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生命中盛放一丛骆驼草

(2016-02-16 10:05:41)
标签:

评论

      在生命中盛放一丛骆驼草

              ——读骆驼草系列丛书《贺绪林作品精选》

                 汤会娥

骆驼草,是一种不死的草。在隔绝了尘世纷繁与华丽的沙漠里,它与漫天黄冷静而持久地对峙着。无论命运加诸在它身上有多少不公平,抑或死神对它有多么的垂青,它从来都是以一种勇士的姿态昂然面对这来自命运钦定的磨砺。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要在上帝忘了给你打开一盏照亮人生路径的灯时,哪怕跌跌撞撞,哪怕头破血流,哪怕不知道这样坚持到底有没有结果,都要活着。亦步亦趋。因为,你是一株不死的,骆驼草。

很多时候,温暖心扉的,不是冬日温润如玉的光,比如此刻。此刻,沐浴着灿然的光,却着实被膝头上搁置的这些文字而深深温暖着。似光一般,这些字催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温度,让寂寞的院子生出错落有致的韵味。

我喜欢这样能催生出光的文字,因为,它让生活从晦涩的七彩变成了单纯的白色。可是,你是知道的,这世间,最丰富的色彩,莫过于白色。

包罗万象,涵蕴世事。

懂一个人,必是先懂他的文字。钦佩一个人,必是钦佩他不落俗尘的心性。

我该如何来评价眼前这本浸润着太阳光泽的文字呢?与其说这是一本记录战胜困难的心路历程的书,莫若说这是一个智者,在历经了人世的千般磨砺后,笑看风云,对酒而歌的禅定之作。

是的,里面满是困难的叠加。无论是少不更事时便饱尝的锥心蚀骨的饥饿,还是豆蔻年华就被生生地折断了求学追梦的翅膀,抑或弱冠之年面对父亲的离世,更或者生龙活虎的小伙遭受灭顶之而终身残疾……

这些文字,每一横每一撇,都是对苦难最好的注解;这本书,每一张每一节,都是对坚强最完美的诠释。我不知道,在选择回忆并不似水相反还有些冰冷的年华时,作家贺绪林已经结痂的伤口,会不会再一次被疼痛撕扯得怵目惊心;我不知道,在写完这厚厚的一本书时,他的泪水是否早已力透纸背,化作文字里的一个逗号,一个叹号,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但是我知道,当一个人能回过头去书写苦难的时候,那他必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读。我读出了作家贺绪林风雨飘摇的一生。命运似乎格外关注他,只是不怀好意。他的一生,从出生似乎都打上了那种叫做悲剧的烙印。生不逢时的落魄,弱冠之年的病残,至亲骨肉的撒手人寰,文学道路的举步维艰。谁的人生,没有挫折。可是,谁的人生如同他这般千疮百孔?父亲因为一碗玉米面糊糊,而向一直把粮食省着给丈夫孩子,自己却喝野菜汤的母亲扬起了粗大有力的巴掌;一个关中汉子,一辈子行端走正,却为了果腹被迫铤而走险去偷队里的苜蓿,结果走到地头就被自己吓得落荒而逃,蹲在妻儿面前嚎啕大哭;一个有着鸿鹄之志的青年,却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被当头浇下一盆凉水,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回农业社捉起了粗糙的锄头;面对病入膏肓的父亲,那个孩子,他蹲在医院的走廊里因为囊中空空而暗自垂泪;一个女人,在失去丈夫后又承受了唯一的儿子因残卧床的痛苦,用自己羸弱的身躯硬是撑起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家。你如何能想象,一个人的一辈子是有多长,才可以把这些接踵而至的磨难一一经历?一个人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才能在经历了这凡此种种后依然向死而生地活着?活着,或许只是因为你还活着,不是吗?活着,或许还因为你必须得活着,以此来向命运之神宣战,我命由我不由天!

读。我读出了作家贺绪林悲天悯人的情怀。听过这么一句话,生活给予了一个人什么,那么他便会回馈给生活什么。可是,对于贺绪林,不是这样的。生活从来都是给予他无尽的磨难和不公,而他馈赠给生活的用远是他温柔如水的善良,是他渡人渡己的大悲悯。他的文字里,时时刻刻都流露出悲悯的天性。无论是对那个在他最苦闷之时对他给予最无私的关爱的莲儿姑娘,还是对坐地涨价、偶有偷窃行为的麦客,作者都是用最善良的心去书写他们。莲儿姑娘最终的悲剧命运,让作者心痛如斯;麦客们出门在外,下苦力挣血汗钱,所以无论他们有多么的市侩,作者都是用善解人意的笔触为他们唱响一曲赞歌;还有院中那棵让作者跌落致残的桃树,他也是用豁然的心去面对:我早已不怨恨核桃树了。我的伤残只能怨我太大意太不小心,或者是上苍对我的惩罚吧,要我饱尝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核桃树一介草木,何罪之有?还有农家乐的斗狗,眼见得两只狗因为利益的驱使,被主人逼迫着“相煎太急”,它们撕咬得血肉模糊,而周围的看客们齐声叫好,作者“黯然退出围观”,并发出石破天惊的问询:如果是狗们、牛们、鸡们或是别的什么动物主宰这个星球,它们找乐子把人关进笼子里,让人们自相残杀,人们是如何感受?真正有大情怀的人即是如此,自己无论经历了怎样的不公和磨难,内心始终关注着大众,并给予那些弱者最无私的关怀和帮助。铁汉柔情,这样的情怀,让人感慨。

读。我读出了作家贺绪林豁然达观的大智慧。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想,贺绪林老师便是这样的勇士。在面对命运接二连三无情的催磨,他或许也曾消沉过,妥协过,绝望过,甚至想到过放弃。纵然有一千个死的原因,但只要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便不能轻言放弃,他就是这样的智者。他没有在命运的病榻上束手待毙,相反,他绝地反击,如同他散文小说里的那些草根英雄一样,逆流而上,努力地让自己绽放出一片春天。当你听到那首关中道上脍炙人口的歌谣“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你可知道,那部著名的匪事小说是出自于这样一位连行走都很困难的作家之手。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行万里路,但是他让自己的心驰骋在文字的疆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的灵魂甚至穿越了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为了写书,他除了大量的阅读之外,还时常和村里的老人们拉扯闲聊,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说者只为热闹,听者却暗藏乾坤,一部部匪事题材、农村题材的小说相继问世,并且广受好评。这本散文集里,更是记载了贺绪林老师对人生的审视,对当下的评点。无论是“况味人生”还是“说南道北”,这两辑里,无不折射出他在生活中积聚的大智慧,和他透过世事的浮面冷峻而深刻地对人性的剖析。尤其是《贪欲是杀人的利刃》这篇文章,酣畅淋漓,借古喻今,从一个小得无名无姓的差拨入手,写尽人性中的贪婪和欲壑难填,对当下的不正之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世人晓以最良苦的规劝。我不主张文字做政治的情人,但是作为一个作家,这种时代的担当感是必须的。

读。读贺绪林老师的这本散文集,我读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审视了自己的文字,也终于明白如何在烟锁重楼的人生里写出更接地气的文字。行文至此,阳光已消了方才的温度,只剩一抹余晖。但是我说过,很多时候,温暖心扉的,不是冬日温润如玉的光,比如此刻。此刻,阳光暗淡,心却被膝头上搁置的这些文字而深深地温暖着,读好书,一辈子不会疲倦。

这些,骆驼草一样盛放的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