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说在斯德哥尔摩地方有一个银行,一个强盗进去抢了这个银行,同时裹挟了一个银行女职员,带着她作人质。这样,警察开枪不好开,抓也不方便。这女孩被迫跟这强盗浪迹天涯海角了。在逃跑期间,这女孩竟然爱上了这个强盗,和强盗一起干盗窃的事了,也就是认同了强盗。被绑架了,就得从了人家,在顺从下产生奴性,慢慢就适应了,甚至还崇拜绑匪。这样的事情,规模小了叫绑架;规模大了,就是丰功伟业了。恰如古人说的窃钩和窃国。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你被一个力量长时期压迫的时候,久而久之你对压迫你的势力认同了,你成了心奴。研究表明,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心理疾病,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受害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2)受害人处于完全的绝望之中;3)受害人所获得的信息只能是加害者愿意让他们知道的,加害者不愿让他们知道的信息则被屏蔽;4)加害者偶尔施小恩小惠于受害人。研究还表明,只有极少数人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具有天然免疫力。
打中国建立起政权起,中国人就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病,这病有利于一小撮人去实施绑架行为。绑架者说被绑架者的一切都是绑架者赐予的,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妄图;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被绑架者要为绑架者歌功颂德:商朝灭亡了,有人缅怀商朝,痛恨周,甚至不吃周的粮食而饿死。周朝不存在了,儒家怀念周,认为那是个理想的时代。暴秦也因为空前的统一和长城被夸耀至今;即使是嗜血的外族建立的蒙元,至今还能听到赞歌。满清朝灭亡后,还有人闹着要复辟。一朝一轮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历史中循环往复。城头变换大王旗,绑架者轮番登场,赞歌还是那么唱,只不过改改主角的名字。
1980年代中期,被打了20几年的右派、吃了很多苦的曲啸,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平反出来后到全国各地去演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母亲错打了孩子,孩子怎么能怨恨母亲?”这样说,好像不那么恶劣了;实际上,母亲打孩子有这样故意往死里打的吗?在这种专制的母子关系中,强调的不是“母亲”对“孩子”抚爱的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而是“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以及“母亲”伤害“孩子”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
ZT.中华民族的性格
贵族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小吏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木石姻缘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体现中华民族的性格,而且说这就是反抗暴政!这完全是胡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不过是说:你能当奴隶主似的皇帝,我也可以取而代之当奴隶主似的皇帝,不过我目前暂时是奴隶而已,这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奴隶们受惯了猪狗的待遇,逼急了造反,成功者便成了新主子。新主子的残暴一点不亚于先前的主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陈胜一旦称王做了一个暂时的奴隶主,就杀了来看他的做长工的同事,怕别人知道他过去的奴隶遭遇,坏了他做真命天子的好事。从个故事可以看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表达的是一种奴隶主的野蛮性格。这充分说明了欣赏者的本人野蛮性和文氓性!
如果中国人的性格恰如木石姻缘说的就是反对暴政,为什么中国人建立的政府却越来越残暴?明、清的刑罚比唐、宋还要严酷。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的统治者就是施虐狂,中国老百姓是受虐狂。最能证明这个结论是中国凌迟刑法。凌迟最早是把人杀死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后才死。
明朝的凌迟是世界刑法史上极刑中的一大景观。先将犯人用渔网紧紧地网起来,人的肉会从网隙中透出来,然后由脚开始,一刀一刀地割;行刑的人,如果不慎让受刑的人,提前断气,那么他也要受刑;为了避免犯人咬舌自尽,必须先将犯人的牙齿敲断。凡是凌迟处死的,按例要杀3357刀,即所谓千刀万剐,每十刀一歇一吆喝,最后一刀才是斩首。行刑时在旁边架一丫形木杆,挖出肝腑后放在上面示众。看凌迟时更是“人集如山,屋皆人覆”(《明季北略》)。明代的魏忠贤,被皇帝判剐17333刀(因其提前自杀而未执行);明末的袁崇焕,被判剐1200刀;也有人被剐3600刀。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皇帝误信反间计,将蓟辽总督袁崇焕以“欺君悖主,里通蛮夷”的罪名绑赴菜市口处以最残酷的凌迟之刑。行刑之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袁将军不为所动,谈笑自若。郐子手因刑前有皇帝的秘令,不敢稍有懈怠,足足割满1200刀,只乘下一副骨头架子才让袁将军断气。刑后,市民争购“奸臣肉”食之,竟然抬到20两纹银才能买一两肉。明末散文家张岱的《石匮书后集》有详细记载:“(袁崇焕)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犹叫声不绝,半日而止”(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
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当皇帝后其专制残暴性远远超过了以前的皇帝。社会的各个台阶上又是原来那样一级控制一级,金字塔的格局没变。谁也没有想到去打碎这金字塔。几千年来一次次起义的结局,不过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对换而已。所以,邹容在《革命军》中说:“中国人无历史,中国之二十四朝史,实一部大奴隶史”;即施虐受虐史。
http://www.laosafu.com/bbs/thread-1925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