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水品(上)

(2019-06-18 09:04:29)
标签:

转载

分类: 水文化·水科学
原文地址:水品(上)作者:柴立中

水品

[明]徐献忠 撰

 

水品序

余尝著《煮泉小品》,其取裁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每阅一过,则尘吻生津,自谓可以忘渴也。近游吴兴,会徐伯臣示《水品》,其旨契余者十有三缅视又新、永叔诸篇更入神矣。盖水之美恶,固不待易牙之口而自可辨,若必欲一一第其甲乙,则非尽聚天下之水而品之,亦不能无爽也。况斯地也茶泉双绝,且桑翁作之于前,长谷翁述之于后,岂偶然耶?携归并梓之,以完泉史。时嘉靖甲寅秋七月七日,钱唐田艺衡题。【凤麟按:此以喻政《茶书》本为底,参以《夷门广牍》《说郛续》本(无下卷)。】

 

水品目录上卷

一源

二清

三流

四甘

五寒

六品

七杂说

水品目录下卷

上池水  玉井

郦县北潭水  金陵八功德水

句曲喜客泉  王屋玉泉

泰山诸泉  华山凉水泉

终南山澄源池  京师西山玉泉

偃师甘露泉  林虑山水簾

苏门山百泉  济南诸泉

庐山康王谷水  杨子中泠水

无锡惠山泉  洪州喷雾崖瀑

万县西山泡去泉  潼川

雁荡龙鼻泉  天目山潭水

吴兴白云泉  顾渚金沙泉

碧林池  四明雪窦上岩水

天台桐柏宫水  黄岩香泉

黄岩铁筛泉  麻姑山神功泉

乐清沐箫泉  福州南台泉

桐庐严子濑  姑苏七宝泉

宜兴三洞水  华亭五色泉

金山寒穴泉

——水品目录终——

 

水品卷上

明云间徐献忠 

一源

或问山下出泉一阳在上,二阴在下阳腾云气阴注液为泉此理也。二阴本空洞处空洞出泉亦理也山中本自有水脉洞壑通贯无水脉则通气为风

山深厚者、雄【凤麟按:底本、夷门本并作“若”,据说郛续改。】大者气盛丽者必出佳泉水山虽雄大而气不清越山观不秀虽有流泉不佳也。

源泉实关气候之盈缩故其发有时而不常常而不涸者必雄长而深源之发也

泉可食者不但山观清华而草木亦秀美,仙都薄【凤麟按:说郛续作“落”。】

瀑布水虽盛至不可食,汛激撼荡水味已大变失真性矣“瀑”字从水从暴盖有深义也。予尝揽水上源流会合处出口有峻壁始垂瀑,未源只流如此者源多则流杂品可知

瀑水垂洞口者其名指其状也如康王谷水是也瀑水虽不可食流至下潭淳匿久者复与瀑【凤麟按:说郛续作“者”。】不类

深山穷谷类有蛟蛇毒沫凡流来远者须察春夏之交蛟蛇相感其精沫多流中食其清源或可尔不食更稳。

泉出沙土中者其气盛涌,或其下空洞通海脉此非佳水

山东诸泉类多出沙土中有涌激怒如趵突泉是也。趵突久食生颈瘿,其气大浊。

汝州水泉食之瘿。验其水底凝浊如胶气不清越乃至此闻兰州亦然。

济南王府【凤麟按:夷门、说郛续作“池”。今德王府有池,与珍珠泉不同。】珍珠泉者不待拊掌振足自浮。然气太盛恐亦不可食

山东诸泉海气太盛,漕河之利取给于此然可食,故有闻名甘露、淘茶泉者指其可食也若洗钵不过贱用尔其臭泉皂泥泉浊河等泉太甚【凤麟按:此句说郛续作“其皂泥、浊河等泉太甚”。】不可食矣

传记论泉源有杞菊,能寿人。今山中松苓、云母流脂伏液舆流泉同宫岂下杞菊浮世以厚味夺真气【凤麟按:说郛续作“出”,非。】用之不自觉尔昔之饮水而寿,蜀道渐通,外取盐食之其寿渐减,此可证。

水泉初发处甚澹山之外麓者以渐而甘流至海则自甘而作咸矣故汲者持久水味亦变。

闽广有热毒,多于花草水石之间,水坑多断肠草落英在溪十里内鱼虾之类。黄岩人顾主薄立石水次勿饮。闽中如此类非一。【凤麟按:此句说郛续独有,似蛇足。】天台蔡霞山为省参有语云大雨勿饮溪,道傍休此皆仁人用心也

水以乳液为上。乳液必甘称之独重他水凡称之重厚者必乳泉也丙穴鱼以食乳液特佳。煮茶稍久上生衣而酿酒大益。水流千里者,其性亦重其能云母为膏,灵长下注之

水源有龙处水中时有赤脉,盖其不可犯晋温燃犀照水,为神所怒证。

二清

有滞流积垢或雾翳云有不见底者大恶谷澄华,性气清内光澄物影斯上品尔

山气幽寂人村落泉源必清润可食

骨石巉嶻观青葱,此泉之【凤麟按:愿误“上”,夷门同,据说郛改。】母也【凤麟按:愿误“上”,夷门同,据说郛改。】而石者无泉或有而不清无不然者

春夏之交盛至不但蛟蛇毒可虑山墟积腐经冬【凤麟按:夷门为墨钉,说郛作“积”。】者多流出其间不能无毒,雨后澄寂久可言水也

上不宜有木,吐叶落英腐积下产滚虫,【凤麟按:此句原误“其幻为滚水虫”,夷门作“其幼为滚水虫”,据说郛改。】旋转吐纳亦能败泉

泉有滓浊须涤去之覆屋作人巧者壑本意

湘中记》曰: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朝霞【凤麟按:见《艺文类聚》卷八。】此异境又别有说。

