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日记49--状态

标签:
西藏生活在别处舒国治流浪集旅游 |
分类: 藏地日记 |
夏意忽抵,倦意极浓,晚十点过,床上抱着书,便沉沉睡去。
夜半里醒着,属羊,嘛事都做,还是不能辗进入前梦。继续读,舒国治的《流浪集》。
简洁的字,浅眼看世间沉浮,以过客的心。很钦佩他,甘于以过客自居,数十年。很多人流浪也便流浪了,终归是要回归的。
比如世俗,他道得破,回家,与他的感觉,便是酣畅淋漓的雀跃地心,期待回家的一种仪式,开门,如厕,大便,舒坦。
他在美国的70年代的大路上。在游荡经年里,希望寻找故乡的感觉,便在公路旁的小镇中国餐馆打工。一个月后结账继续上路。他说,“原本期盼的家乡,根本找不到。那些中国招牌,中国字样,实在只是公路移动中稍纵即逝的温暖幻觉而已”。
长时间在咖啡馆里杀时间。观咖啡客。“某男子,身着异于常客。之所以引人注意,乃他呈现一袭与周遭完全没有关系的氛围。这种人常身处异处。有时他待在本乡亦像是在他乡。
看他坐在店里的样子,人会猜想他没有家人。即使他有,他的精神不能与他们相守,他的精神,处于永远找寻的状态。而不像是常人处于固守的状态。便是这种精神状态,使他常须微笑(对着对象最好,否则他亦自顾自微笑),使他常常赞美,使他常常更换场合。于是发型谈吐跟着变了。逐而渐之,走得太远了,他离开了现实,而进入了,小说。”
这段文字,竟看得我心惊肉跳。
来藏一年了。被路人,生意人,出租车司机,偶遇者定义为不同身份的人。最多的答案是问,“你是游客吗”,或斩钉截铁地说,你肯定是来旅游的罢!
工作状态里,徜徉在毗邻布达拉宫附近的写字间里,时而身着职业装。在会议厅与人搏杀唇枪舌战。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却是让我恍惚的。更有不知身在何处之感。办公室一角的洗手间,窗外正对着布达拉宫,每次“如厕”后会站在窗头晒会儿太阳,看看布宫发呆。
最让人犯轴儿的就是琢磨自己介乎何种状态。
呀,舒国治的文字看不得。想去流浪。
怎么成,明儿个约了同事郊外骑游,而此刻睡意全无,还在这儿胡说八道!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