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网络书信之二:孩子,如果有机会爸爸真的想再

标签:
就业人事科长爸爸毕业证河北大学情感 |
分类: 家是港湾 |
给女儿的网络书信之二:
孩子,如果有机会爸爸真的想再上一回大学
孩子,记得爸爸考大学的那一年是1984年,那时考学比你们现在考学要难,基本的录取比例大概也就是10:1的概念,你也许心里会说,那些剩下的学生该怎么办?好在当时社会上招工招干的机会比较多,有的单位可以直接参考落榜考生的成绩录取,有的单位通过人事局另外举行招工招干考试,也就是考三门课:语文、政治、数学,一般考个210分以上就基本可以有工作了。
那时和你们现在似乎是反的,就是大学难考,然而社会上的工作好找。你们现在是大学好上,工作难找。我就是在1984年高考落榜后,参加了社会上的招工招干考试,进入了延安气象局工作的,那时和我一起落榜的许多同学,通过社会考试进入了银行、检察院、外贸、公安、交警等系统工作,混到现在基本也都是单位中层了。
爸爸当时高考落榜后,很羡慕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虽然参加了工作,但是总是要找种种借口去到在延安上大学的男女同学处,间接的体验一下大学的生活。当时去的最多的就是延安大学和当时北京工业大学延安经济学院(也就是你上高中时的校址),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很得意的样子,当时他们也应该得意,不愁分配,不愁工作,每月学校还给发生活补助,因此也就有了得意的资本。
后来在社会各单位兴起了参加成人高考上大学的风气,爸爸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因为我到了气象局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当时延安地区比较艰苦的台站――黄陵气象站工作。按照合同在6年内是不允许调动的,于是我就积极备考,于1986年参加了全省气象系统的成人高考。考完后,当时被兰州气象学院和北京气象学院一起录取,然而事情就和我所研究的天气一样,时有不测风云,气象局的人事科长给我打电话,说在局里有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女同志,考了几年,一直没有结果,让我把录取指标让出去,最后说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于是我把指标让了出去,提了一个我可以提前调动的要求,人事科长答应了。于是做了一个交易,我让出了上大学的指标,于1987年1月顺利的调入了现在我上班的市里的单位。
到了现在的单位上班后,我的大学梦依然不死,在1988年又参加了成人高考,凭借在本系统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脱产二年,上了河北大学的人口研究所。那一年北大的人口研究所没有招生,不然我就上了北大的人口研究所了。那一年,我21岁。进入大学,亲身体会了大学的生活,才知道大学的真正内涵。由于我们是带薪上学,学业自然比较轻松,但是基本我都是混杂在其它本科生里面听我喜欢的课程。河北大学40000多本科生,近20000人的成教,是河北省的最高学府,在大学我学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二年后,取得了一个至今你和你妈妈都不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哈哈),当然我也不会承认。后来1998年为了陪你在检察院工作的雨生叔叔,我又在陕西电大延安分校读了二年第二学历的法律专业,2000年又取得了一个法律专业的毕业证,也是你和你妈妈不承认的。哈哈,不过国家和单位承认,工资待遇该调的都调了。
孩子,现在你上了大学,当然比爸爸上的光明正大,完全是凭借着你自己的努力,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和你相比,爸爸上了二回,都是有些投机的成分在里面。所以你妈妈和你都不承认爸爸的毕业证,就是我自己也不承认。当时上学就是为了圆一个上大学的梦,还有就是工作的形势所迫。上了一回大学,大学的氛围至今还让我留恋,当然和当时大学的稳定的环境分不开。那时的大学没有现在的大学开放,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喧嚣的参杂,没有那么多的扩招,大学生都是凭借实力跨进校门的,当然那时的大学生没有现在的大学生那么多的危机感,没有太多的就业压力,基本没有私立大学,所以说那时的大学更像一所大学。那时以及那时以前的大学仍然可以称作是一座纯洁的象牙白塔。现在的大学当然不需我多言,你就身在其中,亲身感受着大学的氛围,你也可以在省城其他的大学里面去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其他高校的氛围,那种氛围相必你要比我清楚的多,你生性敏感的性格,也许会感悟的更深刻一些。
还有就是你蒙蒙姐姐大学毕业后的境遇,也许都会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刺激。我不希望大学限制扼杀你的个性,也不希望你在大学一无所成,或者说一无建树。前几天你竞争班长成功的时候,我亦感觉到欣慰。还有就是你要学会细心感觉你身边的人和事,即使做不出长篇大论的文章,也要学会记日记的习惯,也许以后想要作一篇大学时期的文章也有了素材,想必作起来会驾轻就熟,信手怗来。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读过的书籍其中有一本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好像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名字叫《女大学生日记》,当时很火的。说这些是因为你有写作的优势。好了,回忆了一下爸爸上大学的经历,你不会感觉到烦吧?
孩子,我90后的孩子!如果有机会,爸爸真的还想再上一回大学!无论什么事情,也许第二次都会比第一次来的更为从容一些,目的也许会更为明确一些。而你现在正在体味着初上大学的新鲜滋味,希望你能把这第一次当作第二次来上,也许你会读出不一样的精彩,多一些应付社会变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