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伍先飞写我的文章《胸藏天地阅今古笔卷风涛写人生》

(2018-12-09 15:18:14)
标签:

历史

图片

文化

财经

情感

分类: 新闻报道

 胸藏天地阅今古 笔卷风涛写人生

——记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书画艺术家杨玉能先生

伍先飞

 

【人物档案】:杨玉能,男,1968年生,安徽合肥人,《工商导报》主任记者、编辑,清水斋斋主。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炎黄书画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画艺术家新安协会秘书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学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支部书记、环巢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安徽孟子思想研究会与安徽省孟子书画院副会长、副院长、安徽杨氏宗亲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青年诗人、作家等。

个人名录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青年文学家》《中国当代散文诗》《安徽小说50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中国书法艺术家》等多种辞典和文献。

出版有《杨玉能书法艺术》等报告文学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集10数部。其中,散文《山水清涧》和《枫叶未红时》被获全国散文作品一等奖。

热心公益事业,书画作品被国内各大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http://s8/mw690/001pTpxzzy7pPIgg1jpf7&690


 

在安徽书画艺术界,像杨玉能这样,集书法、绘画、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书画艺术评论等于一身的著名书画艺术家,廖廖无几。

一直以为,像他这样的书画名家很难让人接近,其实不然。

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早已将他滋养成为一个谦逊、低调、和善、礼让的人,尽管有诸多荣誉头衔,但他从不张扬、不炫耀,只顾埋头治学,默默从事书法、绘画、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他是一位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学者型艺术家,一直在用自己的人生感受着艺术,用艺术陶冶着人生,用“艺术人生”成就“人生艺术”。

他的人生和他的作品一样,有着浓烈的时代情怀和时代特征。当我们站在他的人生和作品前,用心灵与它们进行对话的时候,所能感觉到的,始终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沉醉,还让我们看到一个艺术灵魂的腾升与飞翔……

合肥之东,巢湖之北,浮槎山之南,有个诗意的地方叫清涧。

之所以叫清涧,是因为这里丘陵连片,竹林青翠,古木葱茏,流水潺潺,每逢春天来临,这里便鸟语花香,格外美丽。

1968年的春天,杨玉能就出生在这个地方---巢湖市庙岗乡方集清涧村。父亲在合肥市区工作,为人正直谦恭礼让,曾经做过劳动模范。父亲爱读书,假期回家时都会带上一些书籍。母亲虽是一位家庭主妇,但她勤劳善良,具备了那个时代妇女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在家照料四个孩子,任劳任怨。

正是父母的这一良好的家风使幼小的杨玉能得以终身受用。

童年的杨玉能是非常快乐的。生活的清苦丝毫没有影响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他和普通的乡村孩子一样池塘里戏水、抓虾,趴在牛背上轻扬竹鞭……这些童年的记忆将影响他的人生。

任何艺术思维的衍生,都有她的必然规律。如果说诗歌这粒种子不经意间从心田里流出,那皖北煤矿即是阳光和甘露,令他的诗歌抽枝展叶,摇曳生姿。

1985年,不满18岁的杨玉能被招进皖北矿务局孟庄煤矿做了一名煤矿工人。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让他写下了一首首感悟生命的诗歌,发表在《淮北日报》以及《中国煤炭报》上。

矿区里突然冒出一位诗人来,令煤矿领导极为惊诧。不久,他被调入煤矿宣传部新闻科,负责矿广播站的稿件采写工作。

恰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里,杨玉能的潜能得到了挖掘,才华得到了展示。他常常深入矿区一线采访,所采写的新闻稿,生活气息浓郁,文字自然清新,在广播站播出后,都会受到听众的好评。

业余时间,他最爱看书,看得最多的就是《读者》《青春》《辽宁青年》等杂志,尤其是《辽宁青年》上的几个字体,每期都在不断变化,让他心中有种莫名的兴奋和冲动。

由于从小在虔诚写诗的同时,也悉心临习书法碑帖,一直到小学期间的描红习字,直到曾流行硬笔书法时的不断揣磨研习,让他练就了一笔好字。在煤矿宣传部新闻科工作时,厂里出墙报、黑板报,团委填表格、团员证等,都请他去帮忙书写。为了使自己的字写得更好,他开始刻意练习书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书画艺术进入全面的复苏期。为丰富工人业余文化生活,厂工会经常举办一些艺术活动,邀请省、市著名书画家来矿区进行艺术创作,而作为宣传部干事,作为广播站撰稿人,每一次,杨玉能都必须参与。不断与这些名家们近距离接触,不仅令他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的激情和洒脱,还让他领略到艺术家们睿智和超然。

