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思考 遵循规律 明确目的-----我对《课堂观察》的观察

(2012-09-24 14:35:02)
标签:

教育观察

故事

案例

教育

分类: 教育

                              理性思考 遵循规律 明确目的

                        -----我对《课堂观察》的观察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一堂课必须是内行才能看出其优劣,如果是外行,只看了热闹,看不出其门道,那就影响对其正确的教学评价。    

对于一般的教师的评课来说影响不大,要是教学的管理者,尤其是对于学科的教研员来说,有其导向性,如果导向导错了,那就糟了,就像老师教学生那样,影响的是一大批教师。

听一节课,主要是在教学观察,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都在做教学观察,只不过现在显性的提出教学观察问题了,使听课更加理性。时代在发展,对什么问题也要讲究理性,讲究规律,对听课也是如此。

课堂观察是评课的基础,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前提。那么什么是课堂观察,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这些都要厘清。

第一、什么是教学观察?

通俗些说,教学观察就是听课的人员,运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和提炼的过程,通过书面和媒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顺序从而进行表达的过程。

观察的基本行为是看和听,基本形式是记录,基本的成果是形成一个有案例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因果逻辑关系链。

第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是当今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学的目的无非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他们达到有一个好的道德、形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思维能力从而学会知识的目标。

一堂教学的好坏的基本标志是学生学会了和会学了,学生无论是学会了和会学了,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实现的,没有学生的实践,就不能称其为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活动过程,但凡活动必须有人组织和指导,这就需要了老师,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学生不断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不断去激发和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和探索未知,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脚本是课标和教材,指导和引导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的特点。学生是一个具有几十人的团体,他们有共有的年龄特点,也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共性,还要注重个性,所谓的教学之难就难在了这里。这样一个过程,需要优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要研究教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是第一手显性的资料。教学观察就是在获取第一手教学资料。

第三、教学观察观察什么?

教学观察不是教学的实况录像,是教学过程的优化编辑,要把各个教学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的逻辑链。这个逻辑过程是以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作为主要内容。

1.教学的导入过程。要提炼出是用什么方法和内容导入的,教师和学生都做了什么。

2.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组织的学生活动,在哪些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形成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哪些思维能力和水平。

3.新知识的学习的组织,教师根据学情运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实践的程度如何,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的处理智慧。

4.新知识的巩固过程。怎样把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并且有无提出一个引入下节课知识内容的具有探索性问题。

第四、教学观察怎么观察?

教学观察是听课者在行动,这有听课者的显性记录行动,也有听课者的隐形思维活动,两者在协调的行动。

教学观察是按照教学的自然顺序进行的,首先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按照要观察的内容进行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书面记录和录音录像相结合,以书面记录为主,以录音录像为辅。其次是记录事件,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既要有数量的记录也要有定性的评价。其三听课者不仅可以坐着观察,也可以站起来观察,既注重整体,有注重个体。最后要把这些过程、事件和案例进行链接,把孤立的各个点形成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说明其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方法过程达到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从而说明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正确性,如有问题,可以加以改进等等。

第五、教学观察的基本规律。

教学观察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的情况不同,听课者的价值取向和风格也不同,不能强求一律,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但教学观察也有其自己的规律,遵循这些规律,观察者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教学观察。

有序性:无论是什么人,都要尊重教师的教学顺序,不能为了你的观察,随意改变教师的教学程序,不是为了观察而观察。

被动性:观察者是被动的,这是观察法属性所确定的,观察者是“外人”,你只能被动的听和记,不能影响学生和教师随意的行动,否则将影响观察的效果。

思考性:教学观察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被动的,但观察本身不应是机械的被动记录,而是要经过思考和选择才予以记录,以免出现记豆腐帐。

程序性:教学观察的结果应是一个逻辑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有机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剧,不是系列剧。

故事性:教学观察记录的是一个教学故事,具备了故事的基本要件,有人物(教师和学生),有事件(教学活动),有情节(师生的互动),有高潮(突破重难点),有结果(学习评价)。

案例性: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故事,因此,它有每个阶段的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形成了解决每个小问题的案例,都应是教学观察的结果。

                             荆 智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