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贺绪林小说读后

(2011-03-09 10:09:2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贺绪林小说读后作者:凤翔丫丫

 

电视剧《关中匪事》看后,我还是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落魄之人,我觉得该剧本写得好,人物塑造很成功,人物形象很丰满,尤其是电视剧开头的歌谣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当时我还只是一个观众,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和电视剧的作者见面谈话。后来,发表了作品之后,尤其是出了书之后,我才对自己有了自信。在建了新浪博客后,一天,无意识地进了贺绪林老师的博客,并且将里面的博客内容一一读了,我对贺老师的遭遇和境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以他为榜样激励我的写作。那一次,在采风活动中,我和贺老师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交谈,尤其是,贺老师身上那种随和,豁达,谦恭的品德很让我感动。和他的小毛毛玩闹,嬉戏,最后我几乎是不愿离开他们一家。在告别的时候,贺老师给在《野滩镇》上题了字。看着他那苍劲有力兼有书法功底的题字,我对他肃然起敬。

其实,我是个很内敛的人。以前,因为在乡镇工作,太腼腆了不好干事,我也曾经很泼辣,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下乡,甚至飙车。那时胆很大,脾气不好,个性强。但是现在,也许是写作让我沉静了下来。我一般不爱热闹的事情,保持矜持和淡然,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见了大作家,我自然想请教许多事情,可是怕露怯,也只是默默地观察,看。可以说,我手头的书很多,只有将《野滩镇》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作者叙事能力很强,将一个关中刀客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重要的是,在一个乱世,一个有匪、有盗、有党的时期,这样一个浑身溢满正义和良知有情有义的刀客,最后将是怎样的归宿?我以为,小说里洋溢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将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融进了人物的性格之中,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好汉,关中男人的典型代表,也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结的义士——彭大锤。且不说小说的情节起伏跌宕,人物丰满,结构脉络清晰,以及里面的教化的道理,我单单说一说人的突围。

人的突围包括作家自己的突围和小说人物命运的突围。我的经验是,一个没有良好文学功底和文化内涵的作家写不出深刻的小说。我最近读国学书籍,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家的境界是小我还是大我,是心系苍生和黎民还是只想着实现自己的一己抱负。在孟子和孔子之后,我最崇拜的文学家是苏轼,因为他的学识和修养以及境界无人能企及。他集儒家的治世、道家的修身、佛家的修心等智慧于一身。对于范仲淹等文豪我更是崇敬,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绝不是为了当官为了荣耀祖宗而学而写。因此,作家要有大我的精神,大我中有人类有人道有人性,而绝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写作,只写性不突破到人性是三流作家,只写社会而不写人类也是低级趣味的,只写情而不写博爱和大爱也是不行的。看多丽丝.莱辛,她已经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知道地球会最终毁灭而创造了《第三、四区间的联姻》等星际作品。她已经体会到地球这个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已不堪重负,遍布疾患而不能自救的命运。因此,作家一定要有人文关怀。也许,有人说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作家,说这些大道理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我在坚持,我在思考,我也在探索。

突围还包括心灵的突围和肉体的突围。假如贺老师被命运之神一下子打倒,再也爬不起来,自怨自艾,最后不仅难以解决衣食问题更何况取得如此的成就。就是郁闷,忧伤,怨恨等毒素已经把他的肉体侵蚀掉了,怎么还会有他这个人存在?有他的匪事系列小说诞生出来?我身边有许多例子,有些人身体生病,自己不能积极应对,暴躁,自暴自弃,最后一命呜呼。我的一个同事跳楼和亲戚死亡都是因为不能接受脑中风的折磨而放弃了。一个具有健康身体的人都很难有健康的心态和强韧的神经,更何况一个残疾人。要保持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不是吗?《野滩镇》里的县长和彭大锤身处乱世,却能有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品格不能不说是人物的心理素质好,更是作家的心理素质和文化底蕴深厚。人的突围,首先完成的是肉体的突围,不把疾病放在眼里,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最后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人的突围第二个表现在心灵的突围,首先关照自己的身体,身体无虞,再看心灵,看心灵是否被囹圄,是否被毒害,是否被压抑。时时体察自己的心灵,关照人的生命的苦痛,最后忘却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和名利,淡然超然,积极面对,才是健康积极的心态。

最后,要说的突围就是人物的突围,作者给小说中的人物安置怎么样一个命运走势?是否符和国情,人情,是否否和当下的艺术审美。当然,早在三十年代,胡适、林语堂等然给我们提出了性灵和自由的命题,但是由于左派的鲁迅和我党后来的文艺方针(二为方针)等口号,完全左右了我们文学创造的路线。现在不提路线,但是,重新翻出了张爱玲,沈从文,张恨水等小说家的作品,我们从中看到了许多当代文学都没有的新风尚和新思潮。要的就是,真,善,美。难道看了沈从文的湘西文学,我们不爱那个羞涩的三三和翠翠吗?不爱那个为爱情而失去生命的大佬吗?尤其是那个光着泥脚去和情人约会的水手?要给人物的命运给一个结局。但是,不能停留在社会问题的层面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