受这种文化氛围影响,杨玉能开始喜欢上书画艺术。

极强的文艺天赋,活泼开朗的性格,让杨玉能在工作之余,沉浸在无限的遐想里,经常随手涂画以解胸中之逸气。谁知在不知不觉间,他的随性涂抹却成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漫画,这些漫画作品,很多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讽刺与幽默》专栏,有的发表在《淮北日报》《中国煤炭报》《淮北矿工报》上。

他是一位很有才情的人。这块沸腾的土地又令他陶醉,给了他无限激情,除写诗、画漫画外,他又以煤矿工人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散文、报告文学、随笔等,发表在各大报纸上,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从此,杨玉能被誉为“矿上一支笔”。这些作品,也成为了窥测他那个时期心灵的一个窗口。

鉴于他的特长与喜爱,1987年,他被单位保荐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师承我国当代著名新闻理论家周胜林教授,从此,他的人生和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

鹰隼的世界在天空。杨玉能学成归来后,于1991年进入由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安徽省总商会)主管主办的《工商导报》社工作,任编辑、记者。

《工商导报》工作期间,他还受聘于《诗歌报》、《中华新闻报》安徽记者站、《新安晚报》等多家报社任文学编辑。

报社工作氛围,让杨玉能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生命体验。工作之余,他虽然还是沉浸在书画艺术里,但此刻,他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已经从平时的随意书写到临帖深研,明显的多了一层学术上的思考和感悟。

作为记者,作为作家,他必须不断学习,而这种学习,不仅让他拓宽了视野,还令他以庄严之态扬浩然之气。所以,在采访中,他以一个记者的正义感和良知,写出了大量新闻稿。为揭露某些阴暗面,有人曾拿出十万元送到他的住处,被他断然拒绝;有的人曾开车在路上撞他;还有的人将威胁电话打到他家里……

他的稿件,似乎成了一段时代的酩酊。

从笔下看足迹,从足迹看人生,艺术与生命交织在一起,让杨玉能的艺术和人生绽放出特殊的光泽。

他的文学作品,意蕴深厚,笔墨酣畅,讲究情性轻灵,贵在天成。古人曰“道德文章”,无论是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杨玉能的作品纯属天性使然,灵感纯粹从生活中来,不带一星半点追名逐利的色彩,表现出健康明亮豁然大气的道德修养,感情真诚朴质,记事抒情,莫不如此。其中,散文《山水清涧》和《枫叶未红时》被评为全国散文作品一等奖。

或许是职业使然,经常外出采访,杨玉能认识的书画名家便渐渐多了起来,长期应邀为书画家们撰写学术性评论文章。为了写好这种类型文章,他又不得不深入学习研究书论、画论、哲学、美学、文学……

中国诗书画特有的语言系统,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提炼出来的艺术精萃。为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书画家们搭建起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用书画艺术装点百姓生活,20087月,杨玉能创办了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以及《东方诗书画》报,聘请了中国享有知名度的诸多作家、诗人、书画艺术家、美学家、收藏家、评论家等加盟。

十年来,他主持的书画院与书画报,为安徽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角色和时空的不断转换、多姿多彩的阅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积累、艺术世界的探索、专业素养的磨练、对现实生活敏锐的关注和迅速的反应等等,使得杨玉能的艺术充满着生命的律动和张力,充满着蓄势待发的爆发力,充满着强烈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

除文学创作外,在书法方面,他曾大量接触不同书法种类,碑帖兼习,致力于帖学。

以二王法书为宗,深得晋书流美妍丽的韵致,同时又吸纳颜鲁公雍容大度、厚重遒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他先对宋四大家的尚意书风花大力研习,后又溯源而上,对唐代尚法书风进行了深入研习。在深得“尚意”与“尚法”精髓后,他涉足真、行、草、篆、隶各种书体,尤其对行草、行楷用功最多,深得“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相济”的笔法三味。http://s1/mw690/001pTpxzzy7pPIkHsKk50&690


他的行草书,在章法、结体、用笔、墨色等方面,都极力追求意蕴。创作时,他谋篇布局掌握精准、色墨浓淡枯润随心而生、用笔爽健利落奔放恣意,充分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力;

