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渚乡间的二十四节气:惊蛰
					
											标签:
																				
                            春耕惊蛰节气休闲 | 
					分类: 环渚乡间 | 




3月6日为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天气预报说阴有雨或雨夹雪,气温2度到6度。惊蛰的愿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预报的雨或雨夹雪并没有来,早晨起来天阴沉沉的。来到太平桥南,发现西边的稻田被改造,改种树。这两年眼看着环渚乡间的稻田一块块地消失,或挖成鱼塘,或种上苗木,新的产业看来是比种田收益好啊。一大群农民手持铁耙,正在田里翻地,这还正应了惊蛰春耕的景了。联产承包后好多年没有看到那么多人在一起翻地的。让我很联想起唐韦应物最有名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这时节忙碌在地头的农民蛮多的,交界桥南勤快的农妇正在为菜地除草和浇自然肥,她自豪地说,我这是最好的菜地。立春雨水都遇到的老沈,今天又见到了,隔着鱼塘正在翻地呢,真的是勤快的很啊。
虽然春寒料峭,但毕竟是惊蛰了,路边的草都绿了,菜花零星地开着些了,杨柳树很显出了鹅黄色,春意渐浓了。突然从绿柳之后哗地飞起了一大群灰鹭,掠过柳树枝头,来来回回地翻飞着。唐贾岛也有《义雀行和朱评事》:“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惊蛰没有看到虫子,看到兴奋鸟儿也算是不错,交界桥西的新田漾还是水和野鸭的聚会之地,但变得敏感了,没等我走近漾边,扑棱棱地飞走了。兴奋地还有家鸭子,也是一个劲的地水面上拍打着翅膀,春江水暖确实是鸭先知。
那些勤快的农民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