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小沈阳”成星之路

(2009-02-10 15:57:05)
标签:

二人转

小品

戏路

段子

不差钱

小沈阳

春晚

春节

赵本山

东北

杂谈

分类: 世象杂谈

也说“小沈阳”成星之路

YESHUOXIAOSHENYANGCHENGXINGZHILU

中央台的一个小品就能造就一位“新星”的诞生。央视向来就是凭借观众多收视率高的影响,把央视打造成一个大舞台,也是野鸽推介新人的舞台,所以许多想露脸想出名的人都要削尖脑袋在央视特别是春晚登台,因此央视一直很牛气。笔者在此所言就是09中央台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扮演小沈阳的演员,其实在搜狐或者百度视频网搜索一下小沈阳,点击率会击破点击者的眼球,但是通观小沈阳的所做的戏路,观众不难看出小品《不差钱》是为“小沈阳”量身定做的一个小品。也就是说把小沈阳以前在刘老根大舞台或者其他地方演艺的东西综合了一下,浓缩了一下,倾力推出了这个小品《不差钱》,可以说为了推出这个小品,赵本山没有给家里留下隔夜的余粮,倾其所有打造了一个观众乐于接受的小品以及和演义小品的演员,却忽视了以后断顿的可能。

究其原因所在不外乎几点:一是小沈阳本乃出身东北二人转剧组,就如小沈阳自己所言,本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其表演的过程中,节目的插科打诨的成分多一些,这些本来就是东北二人转的特点,“俗”就是二人转的特点,观众喜欢,这里所说的是东北的观众群;其二通观小沈阳以前的表演感觉是寅吃卯粮,把自己以前出彩的东西全部复制在春晚,造成自己后来在小品表演方面发展的路子没有了“包袱”,势必给自己将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了;其三一旦观众喜好某个演员,演员压力就大了,需要不断有新的创作,由此推言小沈阳将来的路子仍然还是在二人转的舞台上活跃,相比于师傅本山大叔来说,背后有强大的创作班子,而且本山大叔擅长于小品的综合表演,戏路很宽,可以随时改变戏路,但是也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江郎才尽的感觉,比如在小品《昨天...》里面的表演也得穿插二人转、抛手绢的花活,一付拐杖就卖了几年,由此推断小品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穿插其间,成了七零八碎的组合;其四要放开戏路,独辟蹊径,拿出新的小品作品,肯定要否定前面的组合,只有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觉,才能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其五小沈阳的表演脱口秀的段子大都来源于网络或者是文艺书籍的公开发表的笑话段子,毫无新鲜感可言,真正的段子却是借鉴了别人独创的新鲜段子,遇到喜欢看小沈阳看的休闲搞笑的网站的网民,就没有新鲜感可言了。

在此且不说本山大叔的收徒授徒的传统要求和途径,但是演员却不要囿于一种传统的束缚,文艺表演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表演形式,才能真正的存活在观众心里。

想来在网络上点击观看了小沈阳在全国各地的表演,只能是归结于好听的两个字“通俗”,那么归结于一个字就是“俗”,也难怪这是因了小沈阳东北二人转舞台表演根深蒂固的缘由,什么时候小沈阳真的脱去了二人转的“俗”,真正走出一条新路,那么什么时候小沈阳才是真正可以在中国小品舞台上独领风骚几年的光景,象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开出一种别样的娇艳来。如果绽放出别样的姹艳,那么小沈阳真的可以是活着花完钱,走了没有遗憾的演员了。出场费从200到100000不牛气,牛气的是观众时时能看到你的新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