他的行草书,用笔老辣苍劲,笔势奔腾,生动雄浑,不拘成法,用墨浩然豪肆,以“胸中笔阵排山势,倒海翻江决岸堤”之气势,逐渐形成了既遒劲厚重又飘逸典雅、既洒脱不羁又透着轻灵、既沉稳爽健又凌厉俊逸、既根植于传统又不乏时代风貌的个人书风。

杨玉能对艺术怀有敬畏之态,创作时,不赶潮流,不追求古怪拙丑,不投机取巧,不走捷径,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正道,追求书迹与心迹同轨,寻觅自己的艺术表达语境。无论在结构或是在用笔方面,特别是抒发情性上,都常常呈现出新颖的、出人预料的效果。

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书法风格印证着当今书法艺术的主流。站在他的书前,总觉得有一股迷人之气扑面而来,好比苍黄的大山腰飘浮一段白云,幽暗的岩石间喷涌出一股飞瀑,重叠的密林里窜飞出一只艳色小鸟,令人心旷神怡,心潮澎湃。

而他的绘画,则受当年漫画的影响,现多以文人画创作为主。因为有着诗人的情怀,杨玉能的绘画作品里总是洋溢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再加上他那深厚的文学功底、富于幻想的激情,以及不断的创造力等,让他对所要描绘的形象,使用的绘画语言也充满诗意且色彩浓厚。结合东西方文化特性,他用充满哲理、洗炼、烂漫的色彩,在呈现崇高唯美艺术的同时,力图寻找自己的个性。

在他看来,每一幅画都是人的化身,或者,我即画,画即我。他以自己的率真、洒脱、执着、学养融入作品中,将自己的情感挥洒得淋漓尽致。http://s13/mw690/001pTpxzzy7pPHR9loM3c&690


http://s4/mw690/001pTpxzzy7pPHHTAHxf3&690

http://s15/mw690/001pTpxzzy7pPHJZIiGfe&690

http://s11/mw690/001pTpxzzy7pPHWTQPE1a&690

http://s8/mw690/001pTpxzzy7pPHZsOpxc7&690

http://s10/mw690/001pTpxzzy7pPI1msNb79&690

http://s8/mw690/001pTpxzzy7pPI4hsXR67&690

http://s10/mw690/001pTpxzzy7pPI5Shfz69&690

文学是绘画中看不见的灵魂,杨玉能的绘画作品是灵魂净化的世界。他心在自然,根在泥土,所以,他的作品充盈着浑朴自然之趣和欢快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温馨和谐的田园情调,上演着艺术与自然的唯美乐章,正如他在诗里所说的那样:“我走在家乡的土地上思考……思考的迷雾还在遮盖着我们的双眼,自然才是真实地自然。

人在自然,画在自然,把自然人格化,是他绘画作品的真正内涵。他曾在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散文诗《季节的风》中这样说:“自然还在心里,自然还在渴望……把记忆回归自然。把真情回归自然……”

因此,杨玉能的绘画作品,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都彷如田园风情画一样,那禅意安祥的诗性空间里,情,在一片一片开,诗,在一行一行飞,那流动的色彩、跳跃的音符,充满无限禅意。

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诗性、象征性的绘画符号,不仅诠释着他人生的真谛,更贯通了中国画的审美模式。

 http://s13/mw690/001pTpxzzy7pPInin922c&690


http://s3/mw690/001pTpxzzy7pPIo1RQeb2&690

http://s8/mw690/001pTpxzzy7pPIppLfhf7&690

http://s4/mw690/001pTpxzzy7pPIsZVAf43&690

http://s12/mw690/001pTpxzzy7pPIwR2JR3b&690

http://s6/mw690/001pTpxzzy7pPIxz7OR25&690

http://s4/mw690/001pTpxzzy7pPIxOzxV03&690

http://s4/mw690/001pTpxzzy7pPIy6bx9e3&690

http://s14/mw690/001pTpxzzy7pPIzgFit8d&690

http://s6/mw690/001pTpxzzy7pPIB5q0R85&690

通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杨玉能逐渐领悟了诗书画艺术的真正内涵与外延,使他终于完成了从懵懂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从传统到创新、从守护到时尚、从青涩到成熟、从诗人到书画家的嬗变!

而今,有了深厚的艺术素养、文化积淀后,他厚积薄发,笔触随心,创造了属于他、属于艺术的精品!

杨玉能,一个耀眼的新星,正赫然升起在艺术的灿烂星空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