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桥乡镇系列之九:塘甸乡(38座+5座)

标签:
文化 |
分类: 湖州古桥 |


1、大兴桥,环渚乡塘甸村丁家港自然村东南 800米处旷野中,东西向。民国九年重修

塘甸位于本市北部偏西,东连太湖乡,东南界戴山,南接环环渚,西邻白雀,北濒太湖。公社驻地下塘甸(自然镇) ,西南距湖城7 . 5公里全社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解放初,该辖区属塘甸、钱北、张维三乡。1 9 5 6年,三乡合建为塘甸乡。1 9 5 8年,塘甸、白雀、环渚三乡合并成立白雀公社。1 9 6 1年,白雀公社分为四个公社,辖区建为塘甸公社。以驻地得各。地处太湖南岸,水网平原,海拔3米左右,境内无山。河流纵横,漾荡密布。主要水道龙溪斜贯境内,经大钱口入太湖。长兜港沿西部边缘自南而北,至新港口入太湖。灌溉航运均便,土地肥沃。
位于湖州东北7 . 5 公里,下塘甸是塘甸公社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查清湖州府志》、《乌程县志» ,下塘甸本名下荡田;在清代同治年间曾写做下塘田;下塘甸一名,当俗成于近代。下荡田一名,原属圩名。在古代,"田地山荡"分成各种类别,名目繁多,以定税额。如将田分成:官田、民田、地成田、山成田、荡成田、抒田、高阜田、平坦山脚低涝田等等,又将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如"元兴邱律运材定天下田赋上田三升、中田两升半、下田回两升" (见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四第34页)。故圩名"下荡田",属于"荡成田"、"荡改田"一类,在定田赋税额时,可以对入"下等"。"下荡田"圩名的全部含义应是"下等的荡成田"。所议下塘甸(下荡田)村名,是以圩田名为村名。
塘甸是保存古桥最多的乡之一,共有38座,梁桥残件五处,估计还会遗漏小型单孔石梁桥。石桥类型多样,梁桥从单孔到五孔,几座石拱桥也各具特色。杨渎桥的高,普安桥的古,苞阳关锁桥的奇。
2、苞阳关锁桥,新桥村宣家港自然村北,东西向。清同治十年(1872)重建
3、德安桥,环渚乡塘甸村花阜自然村。
4、德兴桥,塘甸村张家坝村落北侧,高速路北60米处,东西向,清光绪十八年(1893)重建
5、登云桥,新生村冯家兜,东西向,光绪17年重建
6、凤仙桥,双丰村仁塘湾自然村
7、高凤桥,荣丰村钦家汇自然村南,金家兜教堂东北旷野中。
8、高桥,塘甸西高桥头自然村,道光26年重建
9、广福桥,金堰村西堰自然村,嘉庆年间重修。
10、浒稍桥,塘甸西南浒稍桥自然村。
11、闵家桥,新生村闵家桥自然村,嘉庆12年重建
12、平安桥,大钱村打铁兜自然村中,南北向,民国十年建
13、平安桥,万安村杨家滩自然村,光绪27年重建
14、青龙桥,新桥村徐家湾自然村东口,东西向,光绪十七年重建
15、普安桥,大钱老街南口,清嘉庆重建,有成化十年的 纪年题刻
16、太平桥,塘甸村集镇北吴家港,嘉庆年间重建
17、太平桥,大钱村石家浒自然村西口,民国十年辛酉(1921)年重建
18、太平桥,大钱村张家浒自然村中,道光4年,同治8年重建
19、太平塘桥,万安村永安郑家浒自然村,民国25年重建
20、塘邱港桥,中东村东乡港邱家兜北,嘉庆十六年重建
21、万安桥,万安村龙潭自然村南金泰公路边,南北向,嘉庆15年重建
22、万年桥,荣丰村沈家汇村南100米处小河上,南北向,民国念六年重建
23、徐家桥,荣丰村钦家汇村中,南北向
24、杨渎桥,新桥村杨渎桥村,东西向,咸丰八年重修
25、永安桥,大钱铜钱眼西侧西北角上,民国己巳年,1929年建
26、永安塘桥,大钱村北口田野中,民国20年重建
27、永安桥,万安永安自然村,清光绪三十三年重建
28、永庆桥,大钱铜钱眼西侧中段,民国己巳年,1929年建
29、永兴桥,塘甸村丁家港自然村东,南北向,嘉庆5年重建
30、油车桥,塘甸新生村,南北向。
31、毓秀桥,大兴村陆家圩自然村西头,南北向,道光26年丙午年(1846年)重建 32、中界塘桥,东西向,中东村费家兜村西中界塘桥自然村九曲河上
33、众安桥,双丰俞要里村,清光绪十七年重建
34、丰乐桥,杨渎桥村朱家港自然村中,东西向,同治十一年重建
35、太平桥,塘甸大钱村田下自然村中,光绪七年重建,金刚墙被改建
36、积善桥,杨渎桥朱家港自然村东南
100米处,咸丰七年(1857
年)
37、永安桥,朱家港自然村东南口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
38、永安桥,杨渎桥村石桥头自然村北,1920年(民国庚申年,九年)重建
善庆桥,大钱铜钱眼东侧中段,连接老街,咸丰6年重建
载界桥,杨渎桥村石桥头自然村北菜地里,道光二十年重建,只剩下一桥板了。
赵家桥,中东村田坂自然村中。
荣丰村口的桥面纵梁,上面四方平安的题刻比较别致
永兴桥桥面纵梁,塘甸大钱村泥桥港自然村中,南北向,光绪六年,已被改建,两根桥面纵梁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