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开始看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书的 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很有意思。以下是摘录:
-------------------------------------------------------------------------
在开始综述我的理论之前,我想先来讲一个有助于理解以下内容的普遍观点。这个观点是从我们对社会性昆虫的了解中提炼出来的。这些昆虫很漂亮地证明了神经系统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固有的局限,它们整个神经系统通常只有10万个左右的细胞,而人类光是大脑的细胞就有上百亿个。
蚂蚁和人类相同,都是由活体结构加上神经细胞中的行为程序组成的。就蚂蚁而言,其行为程序只有少数几种,而且几乎完全来自遗传。蚂蚁能够根据经验学到新的行为,但大多数时候,它只能根据遗传的神经系统中设定好的程序,对十种左右的神经刺激作出几个简单的反应。
蚂蚁简单的行为系统自然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很有限。例如,有一种蚂蚁,当它在巢穴里嗅到蚂蚁尸体散发出的外激素时,它就会和其他蚂蚁合作把尸体运出巢穴。伟大的哈佛大学教授E.O.威尔逊(E.
O.
Wilson)做过一个非常出色的心理学实验,他将死蚂蚁分泌的外激素涂在一只活蚂蚁身上。很自然,其他蚂蚁把这只有用的活蚂蚁拖出了巢穴,尽管它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踢腿和挣扎。这就是蚂蚁的大脑。它拥有的反应程序特别简单,平时运转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蚂蚁只会生搬硬套地根据这个程序作出机械反应。
另一种蚂蚁证明,蚂蚁有限的大脑不但容易受环境欺骗,而且还会遭到其他生物的操控。这种蚂蚁的大脑里面包含了一种简单的行为程序,引导蚂蚁在爬行的时候跟着前方的蚂蚁走。如果在这种蚂蚁爬行时把它们弄成一个圆圈,它们有时候会不停地走啊走,直到死亡为止。
有一个我看来很明显的道理是:由于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人类大脑的运转必定常常出现问题,就像蚂蚁的大脑那样,尽管它试图解决的问题通常比那些无需设计飞机的蚂蚁面对的问题困难得多。
-------------------------------------------------------------------------
如果以电脑作比喻,那么蚂蚁的大脑可以看成是简陋的单片机,或者电饭煲或洗衣机之类的有一定功能组合的嵌入式设备,只能完成少数的固定功能,而人的大脑则是智能化比较高的计算机,可以自我学习,可以增删应用程序,可以重组自己的思维模式。
但不管如何,人脑还是存在限制,运转会常常出现问题,主观与客观之间常常存在偏差。
by the
way,
从访问情况可知,来访者对心理类的内容关注热情较低,或许有个人文笔拙劣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关注兴趣低。与具体投资方法、具体个股的讨论相比,大众对后者更感兴趣,尤其是直接推荐当前热门个股的文章,大众更是趋之若鹜。这就是现实,好在我对访问量并不关心。
不过,还是建议已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如有可能,将时间精力稍稍向这方面倾斜,相信会有很好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