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民族的符号--我们缺失了点什么么

(2007-08-18 22:03:37)
标签:

人文/历史

只是忽然想到的一点问题。
就像你在做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比如乘公共汽车。比如在书店看本新周刊。比如正在剥洋葱。忽然,一个念头就钻进脑子里,毫无预兆,甚至也没有任何逻辑。可能想到了某天的菜很难吃。。某个人的微笑,很怀念。。等等,就是这么个比喻。
 
一直很喜欢,所谓的民族的东西。异域的也好,少数民族的风情也罢,遇之欣欣然,听到应景的音乐,更是雀跃恨不得跟着舞之蹈之,当然,只是心里想想的,最多跟着旋律节奏摇头晃脑而已。至于说异域的花花绿绿的带有鲜明民族符号,色彩指标的服饰,更是不加选择地,无条件地,爱的发疯。不知道骨子里是个什么倾向在引导作怪。
 
看到电视里在放《八月照相馆》,男主角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想些事情,面带微笑。背景音乐,轻快的韩国民谣。画面很美,音乐也十分契合。让人心情舒畅的场面。记得住,这是属于韩国的民族符号。
 
在中国藏区,在其他各少数民族,在街头,总会看到,听到适合本民族的,鲜明民族特色的符号。尼泊尔,更是如此,本土的色彩充盈每个存在的空气里。无处不在。这样的民族符号极具影响力和穿透力,而且带有强烈的暗示力和影像色彩。至少对于我,至今,还喜欢,听着尼泊尔的民族音乐,跟着摇头晃脑。
 
忽然想到,我们汉人的民族符号,在哪里。
世界越来越大同,我们汉人越来越急于和这个世界融合,达到统一的世界标准。
可以在街上,听到一首歌,联想到,这是属于汉人的音乐么?当然,我指的不是茉莉花,也不是唐装(这已经太被传承的不仅仅属于汉人了),更不是用中文唱的中不中西不西的流行歌儿。
 
遥想晚唐盛世,多么盛大辉煌的时代,东西方各国无不敬仰朝圣。华服夜行,泛舟吟歌,渔火唱晚。
 
杨澜美女实在是太有才了,想到给100年后的人写封信这样的创意。可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到了百年之后,又能记得住什么呢。可以存留下发扬光大的民族符号,又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