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标签:
身边的奥运畅游过桥米线发源地育儿 |
分类: 成长点滴 |
周日的下午,迎着暖暖的秋风,盈盈在爸爸妈妈和二伯一家的带领下,来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县,快快乐乐畅游了滇南旅游胜地——南湖。团团圆圆的一家人,美不胜收的好风景,碧水荡舟的妙感觉,哎呀呀,那个美啊,说不尽,道不完。闲话少说,看看盈盈给您介绍的南湖和过桥米线典故后,再看看一张张漂亮的PP……
南湖,位于蒙自县城南,总面积41万平方米。最初这里是雨水汇合成的小泽,又名草湖。明代将其开掘成湖,在湖中堆积成三座土山,以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命名。公署内竹秀林幽,鸟语花香,一个个精巧雅致 的亭台楼阁隐于翠绿丛中。公园内终年杨柳依依,四季碧波粼粼,景色犹如仙境。从前,当地的文人学士喜欢到这里吟诗作赋,发奋苦读,故又称 “学海”。
南湖,流传着关于云南著名风味小吃“过桥米线”的动人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勤奋的秀才租借瀛洲亭内一间小屋苦读诗书,准备科考应试。秀才的娘子心疼丈夫,干方百计做出各种可口饭菜按时送给丈夫。可是从家到南湖路途较远,每次菜饭送到时都已经冷掉了,秀才的娘子十分苦恼。一天,她特意熬了一碗浓浓的鸡汤,厚厚的鸡油浮在汤面上,象加了一个盖子一样。秀才的娘子带着鸡汤和一碗又白、又细、又滑的米线,提着提篮走出了家门。走了好长时间她才来到每天必经的湖堤石桥上,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桥栏上休息,理理鬓角的头发,远远望着雄伟的瀛洲亭,想着丈夫日夜苦读的神情,脸上漾起了欣慰的笑容。由于担心秀才不能按时吃上饭,她忍住腿脚酸痛,挎上提篮,跨过石桥,踏上长长的湖堤,终于来到了瀛洲亭。看到爱妻风尘仆仆赶来,秀才高兴地迎上去,接过妻子手中的提篮,揭开盖子一看,一碗油汪汪、黄澄澄的鸡汤似乎冷冰冰地放在篮子里。但秀才略显失望地他伸手端碗时,热得烫手的碗把他吓得缩回了手。秀才的娘子端出了碗,晃开汤面上的鸡油,一碗热气腾腾、浓香扑鼻的鸡汤刹那间出现在夫妻二人面前。秀才高兴得跳了起来,娘子连忙把米线和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小菜放到汤里,热气腾腾的汤、鲜绿的小菜、嫩滑的鸡肉让秀才食欲大开。秀才一边兴高采烈地吃着,一边汗流满面连声夸奖味道鲜美,“过桥米线”不经意间被创造了出来(盈盈点评:好在那时没有微波炉,否则世间就少了“过桥米线”这道经典的小吃了!!!)。
南湖美景
碧波荡漾
开心哥哥(有露点呢)
网住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