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老公),再爱我一次吧!
(2009-03-05 23:23:13)
标签:
婚姻家庭离婚两性关系夫妻心理现场内蒙卫视杂谈 |
分类: 谈情说爱--爱情 |
昨天晚上接到《现场》编辑电话,约今天做一期节目。想来这种事情我只要无事是绝不拒绝的,而且每次看了文案听了编辑简单介绍夫妻二人情况,我就大概知道问题出自何方、怎么解决较好。
可昨晚看毕文案,我浑身冰凉。
这对儿夫妻是怎么回事,我还得细细介绍他们的情况。
梁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初中毕业后成为货车司机,每个月300元。1995年,刻骨铭心的初恋以女友的家人嫌弃他是开车的、身材矮小、没有钱而结束。分手后的梁先生,离开伤心地,只身来到北京打工闯荡。职业还是司机,工资也相当微薄,但是他却从未有怨言。96年梁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文女士,当时文女士在天津打工。梁先生对文女士比较满意,随即开始猛烈追求。他经常给文女士写信打电话,一有空的时候就会去天津找她。
1998年12月,两人准备结婚。当天梁先生去天津接完文女士回到家乡办理了结婚证。按照当地风俗,应将5000元彩礼钱带到女方家。但是当时梁先生却怕带钱太多丢了,准备第二天给女方家送去。可是到了女方家之后,岳母和妻子却认为,梁先生是想少给或者不给彩礼钱。随即双方发生口角,争吵持续了1个小时。最后梁先生说:“我们家穷给不起彩礼钱,这婚不结了。”随即离开了妻子家。第二天梁先生带着妻子准备去乡政府办理离婚手续,路上梁先生对妻子说:“看来我们是缘分已尽了。”妻子说:“你定吧”。思量半天最后梁先生还是放弃了离婚。结婚当天,两人下车费1600元再次闹得不愉快。梁先生说妻子曾经答应,办完婚礼后将丈夫问朋友借的1000元归还。但是事后,梁先生却一直因为没有拿到这笔钱而耿耿于怀。
婚假十天后,两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在这期间(98~2000)这两人分居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天津。但是感情还不错,相对稳定。
2000年,梁先生决定创业并开始四处筹集资金。当时家里一共给凑了6万元,但妻子却一分未拿,并且在精神上也没有给予支持。3个月后妻子辞去天津的工作并带着5000元一年的工资积蓄和母亲给的5000元给丈夫资助。但是梁先生却认为妻子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支持过自己。
03年妻子参与到了公司的经营中,两人经常为公司和生活的琐事发生争吵。结婚后丈夫经常发现妻子拿钱给娘家,并攒私房钱。特别是开了公司后,经常能在家衣服兜里,被子底下发现许多现金。对于妻子给予的解释,梁先生难以接受。从此后对妻子金钱上严格管制,并查账,翻钱包,让妻子十分反感。
08年,两人搬入120平米的新房。开始分房分床睡,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天,夫妻之间的冷战日渐升级。
演播室中,梁先生低头柔声的述说自己和妻子的生活,言谈间流露着内心的委屈、失落、痛苦,更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憧憬。文女士低头表情严肃地听着这一切,时常用高声严厉坚硬的声调解释自己的委屈、痛苦,并不停指责他所做的一切。
看着这样的婚姻、痛苦委屈的两个人,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呐喊:离婚吧!放对方一条生路。
可再仔细观察、沟通,他们内心的世界一一展现在我面前。
她从小到大自己就是父母生命中的弃儿,没人关心、理会、给予她所要的。恋爱后本以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没先到老公比自己还渴求得到认同、关爱、保护。于是,抢夺对方那本不是太多的“一杯水”,就成了支撑双方婚姻的“顶梁柱”。
于是,在婚姻中,他们痛苦不堪、委屈求全、渴求着对方能给予自己那一点点爱和尊严。
失望、埋怨,失望、责备,失望、强求,失望、冷战、失望、埋怨,失望、强求。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继续他们的人生。
对于这样的婚姻,“灵丹妙药”肯定存在,我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坚持饮用。
药方:
1.停止责备。
2.调节气氛。
3.增加表扬。
4.开始互动。
5.早晚沟通。
6.谢谢一定挂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