮丧、悲哀甚至感到绝望。

该记录片记录了武汉常青小学三年级的一次选举,三个8岁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之下,不择手段地使用了通往成功所需要的“技巧”:例如谎言、谣言和行贿,踩着别人往上爬。«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撰稿人评论说:这是一部“令人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

一位瑞典女作家写道:作为一个家长,她在看了这个记录片之后感到非常震惊。三个中国孩子竞“喑,班上的气氛竟然那样紧张,谩骂和嘲弄如冰雹似地落下,却没有人干预,老师只是在一旁看着。三个候选人从他们的父母那里获得教诲,都是一些令人厌恶的企图获得成功的方式。这位瑞典妈妈因此气愤地呼吁:“让孩子们去玩吧!”

尽管这个儿童影片令人瞠目结舌,但导演陈为军却有自己的理由,他说:“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下的生活养成了一种文化,官员的权力和权威很少被人审查。 一朝权在手,一切全都有。所以整个国家,人人都想成为政府官员。”“我认为,孩子们在整个选举中过程中表现出的乐与忧,他们的输与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步履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民主化进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