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漫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斜风细雪,不忍归

标签:
贵阳青岩古镇旅游 |
分类: 山山水水 |

中国西部的古镇,在游人稀疏时,漫步游走,是令人舒心惬意的;而不知何时,古镇变得千篇一律长成了一种模样一个调调;连各家小店买的民俗纪念品,都是一种风格,更甭说在四川的各色古镇,但凡跟节日假期有点关联之时,那个游人如织,各个儿的肩踵胼行,每个可歇脚的小店想吃点所谓特色小食,就得等,就得抢位,就得忍着遍地纸屑脏物。河边啊,好点的景观视角啊,大家窜堆儿地排队哄拥拍照,哪里还来的古镇的“清风雅静”?所以,曾经我很不很不很不喜欢古镇。
贵州青岩古镇,明清时出了个大状元。也曾经是边关要塞。有很多皇帝王爷的题字(也包括现今的王上--胡同学)。保留了很古的苗家小镇风范。石阶青青泛着水泽和青光,显然青岩由此得名。阶梯时上时下,随地势蜿蜒。天气微雨加雪,确实是游客稀疏。特色小吃糕粑稀饭,卤猪脚,豆腐圆子,伴上折耳根辣子蘸水,清淡味美之极。更让我觉着舒心的是这里的民风很古,绝不特意招揽生意。来者自便。当地人的缓慢生活节奏,与旅游小镇的风格悠然自得的结合而绝不张扬。所以,我很喜欢青岩。
图文说话。
古镇入口处。巍峨的碉楼加上擎天古树。开始让人心喜。
这里牌坊的石狮细看与别处的石狮略有不同。更加威武,狰狞。不似寻常的吉瑞呈祥的模样。

细辨,石阶有花纹。而且各个不同。
沿街口而上,整个古镇就这样上下蜿蜒着。
明清的风灯。和台阶处修葺的清道工。历史被后世用寻常笔调书写着。


风雅的店名,加上世俗烟火。
古镇最好吃的玫瑰糖。这几天吃了无数。满嘴是甜甜糯糯的味儿。幸福的味道。
这样的花团锦簇,在各色古镇也是寻常了。
不过是寻常百姓家里的物事。古镇里也常见着。当地人生活之必须,成为游人镜头里的一组画面。喜欢这样的洁净。

弟弟笑我这身打扮堪比秋菊,而我依然鼓足勇气穿着!我穿故我在!他不懂!
赵公祠大门的精美麒麟石雕。从来没见过这样婉约的。。。精致的。。如此栩栩如生的石刻。


枝桠间,有雀。林子里很静。


一家店。很古的,精美的屏风。
还是阶。
有个小小的,袖珍型的天主教堂。楼下便是小食店。据说云贵很多偏远地区的天主教信众很多。遥想当年的传教士,也很不易。
牌坊,石阶。当地人,和狗。
斑驳半掩的门,记录着兴衰的过往。
出了这个牌坊,便是古镇城墙之外了。
炊烟袅袅,远处有人家。

回望城墙大门,有炮。有昨年未脱落的门联。然而新的一年已来临了。一切都不着急。
这对麒麟,略称憨态,喜欢这样的造型。



从石阶高处望去,青色屋檐泛着莹莹的霜。很美。
这个店的招牌,很给力很给力!

古镇很巍峨雄浑的藏石馆。喜欢这里的屋檐,每一处都是不同的。


藏石馆的镇馆之宝,化石雕刻成的海百合。即荷花。










还是化石,背影反着光,喜欢这样的组合。
戏台。谁方唱罢谁登场?
精美却破败的门帘,地上随意堆放着。可惜呀可惜。
看,我说了吧,有胡同学的讲话。开始看见这块“匾”,不禁会心一笑。细想。这贵州人,古朴中透着股子认真劲儿,我相信这并不是拍所谓的马屁,而是他们真的相信,有了这样的“天佑”,青岩的明天回更好。
花团锦簇的小店,美着呢。
一群娃娃,堆坐窗前,笑看人来人往。不外如是。

看见这家店,我乐了。要是我开,就起个名儿,夫复何求。是呀,有茶,有酒,有小吃。还咋?

她拍她!我拍她!
晒下弟弟家的两个大宝贝儿--欢欢和妞妞。左边的欢欢是阿拉斯加犬,才4个月已经比4岁的妞妞个头高许多,显然是很讨喜的小家伙儿!
弟家的后花园。房子100多平,花园倒送了200多平!实在是让人艳羡的牙齿痒痒。有冻雪。院子里花草冻了不少。
最后出场--俺家弟和弟媳妇儿!看冻得哆嗦的小样儿!



细辨,石阶有花纹。而且各个不同。




风雅的店名,加上世俗烟火。



























古镇很巍峨雄浑的藏石馆。喜欢这里的屋檐,每一处都是不同的。













还是化石,背影反着光,喜欢这样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