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片生产日期:2009年7月13日
■土豆文写作日期:2009年8月15日
【土豆游记】
猜猜看: 在香格里拉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有一种特别的松果是什么颜色的?(答案见文章最后一行)
A.蓝色的
B.绿色的
C.黄色的
D.红色的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月亮湾两边的峡谷,却显得干燥而苍老■
奔子栏是个只有一条街的小镇,是公路的必经之地。几个沿街餐馆的主要生意都是南来北往停车就餐的人,中午时分,生意看上去都还不错。餐馆的价格以当地的消费水平来说,应该算是不菲,但和北京的价格比起来也还算合理。奔子栏海拔只有1800米,而午餐之后的几个小时车程,我们就要进入无人区,直上海拔4300多米的白茫雪山垭口,所以过路的车辆大多会在这里好好休整一下。
在挑战小豆们的海拔极限之前,还有一处不可不看的景色。从奔子栏出发不过二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著名的金沙江上的“月亮湾”。看的时候豆豆没有意识到,金沙江是云南和四川的地理分界线,站在云南一侧的山崖上隔着江水看过去,对面就是四川了。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站在云南一侧的山崖上隔着江水看过去,对面就是四川了■
月亮湾又被称作“金沙江第一湾”。它的形状并不怎么像月亮,中间是一座圆锥形的山峰,江水呈“Ω”形从山峰脚下绕过。我们所站的观景台离江面还有一两百米的高度,是观看月亮湾全景的绝佳地点。在江的对面,有一条公路在圆锥形山峰的脚下,沿着江水方向蜿蜒而去。如果江水像一条黄色的丝带,这条公路就是一根白色的丝线缠绕在峡谷之中了。
月亮湾周围的山一直令豆豆好奇。整个香格里拉地区并不缺少绿色。沿途看到的山峰大多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着,显得青翠而湿润。但是月亮湾两边的峡谷,却显得干燥而苍老。裸露的岩石是黑色和褐色的,而且表面坑坑洼洼,就像在地下埋了千百年的铁器的表面一样。即使有植被的地方,也只是低矮的灌木丛,呈现出浅黄或者褐黄的颜色,绿色只是星星点点地夹杂于其中。然而月亮湾的景致并没有因为这些缺乏生命活力的山而破坏,相反地,更让人感觉到千百万年的时间所留下的痕迹和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
离开月亮湾,车一路爬坡,开始上山了。司机师傅明确要求不许睡觉,因为睡觉会让高原反应变得严重。豆豆开始带小豆们做深呼吸,豆花鼓励小豆们讲笑话,以保持兴奋。当汽车开过海拔3500米时,小豆们就开始轮流报警了,红豆概括地表达了小豆们的感受:“我头昏,眼睛干,耳朵嗡嗡响,胸口闷,肚子疼,腿难受……”。唯有黑豆比较特别,大叫道:“我觉得自己像被按在椅子上了,手脚都不能动了。我真的不能动了,不能动了,真的不能动了!”
