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大红灯笼高高挂”]

标签:
常家庄园晋商张艺谋电影白鑫休闲 |
分类: 白鑫:话里话外 |
白鑫/文
前几天去了山西榆次(现在叫“晋中”)
提起“大红灯笼高高挂”
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张艺谋的电影
也会想起祁县的“乔家大院”
其实在山西
类似的大院有很多
只不过在原来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政府的保护
随着张艺谋导演的那部电影
大院文化受到了很大影响和重视
榆次的“常家庄园”就是一个例子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
距榆次17.5公里
有谚曰:“乔家一个院 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这是榆次“常家庄园”的门楼
历经300余年的沧桑
很壮观
遥想当年的庄园主人自由出入这气势宏伟的宅子是何等的威风
不过晋商向来还是很低调的
这建筑外观实用朴实
真正的玄妙、巧夺天工之处全在庄园里面
这是“常家庄园”的俯瞰图
悠然南山图【砖雕】
完全是北方的建筑特征
却有着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美轮美奂
牡丹耄耋图【砖雕】
牡丹在国人心中代表着富贵
图中有猫和碟
是想取“耄耋”的谐音
自古有“人活60花甲70古来稀80、90耄耋之年”之说
是主人期望家族富贵、人丁长寿的意思
后街
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
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
到清康熙、乾隆年间
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
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
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
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
常万已在车辆村建“南祠堂”立“世荣堂”
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
常万达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
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
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
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
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共占地一百余亩
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
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