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宝宝的不友好行为
上周六的下午,盈爸接到了盈妈的电话,说盈盈在爱琪国际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为了玩具推搡起来,把小朋友推倒了,急得盈爸应酬完了后立马坐上夜班依维柯赶上了昆明。随后的几天里,盈盈不但被老师们称作了“小闹包”,有一天还因为在吃饭时老去掐旁边的小朋友而被老师安排单独坐一张桌子吃饭。
其实在之前盈爸已经多次听到“过来人”们说,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打架之类的不友好现象是时有发生的,早早就有了盈盈被人碰、或者盈盈碰别的小朋友的思想准备。盈盈入园一个多月的经历更让盈爸感觉到盈盈进入幼儿园,也就意味着逐步告别之前整天黏在家里独自和家人度过的岁月,开始独立进入了社会群体。盈盈身处幼儿园这个小朋友林立的群体中,在集体学习和玩乐的过程和环境里,难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友好行为。
作为一名家长,怎样正确处理宝宝的不友好行为呢?
在和身边的同事交流类似的问题时,应把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建议,也就是相对极端的处理方法,比如:告诉你们家盈盈,“小朋友打她,就叫她去打小朋友”,鼓励宝宝以暴制暴,和别人打。还美其名曰培养宝宝的竞争意识;也有“过来人”们建议盈爸,要是觉得那个小朋友和盈盈处不来,就稍微限制盈盈与其来往。但盈爸自己觉得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前一种建议很容易使宝宝慢慢滋生不良行为,后一种建议则会让宝宝自我封闭,丧失掉与小朋友相处时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细细思量,盈爸觉得处理宝宝的不友好行为时,首先要意识到三岁左右的宝宝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与幼儿园年龄相当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和游戏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大可不必把这样的问题看得太严重,更不能把宝宝间的正常冲突等同于大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次,当宝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不友好的行为时,身为家长的成人应该冷静理智地进行处理,可以从培养宝宝良好人格的角度出发,对宝宝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特别是自己的宝宝行为不对时决不偏心袒护,也不简单粗暴地打骂。可以耐心细致地批评教育宝宝,让宝宝认识到自己不友好的行为是错误的,在宝宝接受的前提下,也可以尝试让她向小朋友道歉,以此教育宝宝做一个有礼貌、讲友谊、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好宝宝;如果是自己的宝宝受到了伤害或者委屈,也要和老师好好交流,弄清事情的原委,然后再与宝宝交流,了解宝宝对冲突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度给与宝宝一些鼓励,对宝宝的行为给予一定得肯定,可以对宝宝说:“你做的是对的,你讲文明,比对你不友好的小朋友做得好,老师已经批评他了,我们原谅他好不好。”类似的肯定,可以让宝宝丢掉委屈情绪,这对性格内向及相对懦弱的宝宝而言是很有帮助的。此外,盈爸认为可以在平时教给宝宝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要告诉宝宝,和小朋友有冲突时只会哭是不行的,别的小朋友做出不友好的行为时,可以尽快回避开,不要傻傻的呆着让别的小朋友伤害到,还要尽快跑到老师身边,把情况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关心和保护。
在处理盈盈最近几天出现的不友好行为时,盈爸盈妈用的都是上面的方法,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盈盈也有了一些变化和进步,但来日方长,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