三流

虽清映【凤麟按:校本作“绀”。】寒可爱不出流者非源泉也雨泽渗积,久而澄寂尔

《易》谓山泽通气山之气待泽而通泽之气待流而通【凤麟按:原阙,据说郛补。】

《老子》谷神不”,殊有深义发处亦有谷神而混混不舍所谓不死者也

气盛大则注液不穷陆处士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谓中理然井水渟泓,地中阴脉,非若山天然出也服之中聚易满;煮药物不能发散流通忌之可也。《异苑载句容县季庙前井常沸涌。此当是泉源止深为井尔

水记虎丘石水居三。石水虽泓渟,皆雨泽之积,渗窦之虎丘为阖闾墓隧,当时石工多閟死。山僧家常不能无秽浊虽名陆羽泉,与此【凤麟按:原误“粉”,夷门同,据说郛改。】天然道家服食,忌与尸气近若暑月凭临其上解涤烦襟,可也

四甘

品以甘为上幽谷寒清越者类出甘泉又必林深厚盛丽外流虽近而内源远者。

甘者试称之必重厚其所由来者远大使然【凤麟按:盖含矿物质多,故密度大而重也。】江中南零水,自岷江发流,数千里始澄于两石间,其性亦重厚故甘也【凤麟按:扬子江南零水,刘伯刍品为第一,陆羽品为第七。见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古称醴泉非常出者,一时和气所发与甘露、芝草同瑞应。《礼纬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王子德上薄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光武元元年醴泉出京文皇贞观初西城之阴醴泉食之,令寿考。畅达宜有所然

上不宜有恶木,木受雨露传气下注,善变泉况根株近泉传气尤速虽有甘泉不能自美,犹童蒙之性系于所习养也【凤麟按: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五寒

水不,俱下品。《易》”,可见井泉以寒为上金山在华亭海上有寒穴其胜者见郡志。【凤麟按:宋吴聿《观林诗话》:华亭并海有金山,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寒穴泉,甘冽与惠山相埒。”】广中新城【凤麟按:夷门作“成”。】县冷泉如冰此皆其尤然凡称泉者,未有舍寒而著者

温汤在处有之。《博物志》:水源有石硫黄,其泉温可疗疮痍。此非食品也。《黄庭内景》:汤谷神王乃内景自然之与地道温汤相耀列尔

雨尝有水颂云景丹之浩露眷幽谷【凤麟按:说郛误“介”。】之浮华琼醴庶以消忧玄津抱而盖指甘寒也

泉水甘寒者多香其气类相从尔凡草木败泉味者不可求其香也

六品

陆处士品水据其所尝试十水尔非谓下佳泉水尽于此也然其论故有失得所至者如虎丘石水及瀑水皆非至品【凤麟按:陆羽谓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而庐山康王谷水帘水亦瀑布之类,乃品为第一,故不惬人意。】其论雪水亦自至地者不知长桑君上池品故在凡水上【凤麟按:陆羽谓雪水第二十,用雪水不可太冷。】其取吴松江水惘惘非可信【凤麟按:陆羽列在第十六。】吴松潮汛上下无潴泓,若南【凤麟按:原误“冷”,据说郛改。南泠即扬子江南零水,今称中泠泉,刘伯刍品为天下第一。】潮海性岂待试哉或谓是吴江第四桥水兹又震泽非吴松江水也予尝就长桥试之虽清激处亦梗作土气全不入品皆过

又新记淮水亦在品列【凤麟按:刘伯刍品为第七。陆羽、刘伯刍品水,皆出张又新《煎茶水记》,张并无自己主张。】淮故通海气自昔不可食河合派,又水之大幻也李记以唐州岩县淮水源庶矣【凤麟按:陆羽谓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此记在李季卿名下,原文是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是陆处士的见解而非李书记的主义。】

陆处士能水非南零非无旨也【凤麟按:《煎茶水记》: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南零回洑渟,清激重厚临岸故常流水尔且混浊尝以之自见昔人且能建业城下水况零岸故清浊易辨,此非诞也欧阳修《大明水记直病之不甚详悟尔

处士云山水江水井水其山水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端漱勿食之食令人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其间饮者可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酌之【凤麟按: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此论至确水不但颈疾故多毒沫可虑。其云澄寂不泄,是龙潭水此虽出其恶亦不可食

论江水取去人远者亦确井取汲止自乏泉处可尔井故非品

处士所品可据及不能尽试者并列:蕲州兰溪石下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三。】扇子山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四。】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六。】洪州西山东瀑布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八。】庐州龙池山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十。】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十三,水苦。】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十五,未尝泥。】郴州圆泉水。【凤麟按:陆羽品为第十八。】

七杂说

移泉水远去信宿之后便非佳液取泉中子石养之味可无变。

移泉须用常汲旧器,无火气变味者,更须有容量,外气不干。

东坡洗水法,直戏论尔,岂有汲泉持久、可以子石淋数过还味者?【凤麟按:苏轼《思无邪斋铭》:如以水洗水,二水同一净。”】

暑中取净子石垒盆盂以清泉养之此斋阁中天然妙相也能清暑长目力。东坡有怪石供此殆泉石供也【凤麟按:苏轼《怪石供》: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等,而况此石;虽然,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处士茶经》,不但择水其火用炭或劲薪其炭经燔,为腥气所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劳薪之味殆有旨也【凤麟按:陆羽《茶经》: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晋书》卷三九《荀勖传》:“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处士论煮茶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是又厄水也【凤麟按:陆羽《茶经》: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馀。(原注:啜,尝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