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五人书展

标签:
乔雁书法包头张金富书法展 |
分类: 崔顺立说事 |
由包头广电传媒和墨香斋书画院主办的“五”文弄墨——包头青年五人书法展,2014年10月10日在包头工商联大厦书画创作中心7楼(墨香斋)隆重开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包头青年五人书法家乔雁、
孟德乡、郭华、张金富、王春和的一百多幅书法精品,令前来观看者大饱眼福。
多年来,乔雁、郭华、张金富、王春和、孟德乡等五位青年书法家潜心书法创作,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展出并获奖,是内蒙古地区卓有成绩的优秀青年书法家。2013年5月24日,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在内蒙古美术馆为他们举办颇具规模的书法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今天包头举行的“五”文弄墨——包头青年五人书法展的开幕式上,包头电视台副台长任洪、包头市文联主席白清元致辞说,此次展出的五位青年书法家100多件书法、篆刻。绘画作品,风格各异,楷、行、隶、草、篆各体兼备,充分展示了他们多年来在书法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轨迹。五位青年书法家的作品展览旨在发现、培养、扶持、推出书法人才,为青年书家提供展示才能、水平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推动、鼓励、引导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壮大包头地区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我喜欢“五”文弄墨——包头青年五人书法展,据说包头市万人写书法大型公益活动也即将举办,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我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实践把兴趣爱好变为特长,成功地走上艺术的道路,成就个人梦想。
包头青年五人书法家简介:
谈起乔雁,文化界特别是书画界的人们都知道他。他从小练习书法,十六岁在包头市师范学校读书时,其书法就在全国师范类学校小有名气。为打下扎实深厚的书法根基,他从那时起就立下大志,钟情淡泊,承载寂寞,刻苦练习书法,参加工作以后更是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笔耕不辍。乔雁不断总结自己,否定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造就出今天的一位成功的书家。乔雁书作有气势,有节奏,无不气韵贯通。读其书作如欣赏名画,总会让人百读不厌,尤其是他的行草,更是如行云流水、书写自然、跌宕起伏。
乔雁各种书法,在运笔、用墨、点画、结字、章法布局上,师古和造化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每幅书法作品都看出师古创新的功底,做到寓古寓新,见古见新。乔雁十分注重处理书法的雅和俗,在遵循书艺规律的同时,努力提高运笔结字和章法布局的水平,使其书风清逸静雅,神韵内敛,在平实中见到奇崛。
张金富,字矜夫、斋号石语斋、秦汉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在专业刊物发表,并被多家艺术馆和个人收藏。
张金富因对书法艺术的钟爱,数十年如一日研习书法、篆刻,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也因此受到广大钢城人民的关注。走进张金富的书法工作室,一股墨香会扑鼻而来;抬眼望去,书画满墙、气势恢宏、飘逸潇洒、笔走龙蛇,一笔一划都见古人书法遗韵但又见其个体特征,令人正气满盈、心旷神怡。
郭华是从1998年开始学练书法的,先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河南书协等地方学习深造,并拜国内书法大师为师,遍临锺繇、“二王”、褚遂良、颜真卿、黄庭坚、苏轼等古今名帖,同时汲取我国历代书法大家之精华,使其技法日趋成熟。郭华热衷于参加书协的活动,其作品获奖,令人觉得笔墨到位、功夫很深。
正是在2004年孟德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时,包头名人王小雷为其展览写了一段前言:艺术家其实都是一帮脑子出了问题的人——他们不用常人的逻辑思维。比如孟德乡,第一次拿着书作去我家的时候,我好像就从生存境遇考虑,给他泼过冷水。而他竟不为所动,在经济状况极为拮据的情况下,又是临池,又是创作,又是进修,多少年就这么硬是挺过来了!有这一屋子的作品为证,孟德乡不仅坚持着职业书家的理想,而且赢得了内科大相关领导、书画界同仁的认可和支持。从这个角度说,德乡又是幸运的,生活在这么一个宽松的时代。这显然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骄人成绩的外在原因。
我真切的希望,德乡把这次展览作为他事业的起点。那光辉的前景,我和朋友们都将拭目以待。”
以上这段话是王小雷在2004年孟德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时写的前言。十年后的今天,鹿城的书法爱好者又可以欣赏到德乡的书法和篆刻精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