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其价格,操纵也会影响,但重要的与决定性的还是根本的供求关系。当更多的资金追逐一定量的商品,商品价格就会涨起来。
即使是巴菲特的超级明星股、或者金光灿灿的金子股,如果没有资金愿意追逐其价格也无法涨起来,而超级垃圾股,哪怕是废纸一张甚至废纸也不如,只要有足够的源源不断的资金追逐,却也会身价暴涨。这就是供求!
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人更愿意追求的是沉鱼落雁、燕瘦环肥般的美人,这是常理常规、是基本的人性、是一种永恒。而对于芙蓉姐姐的狂暴热爱和顶礼膜拜,以及满口春春叫个不停的玉米们的天南地北的满世界贴身追随,只是这个社会中人一时的精神缺失、温饱多年而生活无聊与个性压抑的猛烈发泄以及审美歪曲泛滥的症状表现,这些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好比一个正常人走路时不小心脚尖不太重也不太轻的踢着一块石头,突然间痛得撕心裂肺地叫喊而轻柔一下后很快恢复,也犹如男人们的高潮,猛烈迩来,一泻如注,极速消退。这是一种非常态,正如正常人不会不断的走路踢到石头,那样的人不能叫正常人,男人也不能时刻地高潮,否则很快精尽人亡。
中国以前的庄股时代,有主力的个股里一般是主力独大,不管是垃圾股还是金子股,主力随心所欲的操纵股价,亿安、银广厦可以随意化个妆就乌鹊扮凤凰,不过,乌鹊最后还是不能变凤凰,无数追逐者竟相折首,连化妆者也无法脱身!
美国走过的路是我们现在在走和未来还继续走的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和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个股里以后不再是一个机构或主力一统天下,而是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之态,机构投资者也大多相对理性。市场里机构的资金,价值投资的基金,属于相对稳定的资金,而投机的资金、游资的资金、中小散的资金则相对的不稳定,容易引起价格的波动。
林奇说,对于要投资的个股,机构投资者比例越低越好,我的解读是比例低了,表示你先机构一步进入,在未来的不断价值发现中,会陆续有机构发现并不断买入而帮你抬轿,这样个股价格更容易涨起来而且获得的空间可能更高。如果比例过高了,机构之间,谁愿意给别人抬轿?
投资大师们在价值低估或者大趋势空转多时,先行买入,同时进行宣传,对于大师们,他们的号召力极强,可以很快吸引足够多的价值投资者们也发现价值,客观上起到了给大师们抬轿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大师的名声,相反因为价值发现的正确更增大师威名,随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跟风买入,热情逐步高涨,行情也逐步变成价值投机、疯狂博傻的阶段。著名的投资大师罗杰斯,总能先人一步发现价值,90年代后期本轮商品牛市的先行进入,04年准确预测中国股市大底4-16月内出现,中国股神林园先期买入茅台招商而后06年的闪亮登场进行价值宣扬,都是如此的手法。
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价格上涨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没有资金的不断追逐,好股也不涨。
价值发现是投资大师们进行宣扬的最好理由,也是很安全很充分的理由,符合人们的常态思考,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投资者又容易操作(比短线买卖容易得多),这样最容易保住大师名声而且更容易增加威信,还得到大众的抬轿,真是名利双收。同时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实现的时段往往足够长,大师们有足够的时间不断宣扬来请君入瓮。
既然是大师介绍的好酒,何妨一试?试过之后你会说果然是好酒,对大师的敬佩之意更是有如滔滔江水,大师的这个瓮,真是入得值,入得妙,妙得呱呱叫啊!
市场上总是有很多传闻消息,其中宣传假酒劣质酒的不少,如果随便听信去买来喝了,浪费金钱和心情还没什么,喝上了毒酒才是最致命的!
而关于投资,“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直为投资者们争论不休。这里引用林奇的观点来回答,《投资的关键并非确定一个持股的合理数量,而是逐一调查研究确定每一只股票的质量》,另外你根本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出现意外的惊喜或不幸,一般地,持有几只相对地比只持有一只好。
以上皆属胡言乱语,杂谈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