和小豆们一起报警的,还有从北京一路带来的真空包装的小圆面包。这些面包的塑料包装在北京出发时是软软的、富有弹性的,轻轻一按就会凹下去一块。到了昆明就开始变得鼓鼓的,到了香格里拉机场时,已经被撑得硬邦邦的了。一路上,小豆们就把这些“气”得鼓鼓的面包放在手心里,等着看它炸掉。但是不知何时,它们却悄悄地瘪了下去,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面包的包装已经被撑破了。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蓝色的松果■
在汽车向最后几百米的高度冲锋之前,我们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黑豆下车的动作看不出一点“不能动”的症状,但是这种“不能动”的感觉确实让她印象深刻,一路上都在念叨这段奇特的经历。休息的地方看到一种松果很特别,是蓝色的。豆豆曾经有很多次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看见路旁的植物慢慢被针叶林所替代,但是看到这样蓝色的松果还是第一次。(土豆注:这种植物叫做长苞冷杉,中国横断山脉特有树种,属于濒危树种。)
和长有蓝色松果的松树同在一个山坡上的,是随处可见只露出地面一小段的树桩,树木早已被砍走。一路上看到有些山坡在若干年前就被砍光,只长出一些矮矮的小树来,而高处的山坡,大概是因为人迹罕至,或是坡度太陡,还只是在相对容易的地方间隔着被砍掉了一部分,远远看去仍然是被原始的绿树覆盖着。谁又知道如果不能停止砍伐,这样美丽的景色还能保持多久呢?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就连旁边看上去只有百十来米高的小山头,顶部也被云雾笼罩住了■
从香格里拉机场出发到德钦,中间海拔最高的地方叫做白茫雪山垭口。但是今天却几乎没有雪山可以看,海拔越高越是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就连旁边看上去只有百十来米高的小山头,顶部也被云雾笼罩了。山里的天气变化很快,之前在月亮湾时还被太阳暴晒,现在却阴雨绵绵了。云南的特色之一就叫做“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段路上可是充分体会到了。转过一座山,突然看见天隐隐放晴,白茫雪山也朦胧可见。本以为越靠近会看得越清楚,可是再转过一个弯,雪山就又隐入云雾中,翩然消失了。
到达白茫雪山垭口时,豆豆的GPS显示海拔高度已经接近4400米,但是垭口处的牌子却显示这里只有4295米,差了足足有一百米。网上也有其他游记测量出了和豆豆一样的数字,这种“民间”高度和“官方”高度不一致的情况,豆豆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莫非是抄数字的时候,把4395错抄成了4295?这种错误在一个月之后北京的一处郊区景点还确实存在着。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一条一条的经幡把亭子的入口几乎完全挡住了■
雪山垭口附近可以停车,朦胧中可以看见大片的高山草甸和远处的群山。下了车只觉得寒气逼人,况且到处都是雾气,细雨濛濛,不宜久待。过了垭口便开始下山前往德钦,德钦的海拔也在三千米以上。待穿出了云雾,天色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在快到德钦县城的地方,要经过一处观景台,此时已是下午四点来钟。这是山间难得的一块平地。平台的一侧有十三座藏式白塔很有气势地排成一排,平台和白塔之间的拐角处,则有一座从悬崖上伸出去的亭子。一条一条的经幡,从亭子的柱子上一直延伸到观景台上,把亭子的入口几乎完全挡住了。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 ►24小时奔向雪山(2)[云南][中甸-德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土豆片:对面的房子,就是今晚要入住的飞来寺■
观景台依悬崖而建,下面是条深深的峡谷。对面悬崖上则是相对平坦的地方,可以看见星星落落的房子点缀在大片的绿黄相间的山坡上。看时并没有意识到,那里就是今晚将要入住的飞来寺,而更远处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则是著名的梅里雪山了。盘山公路并不是走到山谷下面再爬上来,而是在几乎不变的海拔高度上,沿着峡谷向右边开到峡谷尽头,再向左转回来。而峡谷的尽头,从山坡上一直延伸到峡谷下面的区域,就是前面一直提到的德钦县城了。
从观景台到飞来寺这样一段看上去不远,但是被峡谷隔开的路途,整整又开了两个小时车才到。大约在下午六点天擦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能够看见梅里雪山的飞来寺。此时距我们从北京出发整整24个小时。
24小时从北京奔向梅里雪山,现在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深深地呼吸一下雪山脚下清新的空气了。我们到了!
【豆家故事:红豆狗狗】
红豆最近突然多了一个名字,叫做“狗狗”。按她自己的说法,是因为现在流行的语言是把“我”称作“偶”,而“狗”的发音又和“偶”很接近,所以她就主动从称自己为“偶”,进化到更酷更时尚的“狗狗”了。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变化,真无法设想小豆们这群00后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自从她自创了这个名字后,我们突然觉得这是个再适合她不过的名字了。你看一路上,红豆到处学小狗的样子,那神气,那音调,真是越看越像一只真的小狗狗。
更奇妙的是,红豆是个忘性最大的小豆,经常学了东西,过两天就说“忘了”。豆豆说,怪不得狗狗要“汪汪”叫,那是在说:“忘!忘!”由此,“狗狗”成了红豆的Top1名字了。
【土豆藏票】
从中甸到德钦,一路上看到这么多壮丽的景色,都不需要门票。只是月亮湾正在修建新的观景台,据说修好之后就要收费了。
猜猜看答案:A (松果是蓝色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