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最伟大的企业失之交臂,难道不可以吗?

(2007-09-09 11:04:11)
标签:

证券/理财

价值

投资

但斌

分类: 投资.杂谈

-------- 以下是但斌的文章 -----------

投资最难的是什麽?                                 

 ——但斌
    投资,最难的事是什么?
    那些在市场里蹦蹦跳跳的人会说,也许是对大盘与个股高低点的预测和把握。但谁能准确地告知我们这一切?如果有这样的人,能告诉我们明天开盘后,股市一定怎么走,他不是上帝就是在冒充上帝。
    那些价值投资的信奉者也许会说,关键点在选择好的企业。但同样的好企业,今天可能估值市盈率(PE)30倍,下一个阶段可能PE估值15倍,再一个阶段PE又可能估值到50倍。你怎么能判断出PE50倍的企业就一定不能投资?如果超过50倍PE不能投资,那么早前低PE时,买入的股票是否又要卖出?如果超过50倍PE不能投资,而早期的头寸又因为“高估”不再坚持,我们如何在像沃尔玛、星巴克、微软、GOOGLE等等伟大企业身上赚取足够多的财富?价值投资是否也要进行“荡秋千式”的高市盈率抛出低市盈率买入的游戏?
  如果认同这种“荡秋千式”游戏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内心实际上是这样想的,哪怕他(她)口头上自称坚持什么,当然,这样想也没错。但如果我们真的按这种——我相信也是绝大多数人采取的游戏规则做,我们最终可能与那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企业失之交臂,骑上“黑马”容易,但走完全程就非常困难了。
    沃尔玛在1972年到2006年,三十四年的时间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343倍,从有记载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那些伟大的企业在相当长的岁月中,始终保持着高PE的特点,特别是在企业的高速成长周期的阶段,而越是好的企业经历的这个周期越长。长长的岁月当中,总要经历经济与股票市场的繁荣与萧条,但无论怎样艰难的日子,伟大企业的竞争力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刻显示出魅力,但我们有可能在开始的某个阶段,因任何一个原因,让自己身处恐惧中,早早迷失我们的洞察力与判断力。
    现实生活中,哪个国家的经济没有弱点,哪怕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也会有弱点,哪怕我们处于太平盛世中,也有太多的理由,自己吓自己,卖掉我们曾拥有的哪怕是未来岁月证明了的伟大企业的股票。
  长期投资的难点,其实是在对未来久远岁月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上。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我们或一个家族用足够长的岁月来坚持做一件正确有前途的事情,回馈是相当惊人的。
    以投资为例:博格尔发现过去100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年回报率10.4%,1000美圆,100年的投资收益=1000乘(1+0.104)的100次方=19,811,043美圆;如果是一个家族1842年开始投资,100美圆,年利率12%,今天的财富(未考虑遗产税)=100(1+0.12)的165次方=13,212,157,451美圆;如果一个英国家族在1368年开始在欧洲投资(相当于我们的明朝),10英镑,利率6%,今天的财富=10(1+0.06)的639次方=148,063,463,502,813,000英镑,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至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还没有这样的财富故事发生,以后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奇迹出现。不过这个数字游戏告诉我们,长期来看取得能超越5%的年回报率都是相当困难的。短线交易者理论上每天、每月、每年多次交易,等于放大自己的生命,但为什么精彩的生活,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的财富?
    世界100强的企业,似乎没有一个是靠投机胜出的。它们胜出的原因,是靠在一个或几个领域里持之以恒的坚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营的结果。它们并没有在经济或企业高潮的时候卖出它们的事业,然后在等经济或企业低潮再买进。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的竞争力,至于经济周期的变幻,就像正航行在海上的轮船一样,风高浪急,你也必须前行。当然,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将自己的船建造的更坚固一些,最好像挪亚方舟,但是,你一旦航行起来,你需要选择一个浩瀚的海洋作为你事业的基础,虽然不时遇到旋风和台风,但它可以给我们更广阔的市场。惊涛骇浪你也一样要坚持,而坚持本身就非常非常困难!
    投资,最难的事是什么?我的阅历告诉我——它就是在哪怕最艰难的时刻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
---------------原文结束---------------------
 
但总的文章值得令人深思和深受启发。我在这里就其中部分内容提出个人的看法:
 
沃尔玛34年的1343倍总收益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年复合增长率为 23.595% 。
 
沃尔玛,确实是有史以来多么伟大的企业,多么值得我们长期几十年地拥有。
然而问题是:
1.一个人的投资生涯中,市场能有几个沃尔玛、星巴克、微软、GOOGLE一样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企业?
2.其中你能了解和把握的并抓住的,又有几个?就是象股神巴菲特这么强的能力和经验也没有抓住4个中的任何一个啊。
3.这些伟大的企业之所以变得伟大,是10年、30年后我们才知道的,不是你在投资买入的时候认为它伟大,10年、30年后就一定真的伟大,你可以预期,但不能确定未来能成为事实。你能现在知道它30年以后一定成为伟大的企业吗?难道你能保证你现在投资的企业未来就真的是沃尔玛,而不是四川长虹?如果有这样的人,告诉我说可以确定一定是沃尔玛、星巴克、微软或GOOGLE,那么他不是上帝就是在冒充上帝。
4.如果你不是上帝,那么你能坚持30年持有的概率有多大?
5.就算你能坚持30年或更长,你会把你所有的舱位都集中在一只个股上?如果不会,难道你投资的组合里面,个个都是沃尔玛、星巴克、微软或GOOGLE一样的伟大企业?
6.如果5不成立,你又怎么能保证34年1343倍的收益率?
 
这样看起来,似乎单纯“抓住有史以来的伟大企业并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成功的概率并不怎么高。
 
投资一百年不动,那是理想而不现实的事情,况且,历史的变迁,能保证投资100年不动就一定是成功的?辉煌灿烂的古楼兰王国现在不也只剩一堆黄沙?
 
而如果我们进行“荡秋千式”的投资,抓大波段,象林园的投资方式一样,1年不亏本3年1番的目标,组合配置一下最赚钱的企业,只要3年帐算清就好,不用看到5年、10年、30年那么远,那么久远的事不确定性比较高,只做一个大概的趋势判断就好,投资关键还是要自己能把握,确定性高,这样下来年复合收益率24%应该不难,应该比单纯“抓住有史以来的伟大企业并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的确定性高得多。
 
我们投资的目标应该是追求长期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如果“荡秋千式”的投资方式符合这个投资目标,而且比“伟大的企业”的投资方式确定性更高也容易把握,如此,即使我们与最伟大的企业失之交臂,那又如何?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可以对整天短线频繁进出的投资方式嗤之以鼻,但不应认为“荡秋千式”的方式不值得或不是正确的方向。投资一定需要有“永远持有”的耐心,但现实却不一定非得真的永远持有,除非上帝告诉你你持有的企业永远在成长。
 
可以想象有这么一种情况:买入并持有一只明星股A几年,此时T1时刻市场氛围变得极其乐观和热烈,A的股价明显透支了3年或5年(估值是艺术,这里指按大多数理性投资者的平均估值标准),而其基本面没什么问题,继续保持原来的增长,T1之后的1年,市场恢复理性,PE变为T1时刻的1/3,而然后再过几个月或半年或1年,A的基本面出乎意料的开始走差,变得不值得再持有,而此时股价可能已经离T1时的高位已经相去很远了。
 
越长久的未来是越难以预料的,越不确定的,即使我们是多么的有信心!
 
我们还是把投资的目光放在我们可以把握的高确定性事情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