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维度的人性书写

(2020-08-23 16:54:09)
标签:

评论

多维度的人性书写

——贺绪林乡土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牛宏泰

          多维度的人性书写

贺绪林不仅是一位成熟的乡土英雄人物传奇写手,而且是一位成熟的塑造普通乡土人物的作家。这从他诸多的长、中、短篇乡土小说中可以读出来。

他早期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远处有堆黄土》就展示了他创作关注的热点和创作的丰厚生活积累,也预示着他的未来文学之路。

虽然他一度以专门写匪事文学而名声远扬,但他并没有轻而易举地放弃他聚焦多年的乡土文学的笔——实际上,前些年贺绪林出版的所谓“匪事”小说,同样是乡土小说。他的五部所谓“匪事”小说以及他诸多中短篇小说中的“匪”,本来就是乡村中的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走上了“匪”路,而且其中大多数是“业余”“土匪”,“正业”仍然是乡土中的各行当中的“正当角色”。近年他创作的《爱情并不如烟》《人在江湖》《黑杀口》《寻人启事》《瓜客老乔》《大伯》等长、中、短篇小说更是乡土小说。

贺绪林的乡土小说,读来都有一股股清新的、浓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沉醉,促人深思。

因为贺绪林的乡土小说,生活源头、人物原型在乡村。他的乡土小说,写的都是农村、农民,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味道浓,有灵魂,很为读者尤其是农村、乡土读者喜闻乐见。这正是贺绪林按照文学应有的功能去创作的,所以他的作品自然地流露出生活的真实和情趣,读来能让人身临其境,掩卷能发人深思。

贺绪林的乡土小说,是用关中原生态的方式记录农村的生活,描写农民的生存状态,写出了农民喜闻乐见的事情,道出了农民的酸甜苦辣。他写的都是小人物,无论是《爱情并不如烟》、还是《人在江湖》《黑杀口》《寻人启事》等等,有的人物甚至都没有正经名字。但是你会感到这些人物很熟悉,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或者是你的某位朋友或者邻居,抑或甚至是你自己。

贺绪林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这些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贺绪林目光敏锐,看到了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矛盾和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和矛盾作家是无法解决的。但能够把这些问题和矛盾披露出来,就是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的。从这一点上说,贺绪林是位有担当的作家。这正是贺绪林乡土小说的社会价值所在。

大凡成熟、成功的作家,首先必须是语言高手、语言大师,必须形成成熟、完整而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这就是作家的个性化语言表达、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形成。贺绪林的乡土小说,语言运用娴熟,有滋有味,掷地有声,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展示出贺绪林小说艺术的精到、圆熟和特有的个性化风格和对个性化语言圆熟的驾驭能力。

作为小说家,贺绪林无疑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编故事的大师。故事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世界,讲故事是大师独具慧根、慧眼、慧能和锦心绣口的本能。贺绪林营造的“故事王国”总是让你无法自拔。难怪他敢在各部小说的序言中说“如果你看过三页还没被吸引,那你就干脆把书扔到一边去,免得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他讲的故事如在你身边,让你欲罢不能。因为人性相通,他又笔力老辣,能化平凡为神奇,听故事看小说的人又都有猎奇心理,不知不觉间就会进入他的故事“围城”之中。加之他很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尤其是关中方言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让懂关中方言的读者更是爱不释手,欲罢还休。这正是贺绪林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之所在。

贺绪林的乡土小说,塑造了诸多颇具个性的乡土人物。这些人物各有故事、各有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与多面性,因而是多维度的人性书写,而不是简单的、扁平的、概念化、脸谱化。贺绪林善于驾轻就熟地运用各种文学手段塑造各式各样的乡土人物形象,呈现他们的人物百态,讲述他们的人生百味,揭示他们的人性百面,给人以启迪、暗示,让人沉思、让人回味,有的则是警示、警醒。

中国的乡村,本是中国人的“原乡”,甚至是一些人的“心灵故乡”“心灵家园”。但目前由于推进城镇化,大多数乡村已经“空心化”,中国人的“原乡”正在“沦陷”“坍塌”“变味”,会不会导致乡土以至乡土文学的“消亡”,是值得政治家、理论家、科学家、文学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期待并相信贺绪林这位创作年龄正值壮年笔力健旺的作家在这方面的新探索、新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