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氏儿科之脾胃调理(之二)

(2015-02-10 11:38:53)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1-b.w4004-3976916647.3.svgJfS&id=36127229501&abbucket=_AB-M73_B16&acm=03068.1003.1.148&aldid=dZNS6oRv&abtest=_AB-LR73-PV73_743&scm=1003.1.03068.ITEM_36127229501_148&pos=2

   这是一个上海网友发来在@当归网络学堂 看我讲课的视频打出来的一部分文章,详细的讲课资料请移步到他们网上看网络课程,谢谢照顾,敬请老师指点http://s8/mw690/001pUJ3jzy6PNlRV5Qz77&690

(由于个体差异,本文介绍的药物、方剂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问:现在很多家长头痛小孩不爱吃饭。

:不爱吃饭的情况也普遍。原因呢一种是零食过多,或喂食过多,下一餐就不吃。还有一种是有病的,这个要找医生看。

 

多数是喂太饱,脾胃运化不过来,我喂小孩子,他不想吃的情况下,不会追着喂。小孩子是饿不着的,饿了自然会吃。我们那里有一种观点,说小孩子是靠天养的。你看小孩子出生以后几个月长得特别快,其实他只是喝点奶水,吃的并不是特别多,为什么会长得特别快呢?我们认为是婴儿的皮肤在吸收天地之间对他有用的东西,当然这个说法没经过科学论证,是我们龙家这么认为的,大家且听听看。

 

 

问:家长喜欢给孩子喂营养品来弥补小孩长得不够高或体重不够,尤其是做了一些测试说缺锌缺铁之类的,那么倒底要不要补?

:如果是缺得厉害,脾胃功能不好,还是要补上。但正常是不需要,小孩日常吃的东西均衡的话他的营养就够了。我见过很多小孩补的,比如吃钙片,补过之后小孩变太胖,太胖注意力不集中啊之类问题就出来了,小孩是稍微瘦的一点好。

 

所以,补法可以救急,比如说缺的很厉害甚至危害生命时一定要补救它,但最终还是应该调理好脾胃让他自然去吸收。

 

 

问:小孩皮肤或哮喘类的问题也是从脾胃入手调理?

:我们家治小孩皮肤问题,就是治疗脾胃,效果特别好,我用理中汤(党参、白术、甘草)加减,加一味黄苓。

 

理中汤是张仲景调理脾胃的名方。我临床遇到小孩寻麻疹、过敏感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都喜欢先用理中汤来开路。小孩热气重时黄芩量可以稍大一点。如果小孩脾胃不好,理中汤与黄芩等量,比如理中汤用3-6克,黄苓也是3-6克。当然,这个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具体量的把握要根据个体差异是。

 

为什么给小孩加一味黄苓呢?如果是大人,就直接用理中汤就可以。因为按中医药性说黄芩是治肺热的,肺主皮毛,小孩是纯阳之体,偏热性,所以加点黄芩。这个方法对稍微有点阳虚舌白的皮肤类病况有好的疗效。

 

对平常看不出寒性太重的皮肤类病,我是用参苓白术散,加一味莱菔子,莱菔子助消化往下排,这个方子治脾胃不好引起的肺上的问题而发生的皮肤类病效果也不错,具体症状比如过敏感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咳嗽等。

 

所以说:理中汤加黄芩是针对小孩阳虚型皮肤类过敏性疾病的。参苓白术散加莱菔子是针对小孩消化功能不好引起的过敏性的疾病的用法。

 

 

问:常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小孩睡卧不宁,也是消化不好吗?

:对的,小孩睡不安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消化不好,一种是受到惊吓。

 

小孩五脏六腑尚不稳定,容易受到惊吓而不安,这时可以用点灯芯草炖点??汤,我们家有一种贴脚底的药我在微博里有提过(龙氏小儿夜啼药),就是用枳子啊一些药研末后贴脚底,一两天就可以缓解了。

 

如果是脾胃不好引起的睡不安,我们家是先刺四缝,然后肚子上用宝宝一贴灵(就是丁桂儿脐贴,主要是丁香木桂成份),这样对脾胃问题引起的睡不安的效果挺好。治疗这种睡不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龙家针对体虚感冒用的方法,上次讲过的用药煮鸡蛋后按龙家八卦推的方向来滚肚子,也是安全有效的。

 

 

问:小孩大便过干或过稀,日常如何处理?

:大便不好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热性的,一种是脾虚的(开始硬后面软)。还有一种不仅脾虚,而且脾虚还引起了肠道和肾都虚寒的,那就是全面拉稀,这种情况比较少。

 

治疗热性便秘有一种安全简单的方法:蒲公英煮水,加蜜蜂或白糖给小孩喝,具体蒲公英的用量根据个人体质高矮胖瘦等有差异,普通用10-30克即可。

 

如何分辨便秘的寒热属性呢?一是看大便成球状,二是看肛门,肛门一圈是红的,这样是热性便秘。如果大便是球状,但肛门周围是灰白色,那也不是热性而是虚症(可能是脾虚、气虚、血虚等),这种就不能用蒲公英了,而是要补虚,家用方便的方法还是上面说过的用鸡蛋煮熟去滚肚子。

 

对于虚症的便秘,医生会先要分辨再施治,临床我会用手摸摸小孩的肚子来辨症,摸到上腹部偏硬,用理中汤加半夏沙仁。摸到中间偏硬,用附子理中汤。摸到下部偏硬,用真武汤。摸到右侧偏硬,是肺,用厚朴七味汤加减。摸到左侧偏硬,用小柴胡加大黄枳实一克然后党参加重让他转起来。

 

小孩子拉肚子的情况也比较多,也是肠胃的疾病。急性的拉肚子不管冷热虚寒,用鲜马齿苋煮水加红白糖(便色偏白加红糖,便色偏深用白糖),不管痢疾还是拉肚子,用这个方法,副作用很少,鲜的马齿苋用50克左右都好用。

 

如果是脾虚腹泻,顽固性拉肚子,龙家用到的方子是:蒮香、葛根、白术、茯苓、党参、木香、甘草。最小的量用到3克,最大的量比如葛要会用到15-20克,具体用量最好还是找医生来给。

 

还有一种是寒热不均型腹泻,辨不出寒热,或者没有鲜马齿苋可用时,我们家用的方法是:大米加黄连(按21比例)炒焦研末冲服。这个治拉肚子比泻立停还快,并且药性平和不伤身体,这是龙家秘方。

 

另外还有一些病况更复杂的拉肚子,比如肾阳虚太厉害的拉肚子,我会用四逆散(附子干姜甘草)加黄连,这个方子我的记录里治愈过80多例,都是别处治不好的,这种病人通常是:体温不高,有点发烧,四肢冰凉,又拉肚子。这个方法不是医生不建议用。

 

大家日常可以用的有一种艾灸的方法:先灸腹四穴(中脘、关元、左右天枢),再灸长强。这个效果也不错,但没上面那个四逆散来得快,没那个立竿见影。

 

推荐大家日常用的还是上面讲到的食疗方:大米加黄连。因为是食疗,副作用会比较小,简单安全。《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