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 斯 图 加 特 市 农 舍 晚 宴

(2007-07-10 21:14:30)
标签:

欧洲印象

旅行随笔

分类: 二、欧洲印象篇
此文于2005年10月14日发表在《中国旅游报》“出游博览”版上
 

              在 斯 图 加 特 市农舍晚 宴

 

                            作者 郑家荣

 

   热情的德国朋友为了让我们感受一下德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4月6日特地请我们到斯图加特市市郊的农舍晚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农家饭。

   斯图加特市是德国巴登符腾堡洲首府所在地,它位于德国西南部,被林地和果园环绕,它是欧洲第二大河流多瑙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奔驰汽车出生地。这里美丽的山川河谷,丰富的历史名胜,秀雅古朴的广场宫殿,尽显悠然宜人的欧洲风光。

   乘车沿弯曲的柏油路行了约30分钟,到了一座小山村。由于山村的道路、农舍、别墅大都相似,因此宴请主人海登海姆市文化局的哥尔贝特女士和南德意志污水处理公司副总裁巴克先生也弄不准具体位置了;加之路窄,如走错了路中巴车不好调头,大家只得下车步行。这样也好,让我们这些“外国佬”真实地感受一下德国的乡村风光。

   四月初的德国南部,已是春暖花开,万木争春的季节。沿着铺着碎石的村庄道路,我们看到满山紫褐色的葡萄藤懒懒地缠绕在葡萄架上,吐出嫩绿的新芽,显露出无限的生机;路边一簇簇、一丛丛的棣棠,盛开着黄灿灿的花瓣在晚霞的照映下更加耀眼夺目;路旁的几幢农舍屋顶上冒出了袅袅炊烟,带给我们无限遐想;整齐的木栅栏围成的院落内桃红菜绿,生机盎然。这一切俨然是一幅优雅的中国写意山水画。

   这个我至今都叫不出名字的农舍,坐落在斯图加特市北面平缓的山坡上。驻足向南眺望,流经市区的内卡河,尤如画家轻轻划上的一条优美流畅的蓝色线蜿蜓向前伸展;市区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鳞次栉比的楼房尽收眼底。农舍外观是一座呈“7”字形摆布的砖木结构古朴的房子,房后是我们入村的碎石小道,房前坡地上是精心修整的小花园。在房子山墙边的栅栏上我们看到了德国朋友介绍过的斜伸出来的竹扫把,它告之你这里有酒喝或者说是酒店。竹扫把就像我国古代酒家门前晃悠的酒幌子。

   我们踏入嵌着木地板的农舍,室内摆着三张长条形的餐桌,其中两张桌已坐满了客人,剩下靠窗边的这张桌子是巴克先生预约后特地给我们留下的。长条状桌子、凳子都是木头制作,看上去像中世纪木匠的手工制品,十分粗糙,旁边两张圆桌凳子也都如此。并不宽敞的店内,用原木、茅草搭起了一座茅草房,茅草屋里陈列着当地古时的灶台、农具、刀矛等装饰物,由此使这座农舍显得更加古朴、别致、优雅,更显岁月的厚重。

   农舍的晚宴,从菜的品种和口味我们都没感觉到与普通西餐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份只有上十个品种的菜单,由翻译匡女士和严先生指导我们自选。他们用汉语加手示对各品种比划了半天,我们8人大多数点的也只是葱煎小黄牛排、蛋皮饺子、面包,另加一小碟酸菜。这些既是下酒的菜,又是主食,价格相对便宜,牛排8.2欧元一份,饺子每盘7.6欧元。小黄牛排的确鲜嫩味美,但清淡口味我们并不喜欢;蛋皮饺子,两个一盘,全是猪肉馅,清蒸味道更难适应。由于中西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差异,丰盛农舍宴大家既没吃饱,更没吃好,但主人的热情,加之品种繁多的葡萄酒和乐融融的谈笑,使农舍宴充满难忘的情趣。

   德国的啤酒世界闻名,葡萄酒也不逊色。我们从店家推荐的四、五种葡萄酒中选了红、白两种。葡萄酒他们是大匝大匝的上,虽然略带酸涩味的葡萄酒我们并不适应,主人也不勉强你一次喝下去多少,但如此盛情,不多喝一点也感觉不好意思,因此在愉快的谈笑中我们也都大杯大杯地喝。我们有的同志几则略带“荤味”的中国笑话,使平常沉默寡言的德国朋友也捧腹开怀大笑。

   德国人丰富的早餐,简单的午餐我都领略过,今天这顿愉快的晚宴,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德国晚餐的漫长。客人一入座,店家便送上几块面包,加上几杯葡萄酒和苏打水,让你慢慢地等着上菜,这个过程可消磨你一个多小时。服务员是一位略显富态挺胸跷臀典型的德国中年女士,虽然她还是较敏捷地为大家送菜、递酒,但毕竟跑堂服务员只有她一个人,看她累得面带红色,额头渗汗,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多催促。平常不苟言笑的德国人,参加这种不受拘束的晚宴,显得十分健谈,他们天南海北无所不讲。据说这类晚宴是德国人自我放松的最好方式。

   我们这顿简单轻松愉快而又温馨的农舍晚宴,从不到6点开始在谈笑中,不知不觉中到了晚8点30分。而我们进来时已入座饮酒的另外两桌,直到我们告辞时,仍在谈笑风生,大有欲喝通宵的架式。我观察紧临我们的一桌,喝着喝着还换了四五个人。临别时,他们还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并询问“你们是日本人吗?”我们说“NO””“中国人”,他们有人操着蹩脚的中国话说“您好、您好”。

   远离喧嚣都市的农舍晚宴在极其愉快中结束。走出农舍,夜幕低垂,山村沉浸在古朴恬静之中。几声犬吠,几点灯火与远处斯图加特市的远远近近,流光溢彩,胜过繁星的灯景构成了一幅如梦醉人瑰丽的夜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