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在江湖》折射出的侠客文化

(2010-10-27 16:01:36)

《人在江湖》折射出的侠客文化

禅香雪

 

贺绪林的长篇新作《人在江湖》(北京华夏出版社8月版),写的是铁子及老蔫、刘永昌等人来古城讨生活,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行走江湖,冒着生命危险,替债权人讨回一笔又一笔死债,替农民工讨回了他们的工钱,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特别是铁子,凭着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也赢得了很多负债不还的老板的敬重,成为农民兄弟在外打工的保护神。

铁子何以能凭借替人讨债的职业在古城立足?这与他秉性尚武,争强好胜,极爱冒险的性格有关。他在部队当过特种兵,练就了一身好武功,是个心高气傲的血性汉子。因为躲避一场飞来横祸来到古城,干过小工,烧过锅炉,当过保安,替人讨过债,后被金翡翠珠宝行老板杨玉环看重,聘为保镖,最终因恶人王根柱一家遭到法律的制裁而返回农村老家。

铁子的身上无疑寄予着作者关于侠客文化的审美理念。铁子应该是中国几千年侠客文化的传承者,是替孤弱者抱打不平捍卫自身利益的英雄。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游侠列传》中,这样评价他那个时代的侠客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就是说,作为一个侠客,他一定有敢于和政权冲突的精神,一定是为他的和反主流的。杀人报仇,解危救难,事成不求报,深藏不令人知;为人重然诺,为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不逞强,不炫耀;好交游,有一大批追随者。

古代的游侠,各个阶层都有。有贵族之侠,如战国“四公子”,是公认的侠;东汉末年袁绍、袁术也都“好游侠”,有侠风;东汉河内太守王匡“轻财好施,以任侠闻”;陈留太守张邈以侠气闻名天下,赈穷救急,倾家无爱,由此,士多归之;另外,“布衣之侠”也不在少数,东汉末许多出身下层的名人,喜欢交游,与侠客往来,如刘备(家庭贫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甘宁(出身小吏)、姜维(出身小吏)等等;至于一些家中富有的少年,倾心游侠、竭力模仿的更是数不胜数。《史记》写到的游侠有朱家、田仲、剧孟、郭解;《汉书》还写到万章、楼护、陈遵、原涉等。这些游侠,在礼崩乐坏或是环境宽松的时代,有了生存的空间,他们对平庸的生活不满,追求不平凡的人生或更有意义的生活,反主流社会,反强权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游侠也开始同权贵结交,为统治者所利用。

《人在江湖》,写的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讨债现象。经济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对财富的极大占有,几乎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来往。生意场上,诚信缺失,欺诈横行。房地产,珠宝商,服装业,等等,无不牵涉着一场又一场经济纠纷。欠债风行,三角债,多角债,坑到最后便是底层最柔弱的农民。铁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站出来,凭着一身武艺,一身胆量,满脑智慧,走上替人讨债的道路,担当着古代侠者替天行道的角色。帮老蔫替债权人讨回五万元债;替杨玉环讨回五十万债务,换掉珠宝水货;帮刘永昌替农民工讨回八十万工钱……

铁子不怕事,有一身虎胆。妹妹小芸被纨绔子弟王根柱糟蹋,自杀身亡。派出所所长李成仁偏袒王根柱,歪曲事实,被铁子一拳把马脸打成酱油铺。找到王根柱,铁子一脚踢碎了他的卵蛋子。当锅炉工时,深入虎穴,救出将要被作践的春玲,带她离开了虎口。“遍地风流”酒店,他敢于激怒乱发号令的日本人,两手揉搓玻璃渣儿的举动吓退了目瞪口呆的山本;敢于直面奸商吴老板、汪国泰;敢于独自一人去找地头蛇沈大壮……

铁子不只武斗,更会心斗,以智谋取胜。面对汪国泰黑洞洞的枪口,铁子一边后退,一边示弱,等看到旁边的衣服架子时,计上心来,悄然伸脚勾倒架子,趁汪国泰愣神的一刹那,他一拳击中汪国泰的手腕,枪飞出来,飞到铁子的手中。拿到欠款,铁子拆掉手枪,扔进了公园的湖水中。农民工讨不到薪水,刘永昌想了很多办法,都难以讨回工钱。铁子帮他们出主意,让他们找到包工头林正雄的紫薇花园小区,住在那里,死磨硬缠,气走林正雄的妻子,逼他拿出了欠款。泼妇“墨镜”想敲诈弟弟铁柱,铁子回她一掌,她就大骂铁子流氓,引得路人围观,铁子急中生智,搂过站在一旁美艳绝伦的搭档舒芳,说是自己老婆,逼得泼妇无话可说,敲诈落空。大老板陈志杰的二婚老婆被刘永昌介绍的保镖叶文勇拐走,刘永昌无法交代,求救于铁子。铁子找到陈志杰,从陈志杰目前的身份地位谈起张扬此事有可能导致的危害,入情入理的解说让陈志杰释怀,不再和刘永昌计较。一场灾难化解于铁子的口舌之下。

