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五)

标签:
漓江兴坪镇杂谈 |
分类: 东南西北--神侃 |
忙碌的一天在7点的闹铃声中开始了。
昨晚在原始人酒吧喝的咖啡一点也没有起作用。
十一点不到,我和老公就开始呼呼大睡,准备迎接今天的忙碌。
(阳朔西街白天也有很多游人在这里逛游,老外居多的这里,白天老外们都外出徒步或者骑车去了)
(夜晚的西街,四处都是这样灯红酒绿的场面。)
今天的路线是兴坪镇的漓江精华游。
坐公车到兴坪,虽然只有27公里的距离。
可是因为阳朔这边对公路建设投资很少,所以,一路的颠簸。
小道、国道一路下来,到兴坪已经是上午九点一刻了。
下了公车,迎面上来好多当地妇女。
她们群聚的目的只有一个,拉客。
有和旅行社联系好的就开始寻找她的客主。
没有联系的各位就开始忙碌着寻找自由行的客主。
希望由此为今天的工作赚回一些银子。
小三轮带着我和老公前往漓江游的码头。
(码头上已经只剩下少部分的船只了,大部分的船家已经载着游客千万漓江美景中。码头这时的喧嚣少了很多。)
漓江精华游,整个行程只有十多公里。
全靠柴油机驱动的筏子载着游客在宽阔的江面上行“走”。
两边的风景,其实和昨天在遇龙河看到的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这里是漓江,有很多高山、名山。
(熟悉吧,这可是二十元人民币的背面哦。)
(筏子上的船家就这样坐着摆渡筏子,这样的山、景对他们来讲,已经司空见惯了。)
(我相信这样的风景你也知道--凤尾竹。因为今年年初的雪灾,很多竹子、树都被压死压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很多树和你现在看到的弯弯的凤尾竹都是雪灾引起的。)
(靠岸后我们要求船家把船停在对面。石头和鱼、虾、蟹聚集在漓江水中,河岸上还有好多蟋蟀、青蛙、螺蛳。可惜我想找一个好玩的石头始终发现不到。)
(在顺水而下回到出发的码头,我们踏上了前往兴坪古镇的路途。)
兴坪古镇到底是什么样子,和我们平时见到感觉到的古镇是否一样。
我和老公都很疑惑。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古镇,就一定是旅游的热门地带。
在古镇中见到最多的,除了人就是人。
而且,过度的商业开发,让旧居城里的人们丝毫感觉不到古镇的味道。
不过,既然来了,又顺道回汽车站,看看还是可以的。
(刚进古镇没多远,就看到了这个破落的院落。青砖黑瓦,绿绿的植被让我们置身在远古的庭院中。)
(后院的圆拱门,具有浓烈的古风古味。让人遐想联翩。)
(窗下的青砖上有很多的青苔。去年的特大洪水就是侵入了古镇并淹到了这个窗户的高度。如今青砖依在,人已远去。)
(黑白的感觉真的很棒,坐在院落屋子的藤椅上,突然有时光逆转的感觉。)
老公在古镇游中担当了我的专业摄影师,这里的黑白照片让我非常喜欢。
(沉思和静想其实都是一回事。关键是能装的像才是硬道理!)
(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就听见摄影师说:向外看,不要看我。)
(这家门外的小板凳是阿婆每天观望行人与街友聊天的地方。)
(阿婆今年77岁,瘦弱的她一个人居住在这个院落中。比起刚刚那个精致的院落这里显得寒酸了很多。和阿婆聊天,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和阿婆很像,都是一样的瘦弱一样的慈祥。出门时,我眼眶红红的开始流水,老公很懂的问我:是不是想起外婆了。我半天没有作声。)
(出了阿婆家不远,看到这家米粉店。老板夫妇在这件200年的老房子里一直以开小吃店为生。他们家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因为是居民没有工作没有其它收入,孩子的大学学费是靠贷款维持的。大女儿今年25在深圳上班,是个漂亮的兴坪古镇女孩。小儿子22岁马上大学毕业,将会在银行工作。说起两个孩子让夫妇俩非常自豪,老板娘还顺手从门口的抽屉里拿出孩子的照片给我看。)
(古镇始的街道干净舒服,街上行人很少,零星的几个游客散漫的走在这里,才能让我知道自己还是身处现代。)
(小巷不深,走在里面,凉爽静谧。)
(还是中午时分,路上几乎已经见不到人。游客们在古镇外的餐厅吃喝着,居民在自己屋里散居着。员外老公,独自打着电话在路上慢步。)
在阳台上写完今天的游记,带着愉快的心情明天我们将会住在兴坪镇了。
十一点半,阳台外的西街还是热闹非凡。
路上行人众多,人潮声、歌声、汽车喇叭声入潮水般不停歇。
所有的餐馆、小吃店、酒吧、咖啡屋全部红红绿绿。
路上、座位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乐的笑脸。
我还是不习惯这样的喧闹场景。
于是该退下的,就要准备回房间休息了。
明天,我和老公将会住在一个特别的地方。
那里,让我明天有空在慢慢为你们介绍吧。
晚安,阳朔,晚安,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