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乞丐、醉汉与艺术家
作者 郑家荣

欧洲进入欧元时代,是进一步走向统一、富强的时代;欧洲在很多人眼里是富裕的象征、梦想的天堂。富裕文明的欧洲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创造了灿烂文明,但也有许多摸不掉、挥不去的阴影,如随处可见的乞丐、醉汉与不可思议的行为艺术家可见一斑。
无论你到如梦如幻的法国巴黎,还是到欧洲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罗马;无论你是到称之为“欧洲的首都”布鲁塞尔,还是在天主教圣城梵蒂冈大广场,随处可见到乞丐。有的乞丐衣冠楚楚直接伸手向路人乞讨;有的靠墙根席地而坐,面前放一收钱的钵或碗,坐等自愿恩赐者;也有像我们国内常见的盲人等残疾人,弹着吉它、电子琴等靠卖艺乞讨。
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现代人给了他们一个高雅称号的“行为艺术家”不可思议的“艺术行乞”。3月26日在罗马城西班牙广场前,一位侏儒身材的人,穿着仿圆形垃圾桶的连体服装,通体涂上灰色颜料,站在人行道垃圾桶旁,在我们行至身旁,他手机械性的挥动,把我们吓了一大跳。转头一看,街对面一位装扮成袋鼠的“行为艺术家”正招引游客与其照相合影,当然这种“献艺”是要收费的。导游告知,这些所谓“行为艺术家”实际就是乞丐,你给他一欧元、两欧元都行。
4月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马路停车场,我们的车停好后,由于没有人收费看管车正发愁,极富经验的司机看到不远处路旁坐着有一乞丐,上前与他比划着交流了几句,并给了他4欧元硬币,即带我们参观景点。我们用怀疑的口气问道:这种人可信吗?他说:凭其经验绝对没问题。两个多小时后当我们返回时,乞丐像位忠诚的守护神端坐在车旁。司机还告知我,去年在荷兰他付了10欧元,一个乞丐在寒冷的冬季在他车下睡着守护了一夜。一想也有道理,反正是无家可归流乞横卧街头,看车可遮风避雨,还可得到钱,何乐而不为。
4月4日,在德国海登海姆市,上午9点多钟,市文化局长、规划局长带我们参观市容市貌,当走到市文化中心时,一位年龄40岁左右的德国男子,穿着得体的牛仔服,喋喋不休地指手划脚向我们靠拢,我以为遇到了欧洲国家常见的抗议者。翻译匡女士告知我们:这是一位醉汉。我问匡女士他唠唠叨叨说些什么?匡女士说:他说他是德国最棒、最优秀的男子汉,混蛋老板辞退了他。当我们在市区考察了一个多小时,参观BA学院时,他又摇摇晃晃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酒疯子,不理他。
上午9点一个大男人醉的如此疯癫,中午、下午饮酒后还不知何态。难怪有欧洲媒体经常报到:流落街头的醉鬼是欧洲社会的普遍现象;某地啤酒节,很多人醉卧街头,丑态百出;某地冬季又有多少醉汉冻死街头;某地又出现酗酒滋事事件等。
在欧洲国家,你不能简单认为街头卖艺的艺术家、画家、音乐家都是乞丐,或者说是低劣的艺术表演,或者说是无能之辈。事实上很多街头艺术家其造诣很深的。有的是不得志卖艺为生,有的是在街头磨厉自我、表现自我。如在科隆大教堂广场上,我就目睹了两人一组的两组画家,他们在广场上用彩色颜料,分别在约2×3米的大理石地板框架内仿中世纪名家的风格在作画。看着他们手中临摹底稿,比照地面作品,我感觉微妙微俏一丝不差。在水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你会看到画架前物我两忘的画家在作笔;还有酒吧门前的三五成群的音乐演奏家用他们手中大提琴、小提琴、黑管、萨克斯在认真演奏着世界名曲。这些给游客带来的都是艺术享受。
欧洲的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欧洲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欧洲的艺术家也多如繁星。就我所知,仅德国科隆这个10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正式注册的自由艺术家两千多人,没注册的还要超过此数。在欧洲艺术家要成名、要出名是很难的。由此,就有了不少自由艺术家为生存而流落街头卖艺,或表现自我的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