铁子重承诺,为朋友为知己,不惜性命。讨债从没失过手,言必行,行必果,故而铁子赢得了很多客户。但他每次都不会多拿客户一分钱。帮老蔫讨债时,被一伙人拦劫。铁子让老蔫先跑挡车,自己拦后。老蔫不愿丢下铁子,两人边打边跑。危急之时,过来一辆大货车,铁子站到路中央,举起两只手挡车。相差不到一米的距离,货车刹住了。铁子上了车,也把老蔫拉上车。如果司机刹车技术不高,铁子可能就死于车轮之下。但铁子想不了那么多。哪怕牺牲了自己,也要保护自己的朋友。帮老板杨玉环去云南提货时,遭到汪国泰的暗算。对方人多势众,铁子让舒芳和杨玉环先跑,自己打掩护。劫匪受人钱财,替人办事,不管铁子想什么办法,他们一定要把铁子逼上绝路。铁子的后背被扎了一刀。他置生死于不顾,拼命与劫匪们搏斗,想为她们两人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终因寡不敌众,倒在血泊之中。多亏舒芳拨打了110,警察来了,才救下铁子的命。

应该说,铁子是布衣之侠。他出身农民之家,身上流淌着农民质朴的血液。即使身处金翡翠,拿着不菲的收入,他依然只喝白开水。虽然只为布衣之侠,他依然有着古代大侠令人钦敬的德行。当然,和战国四公子相比,和朱家郭解等人相比,铁子也缺失了很多侠客应有的文化内涵。比如好交游,比如轻财好施,比如赈穷救急,比如不求回报,比如破坏法律……

这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侠客的盛行,是对垂直统治的原有封建秩序的对抗。那时,在皇权专制严酷统治的黑暗王国里,游侠是人们企盼的一线光明。游侠的为他和反主流又非逞一时之快,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尽管游侠为别人做了很多,但从不期盼回报。鲁国朱家以任侠出名,被包庇救活的豪杰之士有好几百人,更不用说平凡的人。赈济人家的不足,先从最贫贱的开始。自己家没有多余的钱财,穿的衣服都是旧的褪色的,吃的也很简单。剧孟死后,家中没有十金的财产。郭解帮人无数,但自家贫穷,都不符合迁移的标准。那个时代的大侠,淡化物质享受,看重的是人和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看重的是道义。  

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大浪冲刷了人们的价值观。劳动量化,是人的价值的体现。铁子秉承了侠客的部分精神涵养,但也有摒弃和突破。法制的健全与公平,绝不允许抵抗政府的行为存在。所以,侠客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子,也就注定了铁子的单打独斗,注定了他的秉公守法。他不能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践踏法律的尊严。即使偶尔为之,也是针对李成仁这样偏袒杀人犯的派出所所长。他帮人讨债,一定会收取应得的报酬,甚至也会讨价还价。因为这是他劳动所得,他拿得理所当然。他赚来的钱也不能大笔大笔地拯危救困,更多的用于个人小家的建设。可以说,铁子这个侠客是市场经济大潮淘洗出来的,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打着市场经济的印记。

记得有谁说过,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磨练的人,很难成为坚忍不拔的侠;没有果断坚韧的性格,没有百折不回、坚持到底、永无悔恨的精神,也不能做侠;没有谦退冲和的胸怀也难成为完美的侠。铁子凭借一身虎胆,行走江湖,行侠仗义。走过之处,无不闪耀着这样的侠客光辉。在铁子身上,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侠客的另一番精神风貌。

小说对铁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很成功的。任何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可以用传统文化濡染自己,但他更是时代催生的弄潮儿。铁子生在法制相对健全的社会,长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他的行为和语言都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有着浓郁的关中地方色彩,是迥异于任何时代侠客的独一个。作者选取了长安古城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衍生出铁子这个典型人物,秉承着关中汉子的豪爽性格,说着地道的关中方言,有自己行侠古城、谋生立足的准则,我们读着,读到了中国几千年侠客文化的流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