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沙弥与夜来香

(2011-05-31 08:5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素材
http://daily.cnnb.com.cn/xqb/res/1/20090417/97251239959817270.jpg
夜来香

  ■禅宗小小说

  谢志强/文

  

  这天,法师唤来入寺不久的小沙弥,送给他一盆含苞的夜来香。

  法师叮嘱小沙弥,值更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夜来香。

  小沙弥很得意,一出门,就告诉一路所遇到的师兄:师父专门送给我一个人一盆花。

  第二天清早,小沙弥捧着花盆,去禅房的一路,他不断地喊:我看见夜来香开放了,我看见夜来香开放了。

  小沙弥的口气,仿佛是惟独他发现了夜来香开放,而且,恨不得全寺的僧侣都知道。

  小沙弥跑进法师的禅房,里边有众僧在听法师传道。他顾不得了,只是兴奋地喊:师父,我看见夜来香开放了。

  法师漠然地说:它跟昨天有两样吗?

  小沙弥急忙说:昨晚开放了,很香很香,到了早晨,它又收敛起了花瓣,所以,看不出它开放的样子了。

  法师微笑了,温和地问:晚上它开花的时候,吵着你了吗?

  小沙弥放下花盆,喜孜孜地比划着,说:没有没有,它开放和闭合花瓣,都是静悄悄的,真的没一点响动,怎么会吵着我呢?!

  法师说:哦,原来如此,老衲还以为它花开的时候得吵吵闹闹,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顿时一愣一怔,刷地红了脸。

  禅房一派寂静。

http://s14/small/6d26a926t97f841ee9c2d&690

 

小沙弥与夜来香

     教育其实很简单,根本没有那么多技巧可谈。

    如果非要找出一点技巧来,无非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教育,而他已成长。

    且看下面这个故事。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灵活,手勤脚快。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再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更为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时,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和作风,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的非常美丽的教案。这一天,法师送了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给这位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  
  第二天一早,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跑来了,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就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诺诺地对法师说:弟子领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教育需要震耳发聩的说教,也需要循循善诱的教导,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教育痕迹伪装的更为隐蔽,温婉地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这并不是欺骗,应该算作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心灵宁静---最大的奢侈品
                                                        李良旭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他新近出版的新书<<幸福了吗>>扉页上,引用的六世**仓央嘉措创作的一首小诗。
在这部近30万字的随笔集中,收录了作者50多篇生活随笔,与读者共同探讨幸福的真谛,寻找幸福的源头。“幸福”这个字眼,一直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伊妹儿。人人渴望幸福、追求幸福,为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奋勇当先,不甘落后。

在这个充满浮躁、焦虑的社会转型年代中,白岩松也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他也不落俗套,他也渴望幸福、追求幸福。作为一名记者,他有机会接触、采访更多的人,于是,就比常人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回味。

他经过多年的思索,不断求证,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下时代,最大的奢侈品,不是香车别墅,也不是金钱地位,而是心灵的宁静。宁静,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仿佛石破天惊,让我们心里猛地一震。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我们一直在放眼远眺,我们一直在瞻前顾后,希望追寻到一种能使自己炫耀的资本,一种显摆的身份,一种光彩的行头,以为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幸福。

我们在竞相追赶、冲破中,渐渐地丢掉了自身最宝贵的一种东西,那就是宁静。

人生中,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总以为最美的风景是在山的另一边。只有奋力地翻过那一个又一个山头,才能看到那种最美的风景。对于眼前看到的这种风景,总是不屑一顾。于是,我们总感到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很痛苦,内心里被种种欲望占领着。身陷在欲望的漩涡中,不能自拨,倍受内心地痛苦和焦灼所折磨。

白岩松说了这样一个亲身感受。他说,一次,他外出采访时,在路边一个花坛处,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位长者,正将自己的耳朵紧紧地贴在一朵花上,一动不动地,脸上呈现出一种十分安祥地宁静,周遭地喧哗和杂乱,似乎对他没有一点影响。

他感到很奇怪,就走上前去问老人,您老这是在干什么呢?老人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白岩松不要说话。白岩松笑了笑,就这样站立在一旁,看着这位有点古怪的老人。

过了好一会儿,老人才直起腰来,对白岩松笑道,我在听花开的声音呢!

白岩松听了,大吃一惊,他问道,您怎么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老人说道,怎么不能?你只要放下一切欲望,用心去聆听,就能听到这花开的声音。这花开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地清澈、那么地滋润、那么地柔美,这是尘世间,最美的一种声音。老人说起花开的声音,脸上露出一种不可抑制地幸福和陶醉。

白岩松忽然有所顿悟,他跨上一步,伸出手,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动情地说道,谢谢您老人家,是的,这花开是有声音的,我也要用心去聆听这花开的声音,这是尘世间最美的一种声音啊!

老人因为内心里的宁静,心无旁鹜,才听到了这花开的声音。白岩松不无感慨道,能保持内心里的一种宁静,也是一种坚持和强大、一种勇气和沉稳。特别是在物化的时代里,能摒弃浮躁,独守心灵的宁静,聆听来自自己内心的一种声音,这种宁静之音,能穿越时空,穿越天地万物,只留在心中。它宁静而恒远,大气而平和,所有的希望和渴求,都幻化成一种最纯净的唯美,并直抵人的心扉,那就是宁静。

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渴求、还有什么不满足,只要能保持一种心灵的宁静,你就是一个最富裕的人。这就是这本《幸福了吗》,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朴素的幸福哲理。阅读这本书,不知不觉中,它使我们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和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让心儿沐浴在宁静的氛围中,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尘世间最美的天簌之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