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说

(2017-01-12 10:57:40)
标签:

饮食随笔

                     说 

朋友邀我喝酒,我言说不会。朋友说:“大丈夫处世,怎么能不喝酒。”又说:“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此时未喝酒,我心中明白,朋友是在用激将法。倘若酒过三杯,我心中就会不明不白。

我是不胜酒力的,但有喜庆之事还是喜欢小酌一杯。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的王国,酒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几千年的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再者,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生。

国人饮酒,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不会喝酒的人,特别是男人,会被人瞧不起。但凡会喝的、能喝的,觉得喝酒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酒,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喜欢者说它是玉浆琼液,不喜欢者说它是黄汤毒药。在网上看到一则酒的说明书,抄录如下:

品名:酒。

昵称:晕头转向口服液。

外号:走不稳。

主要用途:各种宴会、各种聚会、请客、办事、拉关系等。

主要治疗:空虚、寂寞、无聊、兴奋、悲伤、愤怒等。

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服用说明:24小时皆可服用,一日一次或多次,每次1——N瓶,看到害怕为一疗程。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哭、闹、叫、吹牛逼、胡折腾、惹是生非等都为正常反应;不良反应是百分之百自动开启吹牛逼模式。没喝酒之前我是中国的,喝酒之后中国是我的。

 

显然这是不喜欢酒的人的调侃文字。这也难怪,不知何时酒已成为腐败的代名词,特别是好酒。这是杜康当初造酒绝对没有想到的。其实这怨不得酒,人为之,酒何罪之有?

余以为酒是好东西(其实我并不能喝),君不见,但凡性情中人都能饮。国人本性拘谨,而酒,确实能让拘谨的国人真性人情,三两杯酒下肚,人人都能打开话匣子。再者,酒可传情,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也。

诗人似乎都好酒,几千年来酒与诗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众所周知,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诗的名篇名句,都离不开酒。有人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这话不由人不信。且看诗圣杜甫对他的评价: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历史上但凡名气大的诗人都留下与酒有关的名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杜甫《独酌成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悲壮雄浑,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情尽现。

男人爱喝很自然,然,女词人也好酒。“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风雨声中,美人酒后初醒,一副慵懒之态跃然纸上。

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令人徒生豪情。一部《水浒》几乎浸在酒缸里,可谁看到他们酒后乱杀无辜?人人都夸他们除暴安良,谁又看到他们刀斧下良善百姓的鲜血?

再列举就有掉书袋之嫌。

笔者不是酒徒,最喜的是茶。窃以为,喝茶喝的是清雅与文气;喝酒喝的粗犷和豪气。有朋友说,茶是把清雅写在心里,酒是把豪情写在脸上。这话说的极是。君不见:但凡在餐馆高喉咙大嗓门地谈天说地,一定是一伙朋友在喝酒。好男儿志在四方,出门交友,不可无酒,但绝不能贪杯。

酒是好东西,好东西用则要适度,岂不闻:物极必反!

扯远了,还是说和朋友喝酒吧,那天喝的是“博蒂森 ”。

此酒是陕西王茅酒业公司出品的酱香型酒,以前我喝过,口感很不错,有茅台的味道。朋友告诉我,此酒生产的厂家在贵州茅台镇。难怪有茅台的味道。斟满一杯,但见酒色色泽微黄,清澈透明;端杯近鼻,一股清香直钻鼻孔,沁人肺腑;轻抿一口,酱香满口,幽雅细致;仔细再品,酒香醇厚,回味悠长。果然好酒!

朋友们举杯,齐赞“博蒂森,都说喝上了茅台,做了一回人上人。

几杯下肚,虽然我不胜酒力,但没有上头,心里明白我是我。您若喜酒,若与我一样喝不起茅台,那不妨喝一回“博蒂森”。“博蒂森”没有茅台的高价位,却有着与茅台一样的味道和高品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