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计较郭德纲
有些话题并不需要长篇大论,比如最近媒体炒得最热的郭德纲事件。
我觉得首先是媒体应该认真思考,我们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出发点有没有变了味儿?其次是在发现人才,宣传典型的过程中是不是做了“善意提示”的工作?(五十年代记者告诉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保持荣誉就是保持党的威信)在“三贴近”和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采编活动中能不能出以公心?
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铜臭,我们媒体也自然不能免俗,没有经济支撑哪个媒体也做不到正确引导舆论,连人民日报出版社还照样印发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呢,你让老百姓信谁呢?你见过央视批评过在本台大量投放广告的企业和产品吗?答案是:绝对没有!
美国一下子有那么多富翁把相当部分的财富拿出来回报社会,做公益事业。我们的媒体却猎奇般拿着放大镜找明星的花边新闻,拼命报道先富裕起来的人如何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看到的这些人不是豪华别墅就是高级跑车,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导向出了问题。假如我们的媒体重视这个问题,社会上以炫耀金钱、奢侈、享乐、贪婪等等风气或许就会弱化一些。
郭德纲事件过去之后,充其量让那些还羞答答地不好意思忘掉当初的明星大腕和富人们收敛一些,毕竟媒体是舆论的代表,还处于强势,尤其不能忘记萧何式的恩人们。一旦遭遇封杀,就算你有本事移民也不会很滋润的。
不要期盼有什么新闻法就会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全社会都履行职业操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大家都该有的。我们媒体人不要总是手电筒只会照别人,也确实该思索一下自己的言行。就像郭德纲吧,再有钱也别激起民愤,别和公权较劲,郭德纲夸奖徒弟是民族英雄,北京电视台也替记者说话了,估计郭德纲树立的民族英雄荣誉不会长久,快被收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