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学校队伍建设的做法

(2012-01-09 09:26:44)
标签:

杂谈

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几年的工作中,我着力打造一支好的队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行政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从思想上提高干部服务师生的意识,确立了“亲和、诚信、高效”的服务理念,并提出:“扎实就是能力、细致就是水平”的工作要求。工作中放开手,要求干部对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敢于大胆负责,不推诿扯皮,形成良好团结协作的氛围和踏实实干、勇挑重担、吃亏奉献的工作精神,例如评定职称、评优、绩效工资、值班等。近年来我校在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重大工作的实施中,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学校上下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所以我的管理理念是:“只要关乎教师和学生,事无小事,每件事都要当大事去安排;学校的管理要从管理人向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去转变”。我的教育理想是:让学校成为教职工发展的乐园,不让一位教师事业受挫;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得到健康发展,不让一位学生把遗憾留在校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更新教育观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校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员的为期2-4天的培训。把培训制度化、常态化。本年度学校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赴东北师大的全员培训,今年暑假第一批48位教师全程参与了各项活动,培训费投入约为7万元,参加培训的老师感受颇多,收益匪浅。本学期末还将组织四场专家讲座,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培训,我也希望老师们抓住每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二是专家指点,促教师专业发展。成立名师工作室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除了定期有针对性的听课、评课外,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情进行专题讲座。本年度名师工作室听课323节、专题讲座11次、与学生座谈4次,我认为名师指点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三是课题引领,使教师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我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培训2次,校内组织课题培训2次,教师受益面大。今年有9个区级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校共有26个市级以上课题被批准立项。我的想法是:研究即学习、反思、成长、发展。我的做法是:大力倡导广大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教师们以课堂为现场,教学为中心,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生发问题,持续不断地探究和反思,进而把外在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我认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今年我校有35篇教师论文荣获市级以上奖励;有11篇教学案例获市级以上奖励。我校还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首批“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加盟学校,我也被中国教育学会评选为“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的指导专家。天津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初中(第八期)》上为我校“全脑开发”的教学研究出版了专刊;《天津教育报》为我校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了 “课程新思维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专栏——新思维写作指导实践。今年还把教师的成果集结在《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卷中。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11年,在经历了专家培训、教师自学的基础上,把“全脑开发”的理念引入初中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启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研究,出台了实施方案,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我校于2011年6月13日成功举办了“五区九校”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暨九十五中“全脑开发”教与学的教学研究大会。参会教师共计300余人,我校推出8节研讨课,较全面地展示了我们学习、实践、探索的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及各校同仁的好评。今年在西青区初、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再次被评为优秀学校。五是以校为本,通过成长型学科组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作用,鼓励学科组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边教学、边教研,听课之后马上说课、评课,教师们畅所欲言,在思维相互碰撞中对课堂教学达成共识,提高了认识,教师在学科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科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英语学科组在孙建营、李静两位年轻组长的带领下在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教师成长型”优秀学科组评选中以总分第一名荣获区级一等奖,这是近些年来我校在全区参加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中获得的最好成绩。数学组、音体美组也迅速成长为校级优秀学科组。六是提供机会,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学校通过各种基本技能比赛,使教师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一年来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说课、做课比赛。如:“问题意识引领”说课、“学案导学”研讨课、两级毕业班复习研讨课、“全脑开发”展示课等,以青年教师为主展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在展示中青年教师得到认可,增强信心,部分青年教师已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孙作臣、张洪娜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优质课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高则智荣获全国二等奖。陈子阁老师“全脑开发”展示课录像荣获全国一等奖、李玉胜老师荣获全国二等奖。全国第二届“和谐杯”说教材大赛孙作臣荣获全国二等奖,时振东等12名教师荣获全国三等奖。在西青区“问题意识引领”说课比赛我校共有23名教师参赛,其中张洪敏等14人荣获区一等奖,获一、二等奖比例位居全区各校之首。

概括起来,我所的工作就是为老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几年的努力,我欣喜的看到我们教师队伍的变化。2012年我的目标是如何打造全员育人的环境,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