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吕自歌
吕自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0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说•风和蛇/圣人的勇气/井底之蛙

(2009-06-01 16:03:33)
标签:

庄子

秋水第十七

文化

分类: 附庸风雅
风和蛇


 
夔是一种独脚兽。蚿(音xián,指马陆:节肢动物,身体圆长,由很多环节构成,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末节外,每节有脚两对,头部有短触须一对,背面有黄黑色相间的环纹。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有臭腺。昼伏夜出,吃草根或腐败的植物)是一种百足虫。
夔对蚿说:“我用一只脚走路,再方便不过了,你用那么多脚怎么个走法啊?”蚿说:“我顺着自然的安排来走路,一点也不费心呀!”蚿对蛇说:“我用好多脚走路,还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为什么呢?”蛇说:“我是顺着自然的天机来运动的,哪用得着脚呢?‘风’连个形体都没有,而可来去自如,才厉害呢!”风说:“我是走得很快,可是‘眼睛’比我更厉害呢!‘眼睛’看到哪里,就已经到哪里了!‘心’更是不得了。心想到哪里就已经到哪里了。可是我却能拔大树,倒大屋,这就是我。”
 
自然的用处,各有其妙用,而无大小之分。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夔怜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曰:“吾以一足囗(左“足”右“今”音chen3)踔而不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囗(左“鱼”右“酋”音qiu1)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圣人的勇气
 
孔子周游来到匡,匡人误以为孔子是叫做阳虎的恶人。于是就把他包围起来。孔子却说:“大家不要怕,继续听我讲道。”子路问:“老师怎么一点都不害怕呢?”孔子说:是的,仲由,我告诉你吧!在水中不怕蛟龙是渔人的勇气。在山中不怕猛虎,是猎人的勇气。在战场不怕刀剑,是烈士的勇气。知道命运有穷通,面临大难而不恐惧,这是圣人的勇气。”不久,有个领头武士进来道歉,就解围去了。
 
时运有穷,有通,穷时要以智慧观察,静以待变。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井底之蛙
 
东海的一只大甲鱼,偶然爬过一口井边。蛙见了招呼说:“稀客稀客,请进来坐。”甲鱼问它:“你在井里过得舒服吗?”蛙说:“我独霸一口井,像是一个国王一样,怎会不舒服?我一跳到井里,水就来扶着我的两腋,托着我的腮帮子。我一钻入水底,泥巴就赶快来按摩我的脚。到了晚上,我不想待在水底了,我就跳上来,卧在井边的缺口上做一些奇怪的梦。天亮了,就在井边四周散步,我每天都这样的快乐。可是我看到井里的一些小螃蟹、小蝌蚪,它们就没有我快乐了。怎么样?进去参观参观吧。”甲鱼说:“你的井太小了,我进不去。”蛙说:“这么大的井怎么会小呢?”甲鱼说:“要谈大,东海才大呢。”蛙问:“比我的井大吗?”甲鱼回答说:“东海又大又深,用一千里的长,不足以形容它的广大,用八千尺的高,不足以形容它的深。禹的时代,十年中有九年是水灾,可是海水并没有增加。汤的时代,八年中有七年是旱灾,可是海水并没有减少。这样的东海才大呢,你的井又算什么呢?”
 
井拘束了蛙,知识拘束了人。知识使你伟大,知识也使你渺小。所以要超越知识。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子独不闻夫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囗(“愁”字以“瓦”代“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囗(左“虫”右“干”音han2)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囗(左“足”右“寺”音zhi4)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095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收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