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 兰 木 屐 的 启 示

(2007-07-25 22:11:58)
标签:

欧洲印象

(荷兰)

考察随笔

分类: 二、欧洲印象篇
    此文于2005年11月4日发表在《中国旅游报》"出游博览"版上
 

                    木 屐的春 天

 

                 作者 郑家荣

  对荷兰木屐的认识,此前我是一片空白,这次欧洲考察在童堤镇参观了木屐专卖店后才有了深刻印象。

  木屐专卖店坐落在鹿特丹市童堤镇郊外的风车景区(当然其它地方商店也卖木屐),它是一栋由木板建造的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木屐,还是木屐,有区别的只是木屐尺寸的大小,花色的差异,参观或购买木屐者肤色、语言的差异。

  此店木屐大的像我家乡的放鸭小舟(亦称鸭划子),放在专卖店门外,里面可坐上两三个人,专供游客照相留影。木屐小的只有大拇指大,做得很精致,看来已无实用价值,聪明的荷兰人已将它作为一种旅游艺术品向游客推荐,你掏腰包买它只是为了收藏或赠送。荷兰每年销售木屐300多万双,大多数都是类似我们这些好奇的游客购买。

  我仔细欣赏过荷兰木屐,它造型别致,做工精细、考究,每只木屐都是一整块木头挖凿而成。高翘的鞋尖,宽厚的底板,镂空木头留下边帮,再配上风格各异的图案和明快华丽的颜色,看上去既典雅秀美,又结实耐用。荷兰的木屐从形状上看很像我国古时宫廷帝王穿的“朝靴”。

   不管精明的荷兰人现在怎么装饰木屐,但最初的用途与我儿时在乡下用过的木屐功能是一样的,即防水、防滑,当胶鞋用。不过我儿时在乡下穿的木屐制作工艺与此完全不同。我们的木屐大多是一块木底板,底板上安装前齿2颗,后齿2颗,上面钉上一块牛皮或帆布,再抹上桐油,让它晾干后才算完成制作。

  荷兰盛产木屐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的。荷兰雨水多,地势低洼,土地潮湿,在胶鞋没发明前,人们发明了用木屐对付这自然环境的办法。由于木屐底厚、不透水、不怕潮,加之耐用,因此深受荷兰人民欢迎。在科技和生产力高达发达,胶鞋相对便宜的今天,荷兰乡村很多人还习惯穿木屐,这既是荷兰人“喜新不厌旧”表现,也是木屐坚实耐用的特性突现。

  在木屐专卖店,营销员堆满笑容的热情招唤客人,导游的循循善诱,加之完全艺术化木屐的诱惑,身临其境不卖上一双两双倒还觉得难为情。荷兰人现在不是在简单生产经营木屐,而是将木屐文化传承深化,让其深深扎根在湿润的土壤中。

   据说,在二十世纪前,一双精美的木屐在荷兰可以换回一位漂亮的妻子,这说明木屐是财富的象征。现在荷兰人将木屐文化发扬光大致极,制作成造型别致精美的旅游产品,换回的是大量的外汇,是世界游客的好奇心。

  我国的木屐没有了,木碗没有了,风车没有了,水车没有了,……很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没有了。

  荷兰的木屐文化的传承,对我们的旅游产品开发是有深远的启示作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