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流浪
(2023-05-11 16:02:39)我想去流浪
29岁的李树不想工作,也不想租房,在出租屋里躺了四年,耗尽所有积蓄之后,他搬了出来,以一顶橙色帐篷为家,住在一个废弃停车场里。
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
这堆东西其实很少,400块的二手帐篷算是最值钱的资产了,还有两身已经穿到褪色的衣服,一个做饭的小炉子,是他用坏掉的电热水壶改造的,一个小铝锅,一堆从各处淘来的便宜食物。除了一只流浪的白猫偷过一块猪肉,连小偷也不曾惦记过他。
看完报道我不知道想说啥了,也想拿个帐篷带个锅碗瓢盆的出去流浪。一天无所事事,啥也不干,就是躺在自己营造的空间里,看看手机新闻,苟且偷生地活着。
没有伤害谁,没有妨碍谁,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就像一颗小草,默默的生长在莫个角落,也许曾被踩过,被石头遮挡了阳光,也许得到的雨露也少,但是不阻挡他存在于这个世界!
这货不工作,也不捡拾破烂,更不接受恩施,一种躺平的模式,每天生活费十元,放弃了责任和义务,仅仅是活着。
确实,如果人生已经到了低得不能再低的谷底,却也不觉得痛苦,反而精神上就少了很多压力。痛苦和焦虑来自求而不得、害怕失去,亦或期望过高。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但如果都可以平静接受当下,或许我们都会幸福一些。
不谈什么民族大义,道德伦常,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活下去的方式,独善其身不比兼济天下轻松。
有一种感觉在贫困时是极大的安慰,我相信每个生活拮据过的人都体验过。知道自己终于真正到了贫困潦倒的地步,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几乎感到愉快,你动不动就说什么沦入底层——好了,这就是底层,你到了这里,你受得了,很多焦虑因此而消除。
害怕陷入那种急躁的、充满压力的状态中,但每次想到死亡,他还是会感到心悸,会有无法呼吸的感觉。一切都烟消云散,归于虚无,别人追求过,总会留下些什么,而自己能留下什么呢?
事实是: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将平庸的度过一生,这是无法改变的。这个世界进入了一种叫奋斗的病态,忽略了人来世界的真正意义,不是努力要金钱和权利,而是每个人要依靠造物主活出自己自由美好的人生,不管怎样在这个病态的世界里人的心都偏离自己最初的状态活成了不知道是谁的人生。
哎,我有帐篷,还有睡袋,外加还有一定的保障(退休金我一天可以花11元呢),不知道能不能活成我想要的样子?最关键一句,有没有想一起流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