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盈盈和蚕宝宝的故事

(2008-05-24 04:24:30)
标签:

盈盈

蚕宝宝

故事

育儿

分类: 成长点滴

                 盈盈和蚕宝宝的故事

 

 爸爸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奶奶的带领下饲养着春蚕,用蚕丝制成丝棉被,用蚕蛹烹制为菜肴,改善当时爸爸们生活条件不好的状况,3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盈盈和蚕宝宝的故事

   奶奶的这个习惯,让盈盈的生活陡然增加了很多很多乐趣。

盈盈看到奶奶养的蚕宝宝时,它们已经长到了火柴棍大小了。奶奶带着我为蚕宝宝换桑叶的时候,总会絮絮叨叨地告诉我:“宝宝,现在奶奶养蚕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是为了让你多一点点对小动物的认识。你爸爸小时候养蚕才叫辛苦呢!那时家里的蚕多得数不清,每天光是给蚕宝宝弄桑叶就得让你爸爸和三伯在放学后花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到了蚕宝宝吐丝前进食的高峰区,家里种的桑叶根本不够吃,爸爸们还得跑到几里外的地方去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三伯负责爬到高高的树上把桑叶摘了以后扔下来,你爸爸负责在地上一点一点捡起来放到编织袋里。有的时候桑叶很少,放学后一直要弄到天黑才能摘够第二天需要的数量,把爸爸和三伯都累哭了呢。”

不过在我看来,奶奶现在养的蚕宝宝可有趣了。爸爸每隔一天会请单位上的同事从郊区摘上一塑料袋的桑叶来,奶奶把它们包起来以后放到冰箱里,保证了桑叶始终新鲜,蚕宝宝们第二天吃起来也就和刚摘下来的桑叶没什么区别了。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奶奶都会带着我坐在阳台上,在徐徐升起的朝阳照耀下,把桑叶一片一片铺满一个纸盒,再把另外一个盒子里已经吃完了桑叶,懒懒地爬着休息的蚕宝宝一条一条捡到刚刚铺好的桑叶上。白白肉肉的蚕宝宝们吃起桑叶来可是一点也不客气,奶奶才把它们放下去,它们立马就张开嘴嘴“沙沙沙”埋头苦干起来。每每这个时候,好动的盈盈都不会闲着,要不就是从塑料袋里抓起桑叶往盒子里乱撒,再就是会大大咧咧把手放到盒子里,抓住一把蚕宝宝就拿出来,一些懦弱的蚕宝宝常常会不幸在我的手中说“再见”,把奶奶和小咪喳姐姐搞得慌脚乱手的。这个时候,我会特别顽皮,一边“格机格机(我的鞋子是会发声的)乱跑,一边“哈哈哈”开心地笑,常常把奶奶和姐姐逗得捧腹大笑。特别是奶奶,笑到开心处时,脑门上的皱纹全部堆到了一起,不得不用手捂着嘴巴呢继续笑呢!

       盈盈和蚕宝宝的故事

奶奶养的蚕宝宝到吐丝的时候从来不让它们作茧,而是让他们在竹篓里先吐一些,顺便把肚子里遗留的便便全部排泄干净,然后把它们放到一块木板上尽情挥洒那一根根细细柔柔的蚕丝。奶奶专有的“钱氏制丝法”,既免去了作茧煮茧抽丝的麻烦,又防止了蚕宝宝在木板上吐丝时便便污染蚕丝,唯一不足的就是产丝量太少。这不,养了老半天,今年的丝还不够为我做一件小丝绵衣呢……

爸爸告诉我,蚕宝宝吃的是绿色的桑叶,而桑叶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水等成分,蚕宝宝吃过以后,经过消化分解,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糖类就变成了白白的蚕丝。蚕丝是中国人的骄傲,至少在三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饲养蚕了,汉代时的养蚕、丝织技术盛极一时,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织品传到了罗马、传到了世界各地。

爸爸还告诉我,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咏了一种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精神。现在,人们也常以春蚕来比喻为理想、为事业奋斗终身、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高尚人格和情操,盈盈长大以后一定会体会到的。

今年的蚕宝宝已经化蛹变娥了,明年盈盈我还要和奶奶一起继续饲养和观察哦……

             盈盈和蚕宝宝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